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放下焦虑,才能看见孩子真正的成长
录音间里,陈晨的声音有些紧张。
她说,她12岁的女儿最近有些“不对劲”:做作业心不在焉,总是不停地看手机,眼神里闪着光——那种“似曾相识”的光。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可能是男生。”她说。
作为一个“自认为开明”的妈妈,她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默默观察,暗搓搓收集“情报”,甚至和外婆开了家庭会议。结论是:只要不影响学习,可以先观察。
但她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我怕她受伤,怕她分心,怕她……走错路。”
这样的焦虑,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本期《林中漫步》播客录制间,我们邀请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军老师,他拥有21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尤其擅长亲子与青少年心理议题。
我们一起聊了聊:当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父母到底该怎么办?从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与代际沟通的角度,聊聊如何理性看待孩子的情感萌芽,如何避免“越禁止越强化”的陷阱,以及如何真正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这是「林中漫步」播客的第10期节目。
� 时间线:
00:02:10 晨晨分享发现女儿“早恋”的经过
00:03:23 我们为什么对“早恋”如此敏感?
00:05:01 孩子是对异性感兴趣,还是真的在恋爱?
00:07:28 孩子用“贬损”表达关注?心理学背后的防御机制
00:10:18 父母的“脑补”与“风险预警”是如何被触发的?
00:13:16 晨晨的自我觉察:我是开明妈妈,但还是会焦虑
00:16:53 爸爸为什么不焦虑?家庭角色与关注度的差异
00:19:42 那些“为孩子好”的话,可能正在造成心理创伤
00:22:24 越禁止越强化: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00:25:22 我们是如何学会“打压”的?代际传递的模仿行为
00:28:44 如何“改译”:从“谈恋爱”到“对异性感兴趣”
00:32:50 引导孩子发现多个欣赏的对象,降低情感依赖
00:35:14 什么时候该介入?家长的“雷达”应该注意什么?
00:39:13 孩子夜不归宿,妈妈该如何沟通?(实战对话示范)
00:42:05 不拆穿谎言,反而能建立信任?
00:44:22 性教育的最佳时机:如何自然融入对话?
00:46:38 刘老师总结“三步法”:觉察、好奇、引导
00:50:16 代际差异:为什么每一代都在“整顿”前一代?
00:54:10 从“管教”到“养育”:把孩子看作“种子”而非“白纸”
00:57:54 接受孩子的短板,鼓励长项:完美不如完整
00:59:20 结尾寄语:愿本期内容成为你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感谢收听,愿你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
谢谢你的到来,充满好奇心的林中漫步者。
我们下期再见。
---
深度灵感如火光,温暖人生的森林。
「林中漫步」是一档以深度访谈探讨社会人文话题的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们碰撞与交流,相互启发,在放松的氛围下渐进深处,以深刻洞察启迪人生。
主理人:林娜 Linna (媒体人,商业向善探索者)
欢迎私信留言,或小红书@林娜 Linna,分享对节目的建议,推荐话题和嘉宾。
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1
11 ratings
放下焦虑,才能看见孩子真正的成长
录音间里,陈晨的声音有些紧张。
她说,她12岁的女儿最近有些“不对劲”:做作业心不在焉,总是不停地看手机,眼神里闪着光——那种“似曾相识”的光。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可能是男生。”她说。
作为一个“自认为开明”的妈妈,她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默默观察,暗搓搓收集“情报”,甚至和外婆开了家庭会议。结论是:只要不影响学习,可以先观察。
但她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我怕她受伤,怕她分心,怕她……走错路。”
这样的焦虑,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本期《林中漫步》播客录制间,我们邀请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军老师,他拥有21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尤其擅长亲子与青少年心理议题。
我们一起聊了聊:当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父母到底该怎么办?从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与代际沟通的角度,聊聊如何理性看待孩子的情感萌芽,如何避免“越禁止越强化”的陷阱,以及如何真正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这是「林中漫步」播客的第10期节目。
� 时间线:
00:02:10 晨晨分享发现女儿“早恋”的经过
00:03:23 我们为什么对“早恋”如此敏感?
00:05:01 孩子是对异性感兴趣,还是真的在恋爱?
00:07:28 孩子用“贬损”表达关注?心理学背后的防御机制
00:10:18 父母的“脑补”与“风险预警”是如何被触发的?
00:13:16 晨晨的自我觉察:我是开明妈妈,但还是会焦虑
00:16:53 爸爸为什么不焦虑?家庭角色与关注度的差异
00:19:42 那些“为孩子好”的话,可能正在造成心理创伤
00:22:24 越禁止越强化: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00:25:22 我们是如何学会“打压”的?代际传递的模仿行为
00:28:44 如何“改译”:从“谈恋爱”到“对异性感兴趣”
00:32:50 引导孩子发现多个欣赏的对象,降低情感依赖
00:35:14 什么时候该介入?家长的“雷达”应该注意什么?
00:39:13 孩子夜不归宿,妈妈该如何沟通?(实战对话示范)
00:42:05 不拆穿谎言,反而能建立信任?
00:44:22 性教育的最佳时机:如何自然融入对话?
00:46:38 刘老师总结“三步法”:觉察、好奇、引导
00:50:16 代际差异:为什么每一代都在“整顿”前一代?
00:54:10 从“管教”到“养育”:把孩子看作“种子”而非“白纸”
00:57:54 接受孩子的短板,鼓励长项:完美不如完整
00:59:20 结尾寄语:愿本期内容成为你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感谢收听,愿你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
谢谢你的到来,充满好奇心的林中漫步者。
我们下期再见。
---
深度灵感如火光,温暖人生的森林。
「林中漫步」是一档以深度访谈探讨社会人文话题的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们碰撞与交流,相互启发,在放松的氛围下渐进深处,以深刻洞察启迪人生。
主理人:林娜 Linna (媒体人,商业向善探索者)
欢迎私信留言,或小红书@林娜 Linna,分享对节目的建议,推荐话题和嘉宾。
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28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