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July 22, 2023以神之名:邪教入侵台港大學校園今年三月份,Netflix系列犯罪紀實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讓南韓邪教「攝理教」引起關注,創始人鄭明析以神之名性侵、綁架無數女子,瞬間讓「攝理教藝人」、「攝理教台灣」成為熱搜關鍵字,甚至有人在Dcard爆料,攝理教教徒中竟有知名YouTuber阿滴和滴妹在內!其中港星方力申的女友葉萱(Maple Yip)也勇敢揭發「攝理教」總裁鄭明析的性侵醜聞。本集節目將探華人社會的升學主義和心靈空虛,進而檢視南韓新興宗教的崛起與外擴,以及教會入侵大學校園的種種手法和伎倆。最後,我們說明新興宗教對台港兩地莘莘學子的負面影響,並期待兩地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因應作為。...more30minPlay
July 15, 2023永續旅遊與地方創生:讓旅行成為改變的力量當景點爆紅,環境過度乘載;當觀光客因為不理解,無意間造成生態或文化的傷害;當觀光行程只是蜻蜓點水,看似人潮洶湧,卻無法裨益在地經濟——就讓我們告別觀光,走向旅行,根據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所制定的永續旅遊準則,挑選出旅人容易響應、在地也會很有感的行動綱領,邀請大家調整過去的旅遊慣性,一起推動永續旅遊,讓旅行成為改變的力量。台灣需要憑藉地方創生的多元化思維,活用多樣化的風土資源、風味製作技術與生活品味能力,設計好產品內容,對內行銷本土市場,對外打出品牌特色。我們要以旅遊需求驅動在地量能,以地方創生開展品牌特色,從而實現「全球化思維,在地化行動」的終極目標!...more30minPlay
July 08, 2023晶片戰爭:中美兩強相爭下的台灣機遇《晶片戰爭》的作者是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他的專業領域是國際史、總體經濟和地緣政治。他在研究美國和蘇聯冷戰競賽的過程當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主題展開龐大研究。他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的相關人士,抽絲剝繭大量的參考文獻,完成這本橫跨歷史、國家和產業的史詩級著作。克里斯・米勒認為晶片不只是決定了上個世紀冷戰的結局,也即將決定這個世紀美國和中國衝突的終點。在這種多國角力的複雜局面之下,台灣的台積電(TSMC)更扮演了極度關鍵的角色。身為台灣人,我們需要瞭解晶片發展背後的來龍去脈,對自己在世界局勢的優勢和風險能有更好的理解吧!...more30minPlay
July 01, 2023香港民主路迢迢:回歸26週年特輯1997年7月1日子夜,中英雙方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前廳舉行交接儀式,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幟伴隨著《天佑女王》的樂聲慢慢降下,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在《義勇軍進行曲》的樂聲中冉冉升起,象徵著香港主權正式從英國轉移到中國共產黨人手中了。本專輯將回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兩國針對香港前途談判的過程,繼而細數1997年後香港歷任行政長官的施政表現,以及26年來香港民主路途的崎嶇不平。懷抱希望、等待黎明,歡迎關注香港民主的聽眾們準時收聽吧!...more30minPlay
June 24, 2023今夏期待東風與紅霞:颱風、水情和水利基建台灣諺語:「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就是提醒大家,每逢小暑節氣,位於太平洋高壓南側的台灣,天氣炎熱,風向偏東或是東南風。由於高氣壓位置偏高,低緯度熱帶低壓就比較活躍,颱風生成的機會就大大增加。熱帶氣旋往往在十五天後醞釀形成,等到大暑來臨時,傍晚時分天上會出現紅霞,預示著颱風的侵襲。然而2020年迄今,已逾3年半沒有颱風登陸台灣;此外,南部主要集水區有600多天沒有豪雨等級降雨,今年嘉義、台南及高雄區降雨量僅是歷年同期13%,中南部水庫蓄水量持續探底。就目前台灣的水情吃緊情況,本集節目討論台灣的水庫問題,以及政府因應極端氣候變遷該有的作為措施。天助自助,超前部署。歡迎大家一起來關注台灣水情問題吧!...more30minPlay
June 17, 2023端午連假談愛國情操今年夏至翌日是端午節,用以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死諫殉國,投江自盡,又或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忌日。五月節也是驅瘟避疫的節日,其習俗包括:划龍舟、掛艾草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吃粽子、午時立蛋⋯等。在傳統文化上,端午節乃是弘揚忠君愛國的精神,但如今看來早就不合時宜了!已故美籍著名政治學者Benedict Anderson 曾主張民族只不過是「想像的共同體」,並賦予政權合法性的基礎。愛國不民粹,族國有共識,也許能為臺港兩地目前都存在的認同危機,帶來深刻的省思吧!...more30minPlay
June 10, 2023二次大戰後臺港經濟角色的變遷:從台積電談起當今世界上台積電是第9大公司,生產出全球55%的合約晶片製造,當中包括超過90%的最先進處理器晶片。台積電在全球晶片製造的高市占率,讓OPEC石油國家顯得毫不起眼,更坐實了台灣護國神山的美譽!本集從台積電的重要性談起,繼而追溯二次大戰後東西方冷戰的格局,諸如:紅色中國崛起、韓戰爆發、古巴飛彈危機⋯等,用以說明美國五、六十年代的圍堵中國政策。當時美國經濟援助台灣,促使台灣順利從進口替代時期,過渡到出口導向時期;而英國殖民政府也大力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從轉口貿易港轉型為輕工業及商業中心。隨著中蘇關係交惡,美國總統尼克森改變對華外交政策,派遣國務卿季辛吉訪問北京,開展了乒乓外交政策。七十年代外交連番受挫與兩度石油危機的衝擊,台灣政府毅然推動十大建設,往科技業方向前進,而香港也逐漸由製造業轉移到以金融業為核心的服務業。八十年代後,台港兩地的經濟發展就漸行漸遠、分道揚鑣,香港走向國際化金融中心,而台灣則深耕電資生技產業的發展。歡迎對台港經濟發展議題有興趣的聽眾們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June 03, 2023天安門事件34週年紀念2023年6月4日是天安門事件34週年紀念日。遙想1989當年4月中旬起,以悼念胡耀邦活動為導火線、由中國高校學生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發起,並持續近兩個月的全境示威運動。 本集節目將爬梳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其後八、九年間,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官倒、 通貨膨脹、城鄉差距、貧富懸殊,以及價格闖關等系列問題陸續出現,促使1989年北京高校學生發起示威遊行活動。示威學生組成了「學生行動臨時委員會」,並向當局提出七項要求。4月26日中國《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四二六社論),指責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陰謀推翻中國共產黨和現行的政治制度 。5月20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實施戒嚴,最終導致6月3~4日人民解放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進行武力清場行動。歷史傷痕或可原諒,但是歷史教訓不能遺忘。歡迎大家一起緬懷34年前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吧!...more30minPlay
May 27, 2023蟬鳴荔熟話養生:楊鎧玉博士專訪時序小滿,初夏屬火,心火偏旺,當以養心為要。我們需注意消暑、調身、調心、調息及神清氣和,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及心氣。本集邀請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楊鎧玉博士為大家介紹夏季節氣與物候之間的關係,繼而說明中醫病因學中的暑邪、火邪與濕邪,最後楊老師提出夏天攝取飲食的原則,以及炎夏生活起居的注意事項。歡迎國內外聽眾朋友們準時收聽喔!...more30minPlay
May 20, 2023失敗者回憶錄:悲觀卻積極的李怡華文世界著名政論家、專欄作家李怡於去年10月在台北往生,終年86歲。在其晚年生活,李怡移居台灣,每日都在其臉書撰寫《失敗者回憶錄》系列篇章,闓闡己身心路歷程,臚陳港臺軼談脈動,踔厲風起,空谷足音,允為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今年5月1日李怡人生最後一部作品終於出版問世了。李怡曾經擔任《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總編 28 年,前者左傾社會主義,後者向右轉自由資本主義,接著又在《蘋果日報》撰寫社論、擔任主編25年多,超過半世紀從事筆耕工作。南宋文天祥嘗云:「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李怡先生斯人、斯文也!...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