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微信公众号搜索「简七读财」,关注后回复“电台”,1元加入实操营,每天10分钟,解锁6大理财技能,轻松开启理财实践。
今天我们来聊个特别实在的问题——如何多赚、少亏。
很多小白想投资,但就是迈不过一个心理门槛——万一亏了,怎么办?最终还是默默买了余额宝、存银行。
而今年的投资市场,波动非常大。
“记得要做压力测试、用涨跌都舒服的姿势去投资”,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但很多朋友也会问,那具体怎么做呢?
最近一个朋友的妈妈,给了我一些新启发。
这位阿姨的这个例子,还挺典型的。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阿姨的投资过程:
习惯去银行买理财产品,阿姨也免不了顺便被推荐一些所谓的爆款、高收益基金。
你可能会说,我好久都没去过银行网点啦,对这种推荐天然“免疫”。
但是,打开支付宝或各类理财APP的你,估计也会不时被所谓的“赚钱基金”榜单吸引;听说朋友赚钱了,估计你也很好奇TA的“财富代码”,想要直接抄答案…
类似的场景,其实我们也在经历。而这些诱人的收益率背后,大概率是偏股类的基金。
面对起起伏伏的股市,再好的股票基金,短期波动也不小。而被稀里糊涂推荐的情况下,阿姨对所谓的股票、波动也知之甚少,所以就会产生“7天绿油油,拿不住想卖”的不良体验。
因为股票基金波动大 → 短期容易跌 → 不懂原理、心慌拿不住想卖。这个过程,很容易陷入亏钱的恶性循环。
而这一次呢,按照朋友的描述,银行给阿姨推荐了一款“固收+”类的基金。
这类基金之前的节目中也科普过,它的一大特点就是,主要的部分,通常是80%以上,买的是相对稳健的债券中, 这个波动幅度自然比买股票为主的基金,小得多。
所以,阿姨持有这种“固收+”类基金的体验,就特别舒适。跌得不多,基本上每天都在涨,有点买升级版余额宝的感觉。
而越看越涨,阿姨自然开心,也更容易拿得住。无形之中,更长的持有期,又能帮助阿姨累积更多收益,反而形成了赚钱的良性循环。
投资,循序渐进地“赚”起来,还挺重要的。
那问题来了,怎么循序渐进地“赚”起来呢?
回忆一下余额宝,大家接受起来还挺容易的,原因也很简单,比起原本类似的灵活、不亏钱的“竞争对手”——活期存款,余额宝胜出得很容易,收益更高,目前也没有哪天亏损过。
所以对于新手而言,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多赚一点的同时,只比以前波动大一点。
这就好比新手练马拉松,不是一上来就跑个全程,而是先从第一个1千米开始;如果你只习惯买余额宝、存银行、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咱们不妨先从低风险投资、迈入中低风险投资,比如买点纯债基金。
向前一步,其实也并不难。和你分享3个自查小技巧:
技巧1,看看你投资的产品,具体买了什么。先从多现金、多债券的产品开始,少碰股票、商品类投资。
我们一直强调,不管买任何理财产品,一定要查看产品说明书,尤其是看它的投资方向,它们才是决定投资风险、收益的根源。
比起现金类、债券类的中低风险,股票、商品类投资的高风险,显然不适合作为循序渐进的前几关。
技巧2,查看最大回撤,做个模拟测算——投1万块钱,有可能亏多少?
什么叫做最大回撤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从高点跌落的幅度。跌得越多,回撤越大,那这个产品的风险水平越高。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基金过去1年的最大回撤是5%,那过去一年,你任意时点买入这个基金1万元,最多账面会浮亏500块。
虽然这个最大回撤,是历史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但通过这个模拟计算,你可以非常形象地感受波动到底有多大、这样的亏损你能不能承受。
简单算一算,不少“投资翻车”的悲剧,都可以事前避免哦。
技巧3,拿对的钱来做投资。没做过风险投资的话,不妨先拿出一部分实验资金,长钱也先少量买入高风险投资。
经常听我节目的小伙伴,一定对财富水池这个理财模型不陌生。
如果你拿股票基金,来打理半年内就要用的钱,就很容易“长钱短投”,被迫卖点低点、出现亏损。
另外,如果你是投资新手,哪怕是拿出长期不用的钱,也不建议一股脑都投入高风险的投资中。
你可以参考技巧2的测算,先拿一笔“实验基金”,感受涨跌,适应波动,也是循序渐进很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一直对投资感兴趣,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妨试试加入我们的1元实操营,跟着我们来开启一场零基础、低成本的投资实践。
今天分享的这3个小技巧,是不是都挺容易上手的呢?
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你帮我点个赞,给个小鼓励~
在微信公众号搜索「简七读财」,关注后回复“电台”,1元加入实操营,每天10分钟,解锁6大理财技能,轻松开启理财实践。
今天我们来聊个特别实在的问题——如何多赚、少亏。
很多小白想投资,但就是迈不过一个心理门槛——万一亏了,怎么办?最终还是默默买了余额宝、存银行。
而今年的投资市场,波动非常大。
“记得要做压力测试、用涨跌都舒服的姿势去投资”,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但很多朋友也会问,那具体怎么做呢?
最近一个朋友的妈妈,给了我一些新启发。
这位阿姨的这个例子,还挺典型的。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阿姨的投资过程:
习惯去银行买理财产品,阿姨也免不了顺便被推荐一些所谓的爆款、高收益基金。
你可能会说,我好久都没去过银行网点啦,对这种推荐天然“免疫”。
但是,打开支付宝或各类理财APP的你,估计也会不时被所谓的“赚钱基金”榜单吸引;听说朋友赚钱了,估计你也很好奇TA的“财富代码”,想要直接抄答案…
类似的场景,其实我们也在经历。而这些诱人的收益率背后,大概率是偏股类的基金。
面对起起伏伏的股市,再好的股票基金,短期波动也不小。而被稀里糊涂推荐的情况下,阿姨对所谓的股票、波动也知之甚少,所以就会产生“7天绿油油,拿不住想卖”的不良体验。
因为股票基金波动大 → 短期容易跌 → 不懂原理、心慌拿不住想卖。这个过程,很容易陷入亏钱的恶性循环。
而这一次呢,按照朋友的描述,银行给阿姨推荐了一款“固收+”类的基金。
这类基金之前的节目中也科普过,它的一大特点就是,主要的部分,通常是80%以上,买的是相对稳健的债券中, 这个波动幅度自然比买股票为主的基金,小得多。
所以,阿姨持有这种“固收+”类基金的体验,就特别舒适。跌得不多,基本上每天都在涨,有点买升级版余额宝的感觉。
而越看越涨,阿姨自然开心,也更容易拿得住。无形之中,更长的持有期,又能帮助阿姨累积更多收益,反而形成了赚钱的良性循环。
投资,循序渐进地“赚”起来,还挺重要的。
那问题来了,怎么循序渐进地“赚”起来呢?
回忆一下余额宝,大家接受起来还挺容易的,原因也很简单,比起原本类似的灵活、不亏钱的“竞争对手”——活期存款,余额宝胜出得很容易,收益更高,目前也没有哪天亏损过。
所以对于新手而言,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多赚一点的同时,只比以前波动大一点。
这就好比新手练马拉松,不是一上来就跑个全程,而是先从第一个1千米开始;如果你只习惯买余额宝、存银行、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咱们不妨先从低风险投资、迈入中低风险投资,比如买点纯债基金。
向前一步,其实也并不难。和你分享3个自查小技巧:
技巧1,看看你投资的产品,具体买了什么。先从多现金、多债券的产品开始,少碰股票、商品类投资。
我们一直强调,不管买任何理财产品,一定要查看产品说明书,尤其是看它的投资方向,它们才是决定投资风险、收益的根源。
比起现金类、债券类的中低风险,股票、商品类投资的高风险,显然不适合作为循序渐进的前几关。
技巧2,查看最大回撤,做个模拟测算——投1万块钱,有可能亏多少?
什么叫做最大回撤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从高点跌落的幅度。跌得越多,回撤越大,那这个产品的风险水平越高。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基金过去1年的最大回撤是5%,那过去一年,你任意时点买入这个基金1万元,最多账面会浮亏500块。
虽然这个最大回撤,是历史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但通过这个模拟计算,你可以非常形象地感受波动到底有多大、这样的亏损你能不能承受。
简单算一算,不少“投资翻车”的悲剧,都可以事前避免哦。
技巧3,拿对的钱来做投资。没做过风险投资的话,不妨先拿出一部分实验资金,长钱也先少量买入高风险投资。
经常听我节目的小伙伴,一定对财富水池这个理财模型不陌生。
如果你拿股票基金,来打理半年内就要用的钱,就很容易“长钱短投”,被迫卖点低点、出现亏损。
另外,如果你是投资新手,哪怕是拿出长期不用的钱,也不建议一股脑都投入高风险的投资中。
你可以参考技巧2的测算,先拿一笔“实验基金”,感受涨跌,适应波动,也是循序渐进很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一直对投资感兴趣,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妨试试加入我们的1元实操营,跟着我们来开启一场零基础、低成本的投资实践。
今天分享的这3个小技巧,是不是都挺容易上手的呢?
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你帮我点个赞,给个小鼓励~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84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