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10, 2020從香港走到台灣環保人生路 - 專訪古偉牧這周,我們又在他鄉遇故知了。這次來我們錄音室的,是主持人朱仔過去在推廣環保工作時認識的夥伴,目前在綠色和平擔任專案經理的古偉牧。兩位碰面,又怎麼可以不暢談各種環保議題呢?港台之間,上次朱仔己經簡單分析了垃圾回收的差異。但回收只是降低環境破壞,根本之道還是要在源頭動手。目前全世界最棘手的垃圾之一,是各式各樣的一次性塑膠,不論大家怎麼做垃圾分類,只要有消費就難以完全避免產生塑膠垃圾。針對源頭減塑,古偉牧以及綠色和平在台灣又推動了什麼?他們又是怎麼推動的?在台灣推動環保議題,跟在香港推動又有什麼分別呢?除了源頭減塑,台灣也面對另一項重大的環保議題,那就是核四爭議。作為多年來一直反核的環保人士,古偉牧又在台灣做了什麼倡議?作為國際NGO 的綠色和平又能為台灣帶來什麼新的角度呢?...more30minPlay
November 03, 2020專訪沈旭暉這一年在台灣碰到許多香港人,有些反而在香港沒機會碰上,不得不說是奇妙的緣份。今天的節目也是,我們邀請了香港著名國際關係專家沈旭暉博士到錄音室。在香港時,朱仔和沈博士未曾碰面,反而在台灣遇上。初見面怎麼能不來一場專訪呢?藉著這次機會,我們訪問了沈博士對香港現況的看法,例如他述說了反送中後香港人的三個身份抉擇(暴民、移民、順民)?就香港網民對於他由藍轉黃立場轉變的回應等。歡迎你一起來聽聽沈旭暉博士的專訪。 PS:節目後,沈博士也抓緊機會在他的YouTube 頻道反過來專訪我們的主持人朱仔,也邀請你一起收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onMbalIck ...more30minPlay
October 27, 2020台港大不同,這次是垃圾車?雖然早知道台港兩地生活有大不同,但相信很多香港新移民沒有想過丟垃圾也不一樣吧?沒錯,在香港,一般來說都會有公用的垃圾箱集中放置垃圾,垃圾車會定時來清理。但台灣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台灣,除非社區有自已另外花費聘用回收公司提供服務,否則大家的家庭垃圾只能在垃圾車來的時候,才可以拿出門丟棄。如果剛好錯過垃圾車,大家就只能選擇把垃圾帶回家再存一天,或努力跑步去追垃圾車了。更別提垃圾車還只收使用專用垃圾袋包好的垃圾,而且可以回收再用的垃圾例如紙箱、膠瓶等等還要另外包裝回收。朱仔和美智雖然都十分環保,但一開始面對台灣的垃圾政策都感到有點不適應呢。但是在適應之後,回頭反思香港的垃圾政策,雖然的確很方便,但在環保角度來說卻十分落後。看看歷史,台港兩地都在幾乎相同的時候開始推動垃圾政策改革,台灣早期還一度引發台灣內部的垃圾大戰呢!經過多年,台灣的垃圾政策有大幅發展,為何香港的卻一直停滯不前呢?且聽聽朱仔以自身的環保工作經驗為大家分享。...more30minPlay
October 20, 2020台式生活,在地感受?專訪在台港人Youtuber 二在台多年,點滴辛酸誰人知?上周節目我們訪問了在台港人Youtuber 高佬肥仔 ,疫情之下從旅遊業搖身一變成為Youtuber。頻道由一開始的跌跌撞撞中,慢慢找出屬於他們的風格。這周我們再次邀請他們到錄音室,為我們分享在Youtuber 的身份以外,作為居台港人的經歷。他們的台灣生活之路都碰巧在西門町開始,由一個旅遊業菜鳥出發,到現在成家立業落地生根,當中有多少辛酸?聊起來才發現,原來包括曾在台求學的主持人朱仔在內,他們都曾經有過在台灣遇到難關,卻不敢跟家人提起怕他們擔心的往事。出門在外,總不能事事靠朋友,有時侯只能靠自已。這期節目,且細聽他們的過去點滴。 P.S. 也歡迎訂閱來賓的Youtube 頻道喔!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pTDNeyw-BVXV5_o4dpQg...more30minPlay
October 13, 2020台式生活,在地感受?專訪在台港人Youtuber對於初來台灣報到的香港人來說,不論是移民還是求學,總會遇到各種生活上的問題。有些人會上網找資料,如果你剛好是「有些人」,那你可能也認識今天的來賓。沒錯!這次節目我們邀請了在台港人Youtuber 高佬肥仔到錄音室,他們自2020年3月開始,從旅遊業的角色改變軌道成為Youtuber,以在台港人的身份介紹了許多台灣生活的「眉角」。除了他們本身是移居台灣多年落地生根的香港人,在他們的頻道也訪問過許多各行各業的在台港人。是什麼讓他們鼓起勇氣改變軌道呢?這些年來在台灣又有什麼心得?成為Youtuber 之後又怎麼確定自已的定位?想知道?還不快點收聽本節目!P.S. 也歡迎訂閱來賓的Youtube 頻道喔!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pTDNeyw-BVXV5_o4dpQg...more30minPlay
October 06, 2020剛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有什麼要注意的呢?根據內政部移民署數字,從2019年9月起至2020年3月,每月港人居留人數均超過600人,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多。而2019年全年的香港移民來台人數達到5858人,比2018年大增四成以上。台灣較慢的生活步調及相近的文化,當然成為香港人的移民首選。再加上反送中爆發,香港自然產生了一波移民潮。但是雖然說台灣的文化習俗和香港接近,但初來報到的香港移民真的沒有任何水土不服嗎?當然不可能。同樣是剛剛移民的朱仔和美智一家四口當然也碰到了不少習慣上的問題。本周我們再次邀請了康寧大學副教授朱紹俊博士來跟大家聊聊。作為資深在台港人,移居台灣多年又有什麼心得可以分享給各位新人呢?...more30minPlay
September 29, 2020當年今日、台港對比主持人朱仔在年輕時曾在台灣求學,當時的台灣還在戒嚴時期,當年今日,台港差異正好相反過來。眼看今日的香港越來越像過去的台灣,作為親歷者的他,想必一定百般滋味在心頭。就以新聞自由為例,當年台灣漸漸步入解嚴,取消報禁,新聞業界從此百花齊放。而香港反過來,卻在迫害蘋果日報,港警重新定義何謂記者,一步步迫害新聞自由,台港之間好像擦身而過,走向兩個相反的方向。跟他一樣的在台港人為數可不少,朱仔這次就邀請了一位跟他同屆的香港僑生,目前在康寧大學擔任副教授的朱紹俊博士來節目跟大家聊聊。老同學難得見面,當然有聊不完的話題,作為資深的香港移民,在台灣親眼目睹了整個解嚴的過程,他對於昨日台灣,今日香港的感受,會否比朱仔強烈?讓我們一起聽聽兩位老同學話當年,看今天。...more30minPlay
September 22, 2020一年來的巨大創傷,香港人要怎麼走過來?過往這一年來,許多香港人都多了很多傷口。有些是身體上的,有些是心靈上的。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僅在去年九至十一月期間,18歲以上成人就有約22% 疑似患有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患病率與經歷大型災難、武裝衝突或恐怖襲擊的地區類似。如此恐怖的數字,說明了這些心靈上的創口已經不是簡單的請患者接受治療就可以解決,事件已經演變成一個社會性的問題,一個社會整體的創傷。如同身體的傷口,視而不見、又或者是錯誤的處理傷口,只會讓傷口進一步惡化。有見及此,一群非暴力溝通及敍事治療的實踐者成立了創傷同學會,試圖在亂世之中為香港做點事。他們透過接觸不同階層的香港人,以敍事治療等方法,嘗試把傷口轉化為向前的力量。本期節目,主持人朱仔邀請了創傷同學會策劃及發起人山地,跟我們分享這一年來他們的工作。...more30minPlay
September 15, 2020疫情下的童年,被消滅的遊戲時光 二上周我們介紹了疫情之下,在醫院留醫的兒童遊戲的重要性。但其實遊戲當然不止對病童重要,對所有的兒童來說都一樣重要。但在疫情之下,世界各地很多地方的兒童都失去了許多出門遊玩的機會和場地,例如香港許多學校都被政府下令停學,許多遊樂場所也被禁止開放,結果做成大批兒童只能天天被關在家。在這種局面下,家長又有什麼可以做呢?而其實遊戲對家長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本周主持人邀請了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及國際遊樂協會副會長王見好女士跟我們分享,到底她是怎樣在香港推動家長在疫情下重視兒童的遊戲時間?家長又該怎樣去平衡疫情的壓力及兒童的需要?...more30minPlay
September 08, 2020疫情下的童年,被消滅的遊戲時光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遊戲對於孩童而言是成長的重要一環。然而,在台港之間往往在學業壓力下,孩童都被迫犧牲玩樂,改為流連在課本之上。而在武漢肺炎之下,大量被迫在家上課的中小學生就更難出門玩耍。不過,有一群孩子的情況更為嚴峻,他們就是因為健康因素必需留院治療的孩子。在香港,有一個名為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的慈善團體,專門推廣兒童遊戲權利,當中包括長期派出遊戲師到醫院為留院兒童提供遊戲服務。但在疫情之下,智樂也不得不暫時停止進入醫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想出了什麼辦法?留院兒童又為什麼需要遊戲服務?遊戲對留院兒童而言又有什麼重要性?就讓我們聽聽香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江小萍以及服務經理劉嘉茵的分享吧。...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