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127、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十六章 知常道


Listen Later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十六章 知常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语译】

若是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它们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则。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做“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以“复命”叫做“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常道而轻举妄为,那就要产生祸害了。了解常道的人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永垂不朽。如此,终生也就可免于危殆。

虚静的学说是由往复循环的理论而来。当“静”为道回返原始的形体时,动则为道暂时的表现。动静循环说,乃是道家的基本学理。在第二十五、三十七、四十章内,对此均有详细的说明。

至人的用心像明镜

《庄子》之《应帝王》

不要做任何荣誉的承受人,不要做主谋策划的智囊,不要承担事情的责任,也不要做运用智慧的主宰。了解大道的无穷,便可遨游无边无际的所在;克尽自己天赋的本性,不要自以为有所得而喜。因为世上的一切,不过是虚无罢了!

至人的用心像镜子一般,物去了不送,来了也不迎,自然而然反射出“它”的影像,没有私毫的隐藏或偏见。所以它能够消除物我的对立,应接万物而不被物所损伤。

心情宁静可以治疗紧张

《庄子》之《外物》

静默可以补养疾病,按摩眼角可以防止衰老,心情平静可以治疗紧张。这不过是教劳动的人安静休息的方法。若自身能求平静的人,就用不着做这些了。

因此,圣人改革天下人的习俗和见解,神人从来不过问;贤人改革当世人的习俗和见解,圣人从来不过问;君子改革一国人的习俗和见解,贤人从来不过问;小人趋时求利,君子也从不去过问。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By 天山揽月


More shows like 老子《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 《老子五千言》

View all
老子《道德经》 by 浩瀚宇宙之王

老子《道德经》

0 Listeners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by 恶霸波

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65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by 乐明无念

道德經=老子_|山_樂明無念

0 Listeners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by 轩辕玉衡

《道德经》-老子著|诵读

0 Listeners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by 书生大漠

《道德经》逐句精讲|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适合初学者

0 Listeners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by 谢明语

3000分钟讲透老子《道德经》大智慧丨国学|哲学

0 Listeners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by 大麦来啦

【国学经典】大麦简读《道德经》老子|本经译文|哲学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