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心性修炼,要通过实际下功夫才能体验到,现在太多在口头文意上去解释通,这些只能忽悠一下完全没有实修的人。心学的“粗”,对应“精”,《传习录》上篇讲“精一”之功。“精一”的理念用之于实际的功夫,自然就是“知行合一”。陆九渊虽然在“心即理”这个观点上和阳明相同,但是在实际的践行功夫上,还没有明确“知”与“行”的合二为一。“知行合一”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亦如“哑子吃黄连”。
本讲原文: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5
22 ratings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心性修炼,要通过实际下功夫才能体验到,现在太多在口头文意上去解释通,这些只能忽悠一下完全没有实修的人。心学的“粗”,对应“精”,《传习录》上篇讲“精一”之功。“精一”的理念用之于实际的功夫,自然就是“知行合一”。陆九渊虽然在“心即理”这个观点上和阳明相同,但是在实际的践行功夫上,还没有明确“知”与“行”的合二为一。“知行合一”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亦如“哑子吃黄连”。
本讲原文: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427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5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51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