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112、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四章 道之德


Listen Later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四章 道之德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语译】

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在尘垢的地方,它就同其尘。不要以为它是幽隐不明的,在幽隐中,却俨然存在。像这样的道体,我不知它是从何而来。似乎在有天帝以前就有了它。

下文为“道之德”——寂静、神奇——最初的描写形态,借《想象的孔老会谈》详述之,其中还提到老、庄思想的基础——周而复始学说。

道似海

《庄子》之《知北游》

孔子问老聃:“今日有暇,特来请教什么是至道?”

老子回答:“你先将心灵洗净,知识摒除吧!因为道是深幽不表达的。虽如此,我还是把大略的情况说给你听。”

“显明的东西来自看不见的东西,有形来自无形,精神来自大道,万物起自形体,所以九窍的动物胎生,八窍的动物卵生。它们生下来的时候没有形迹,死后也无局限;没有出来的门户,也没有静息的归宿。它们站立的地方正是天地的中央,四面通达,广博而自在。”

顺应“大道”的人,四肢强壮,思虑通达,耳聪目明,不以忧愁苦其心,一味顺应万物。若没有至道,天就不能高大,地就不能广博,日月也不能运行,万物更无法壮大。

此外,学问渊博的人不必有真知,辩论的人也不必有智慧,因为这些都是被圣人摒弃的东西,只有那增加了的并不见得增加,减损了的也不见得减损的大道,才是圣人所珍贵的。

道之深,像大海一样,反复推送永无止境,运转万物永不疲乏。与此相比,君子之道只不过是一些皮毛啊!像这样被万物所依而不觉疲乏的,就是至道。

“挫其锐,解其纷”的思想,重复出现在第五十二、第五十六章内,请参看第五十六章。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By 天山揽月


More shows lik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View all
老子《道德经》 by 浩瀚宇宙之王

老子《道德经》

0 Listeners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by 恶霸波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65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by 乐明无念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0 Listeners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by 轩辕玉衡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0 Listeners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by 书生大漠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0 Listeners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by 谢明语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0 Listeners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by 大麦来啦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