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唱片店盲选到一张中意的唱片,是怎样的感觉吗?
幸运、惊喜、值得,以及夹杂一些宿命论的神秘。
在手机荧幕前的你,或许已经超过20年没有体会过这种偶遇的快乐。
甚至,你有多久没有脱离app推送,认真听完一首歌?
希望我的歌单,成为你再次与音乐相遇的唱片行。
每周更新,歌单随主题而定。愿在音乐中,找到彼此的共鸣。
... more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女博士”的标签在西班牙存在吗?
2、西班牙人有多爱聊天?连IT男都是话痨!
3、西班牙livehouse拧开水管就是酒。没喝酒就相当于丢钱了!
4、“惊!某高校科研人员集体蹦迪,是学术的堕落还是人性的解放?”
5、美国人的“喷子”属性是童子功?
6、在欧美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女歌手ROSALIA,对比中国当下流行歌手,两者差异代表了什么?
7、本期节目嘉宾频出惊人言语,后期小哥(主播本人)泪撒键盘。
背景音乐:
《Malamente》——ROSALIA(《名校风暴》主题曲)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在西班牙留学的女博士,隔离在家干点啥?
2、生殖学女博士告诉你,大姨妈期间止疼药到底能不能吃。
3、隔离期间,西班牙人每天在阳台,为爱鼓掌?
4、西班牙选秀节目尺度有多惊人?建议节目组邀请时间管理达人--小猪当嘉宾。
5、胡歌、肖战、刘昊然、易烊千玺……谁是西班牙人的天菜?
本期节目以八卦娱乐为主。下期节目,您可听到一些正经内容……
比如:
西班牙两性间的相处方式;
东西方关于“女博士”的标签化讨论;
东西方审美差异;
西班牙当下最红女歌手
星球大战的配乐,是星战迷不可忽视的high点。而星战中全部配乐来自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好莱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
已经耄耋之年的约翰大爷和星球大战一同从1977年走到2019,在将近四十年的时光里,他把星战的战争、爱情、亲情、绝望、悲伤 、勇气,背叛,挣扎……都写在曲谱里。
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无论我们喜欢的是哪一个角色,哪一段剧情,他们的故事没有办法脱离音乐而单独存在。
如果说乔治卢卡斯是星战之父,那么不是很恰当,但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比喻就是,约翰威廉姆斯可称为星战之母。
感谢约翰大爷当时没有听甲方卢卡斯的要求,把星战主题曲写成DISCO。
90年代末期,乐器摇滚、后摇音乐的风也刮到宝岛。
在这期节目中,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台湾的优秀后摇乐队。以及第一张台湾后摇专辑。
从非常个人的角度上,我很庆幸曾经机缘巧合听到来自宝岛台湾的后摇音乐,而因此推开进入更广阔的音乐空间的大门。
尽管现在已经鲜少再听这些乐团的音乐,但由衷希望每一个用乐器表达内心世界的音乐人,可以继续搭乘着理想号列车,通往心中的晨曦站。祝各位独立乐团旅途愉快。
本期歌单:
1、《老摇滚》—甜梅号
2、《三分之一摇篮曲》—甜梅号
3、《1 VS 99》—甜梅号
4、《海波浪》—阿飞西雅
5、《新歌》— 瓢虫
6、《Needing Dimensions》—锡盘街
7、《永和》—2HRs
8、《60km/h》—晨曦光廊
后摇,到底是个什么?
后摇的歌迷总是陷在情绪里,自怨自艾。但其实后摇并非前半段憋屈,后半段爆发这一种形式。
“音乐可能会给你一些想法和感染,但音乐什么也不是,后摇更不是,狗屁不是,它不是你的庇护所,都是扯淡”——惘闻
后摇,被乐评人西蒙定义为“用摇滚乐的乐器做反抗摇滚乐的音乐”。
而反抗摇滚乐的后摇,在形式和意义上是如何表达?
搞后摇的音乐人们在现场表演时又是怎样的态度?
作为本人目前为止最欣赏的音乐类型,要说的和分享的实在太多了,这一期节目,先和大家聊聊怎么样摇才算是“后摇”。
再见,rocker卢凯彤
“将郁燥滋味纹上右臂
不盖掩我传奇
不只有焦虑还有乐器
跟我走赴远地”
已故音乐人卢凯彤在2015年发行的单曲《二十九岁的遗书》中,将人生前29年的心境和对30岁新篇章的期盼植入唱词中。
但很遗憾,2018年8月5日,在29岁生日过去四年后,卢凯彤从楼顶纵身坠落,真正的奔向远地,飞上月球,没有和任何人挥手告别。
至今为止,我依然记得2012年12月22日,北京愚公移山的那场演出。在台上的卢凯彤长发挽起,面前的刘海遮住右边的眼睛。吉他一弹起来,整个人像是被点燃,没有被头发挡住的左眼里,闪烁着坚定与自信,那神情同她70多岁高龄还在台上歌唱的偶像patti smith如出一辙。没有人会在乎她声线的不完美,也没有人不会被她的生命力所感染。
2012.12.22愚公移山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符合它自然特性的归宿。卢凯彤将她的快乐、痛苦、过往与心境一一写在歌里。她留下了最爱的音乐与藏在音乐里的思绪,剩下的,便随风飞向远地吧。
看天空上那颗只为她而闪耀的星,我想她在那里,一定可以继续捧着吉他唱自己的歌。
本期歌单:
1、《廿九岁的遗书》——卢凯彤
2、《FLY》(电影《少年的你》主题曲)——演唱:岑宁儿 曲:卢凯彤 词:吴青峰
3、《你根本不是我的谁》——卢凯彤
4、《卖空气的人》——卢凯彤
5、《彼个所在》——魏如萱
2012.12.22愚公移山
上一集跟大家分享了上班路上的蹦迪歌单,下集其实还是这个主题。不过还是取一个不一样的名字比较显得我有在认真思考。
本期主题:下班路上的蹦迪歌单
本期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1、“大夫,自从我得了颅内蹦迪综合症,最近上班都有劲儿了!”
2、“恭喜您,亲人您终于发展到晚期了。继续听这些歌,下班更有劲儿!”
3、战斗民族文青起来跟伦敦sao年傻傻分不清楚
4、后XX(后摇,后朋)到底是什么风格?
歌单:
1、《Anchor》 - Motorama
在通勤或者上学路上,大家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呢?像我自己,更倾向于听一些动次打次的歌,比如这首cut and dry,每过一段时间就想拿出来重温一下复古的律动。前奏一来貌似早起上班的颓然就会消解一点。
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选择听播客来打发通勤的时间,比如说你可以打开喜马拉雅,收听27club音乐台,听一首带劲儿的音乐。
本期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1、“大夫,我一听歌脑袋就控制不住晃荡,这病不重吧?”
2、“放心亲人,你这叫颅内蹦迪。不治之症,follow your heart就行。”
3、备胎之歌也能蹦迪?
4、洋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气?
歌单:
1、《Cut and Dry》 - Gaoler`s daughter
2、《Factory》 肆囍
从电子音乐出现,各国就涌现了一批在家独立制作音乐的音乐人。他们往往一个人包揽所有的制作过程,像乐器演奏、混音、人声、后期。流媒体时代甚至连发行都可以一个人搞定。
这些独立音乐人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因此他们的音乐作品往往颇具实验性,或者说更加个人化。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宅家”独立音乐人——Tom Day,来自澳大利亚,作品以氛围音乐见长。
他的音乐很适合在睡前或放空的时候聆听,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更接近于哲学意义上的人,才可以思考人和世界的本质。
获取完整版文字讯息可进入27俱乐部公众平台查看~
本期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1、科特·柯本的原生家庭宿命论
2、在天使与魔鬼间徘徊的妻子Love
3、27岁,究竟是摇滚圈的魔咒还是每个平凡人都将经历的第一个“坎儿”
本期歌单:
1、《About a girl》
2、《Heart-shaped box》
BGM:《Come as you are》
文字放送:
在摇滚乐的历史上,有一群非常有名的人
不约而同地在27岁结束自己短暂又灿烂的生命
他们被称作27岁俱乐部
27岁俱乐部里群星璀璨,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Nirvana乐队主唱Kurt Cobain。孩童时代的科本原本被父母宠爱,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但随着他年轻的父母激情消散,并以离婚收场,科本从此开始在父母间来回辗转。
活泼、爱表演的小柯本,一夜间宠爱消失殆尽,从此变得内向叛逆,把一切心事和对爱的渴望藏在心里。
而基因里自带音乐天分的科本,在父母离异后,开始用音乐作为逃避的武器。当然,“成为一个音乐家”是科本的父母无法认同的理想,于是科本相继从父母家出走,独自跑到奥林匹克半岛,几经辗转组成了一支新乐队,取名,Nirvana。
这段期间,科本完全靠女友Tracy Marander养活。我们知道艺术家总是放荡不羁的,科本也是如此,他不洗衣服、不叠被子的朋克生活习惯,让Marander非常头疼。有一天,她对沉迷音乐创作的科本说:“你为什么不能写首关于我的歌?”于是就有了Nirvana最清新的作品《About a girl》
Nirvana发行第二张专辑《Nevermind》后开始名声大噪。这张专辑在今天仍然是摇滚乐迷心中的神专,专辑封面的婴儿照片也被后世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现实世界和灵魂的统一,始终是艺术家们难解的课题。Nirvana的成名,反而让科本陷入苦闷。对歌迷曲解他本意的失落,对娱乐圈的厌恶,这些或许并非是课本堕入毒品的理由,但敏感不妥协的个性确实为科本的结局,埋下宿命论的种子。
1991年末,科本和后来成为其妻的Courtney Love开始交往,并成为一对“毒害鸳鸯”。Courtney对于科本的影响,仿佛在天堂和地狱间来回拉扯,一方面她把科本拉向毒品的深渊,另一方面她的关爱又填补了科本对母爱的渴望。
《In Utero》这张用来筛选“真正的歌迷”的专辑,原本叫做《I hate myself and i want to die》。专辑比以往更加忧郁,且十字架、天使等等意向,显露着科本内心深处渴望终结一切,渴望被拯救又无能为力,只能走向死亡的无望感。
27岁的科本,吞下几百美元的优质海洛因,在房间中央,举起猎枪,扣动扳机,将自己瞬间变成一具支离破碎的尸体。这一切举动,都在R.E.M专辑的BGM下,富有仪式感地进行。
kurt cobain儿时曾说:“我想组个全世界最厉害的乐团,发大财、出大名,然后自杀。”科本的一生乍看之下完全应验了小时候的这句戏言。不过他的遗言,却反复提到“同情”和“负罪感”。对他人的赞美,科本总是感到不安与自我怀疑;而对于女儿,他又担心自己童年受到的创伤,再一次复制到女儿身上。或许这如他所言“耶稣式”的敏感,和负罪感,归根结底来自他破碎的家庭和缺爱的童年。
27岁,不大不小的年纪,现实世界的复杂,开始冲撞着理想。27俱乐部里的大明星们,选择了走进一间绝对真空的理想房间。但平凡的我们,大多选择与现实和解,所以我将电台取名为27club,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可以找到更两全的方式,度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抗期。同时保留一个可以仰望星空的俱乐部,在这里,我们可以并且肆意地做回敏感、脆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您喜欢27club音乐台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喜马拉雅频道,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账号,如果您对节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更欢迎您来留言评论。
我们下期见。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