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1、科特·柯本的原生家庭宿命论
2、在天使与魔鬼间徘徊的妻子Love
3、27岁,究竟是摇滚圈的魔咒还是每个平凡人都将经历的第一个“坎儿”
本期歌单:
1、《About a girl》
2、《Heart-shaped box》
BGM:《Come as you are》
文字放送:
在摇滚乐的历史上,有一群非常有名的人
不约而同地在27岁结束自己短暂又灿烂的生命
他们被称作27岁俱乐部
27岁俱乐部里群星璀璨,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Nirvana乐队主唱Kurt Cobain。孩童时代的科本原本被父母宠爱,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但随着他年轻的父母激情消散,并以离婚收场,科本从此开始在父母间来回辗转。
活泼、爱表演的小柯本,一夜间宠爱消失殆尽,从此变得内向叛逆,把一切心事和对爱的渴望藏在心里。
而基因里自带音乐天分的科本,在父母离异后,开始用音乐作为逃避的武器。当然,“成为一个音乐家”是科本的父母无法认同的理想,于是科本相继从父母家出走,独自跑到奥林匹克半岛,几经辗转组成了一支新乐队,取名,Nirvana。
这段期间,科本完全靠女友Tracy Marander养活。我们知道艺术家总是放荡不羁的,科本也是如此,他不洗衣服、不叠被子的朋克生活习惯,让Marander非常头疼。有一天,她对沉迷音乐创作的科本说:“你为什么不能写首关于我的歌?”于是就有了Nirvana最清新的作品《About a girl》
Nirvana发行第二张专辑《Nevermind》后开始名声大噪。这张专辑在今天仍然是摇滚乐迷心中的神专,专辑封面的婴儿照片也被后世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现实世界和灵魂的统一,始终是艺术家们难解的课题。Nirvana的成名,反而让科本陷入苦闷。对歌迷曲解他本意的失落,对娱乐圈的厌恶,这些或许并非是课本堕入毒品的理由,但敏感不妥协的个性确实为科本的结局,埋下宿命论的种子。
1991年末,科本和后来成为其妻的Courtney Love开始交往,并成为一对“毒害鸳鸯”。Courtney对于科本的影响,仿佛在天堂和地狱间来回拉扯,一方面她把科本拉向毒品的深渊,另一方面她的关爱又填补了科本对母爱的渴望。
《In Utero》这张用来筛选“真正的歌迷”的专辑,原本叫做《I hate myself and i want to die》。专辑比以往更加忧郁,且十字架、天使等等意向,显露着科本内心深处渴望终结一切,渴望被拯救又无能为力,只能走向死亡的无望感。
27岁的科本,吞下几百美元的优质海洛因,在房间中央,举起猎枪,扣动扳机,将自己瞬间变成一具支离破碎的尸体。这一切举动,都在R.E.M专辑的BGM下,富有仪式感地进行。
kurt cobain儿时曾说:“我想组个全世界最厉害的乐团,发大财、出大名,然后自杀。”科本的一生乍看之下完全应验了小时候的这句戏言。不过他的遗言,却反复提到“同情”和“负罪感”。对他人的赞美,科本总是感到不安与自我怀疑;而对于女儿,他又担心自己童年受到的创伤,再一次复制到女儿身上。或许这如他所言“耶稣式”的敏感,和负罪感,归根结底来自他破碎的家庭和缺爱的童年。
27岁,不大不小的年纪,现实世界的复杂,开始冲撞着理想。27俱乐部里的大明星们,选择了走进一间绝对真空的理想房间。但平凡的我们,大多选择与现实和解,所以我将电台取名为27club,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可以找到更两全的方式,度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抗期。同时保留一个可以仰望星空的俱乐部,在这里,我们可以并且肆意地做回敏感、脆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您喜欢27club音乐台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喜马拉雅频道,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账号,如果您对节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更欢迎您来留言评论。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