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109、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 第三章 无为而治 01


Listen Later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 第三章 无为而治 01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语译】

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惜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名利的可贪,能使人民的心思不被惑乱。

因此,圣人为政,净化人民的心思,就没有什么自作聪明的主张;满足人民的安饱,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求;减损人民的心智,便没有刚愎自用的行为;增强人民的体魄,就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哪里还会与人相争呢?

若使人民常保有这样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望,纵然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妄施伎俩。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无为”的态度来治世,哪里还有治理不好的事务?


不尚贤:无善的世界

《庄子》之《天地》

门无鬼问:“有虞氏是在天下平定后去治理的呢?还是天下大乱时去治理的?”

赤张满稽回答说:“假如天下是太平的,百姓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治理国家,何必还要有虞氏去做呢?有虞氏之治国,就好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头秃了给假发,生病了才求医;又好像孝子拿药医治父亲一样。而这些行为正是圣人以为耻辱而不愿为的。”

“至德的时代,不标榜崇尚贤人,不任用能人,而天下治。那时的君主像高处的树枝一样,默然而无为;那时的百姓和林中的野鹿一般,悠然自得。他们行为端正,却不认为合乎义;彼此相爱,却不认为那是仁;待人诚实,并不以为就是忠;言行合宜,亦不觉得那是信;互相帮助,更不以为是赐予。所以他们的行为无迹可寻,他们的行事也没有被记载下来或广传世间。”


“智”是争辩的器具

《庄子》之《人间世》

孔子对颜回说:“你晓得德为什么放荡,智为什么外露吗?德之所以放荡,是因为好名;智之所以外露,是因为争势。好名是攻击的主因,用智是争胜的器具,这两个都是有害的凶器,不能用作处世的准则。”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By 天山揽月


More shows lik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View all
老子《道德经》 by 浩瀚宇宙之王

老子《道德经》

0 Listeners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by 恶霸波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65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by 乐明无念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0 Listeners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by 轩辕玉衡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0 Listeners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by 书生大漠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0 Listeners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by 谢明语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0 Listeners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by 大麦来啦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