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每个人都是艺术的生产者


Listen Later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是磨时艺见。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是丹麦当代艺术家,凭借雕塑与大型艺术装置作品而名声大噪。近期,他的个人展览“道隐无名”(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开幕,他在开幕式上分享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表示每位观众都是艺术的生产者。

 

埃利亚松作品《声音银河》:呈现了由27个悬于空中的多面体构成的环形,可以分为九族,每族包括三个相关形状


埃利亚松说,在艺术界,经常会存在一种由上至下的权力关系——美术馆的作品常常让观众感觉,自己无法理解作品内涵,是因为不够聪明,这种心理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美术馆。

 

埃利亚松作品《聚合彩虹》:黑暗空间中,聚光灯由内向外照射在环形水雾上,形成微亮的彩虹


但是,在埃利亚松看来,观众在展览中应被赋予一起创造作品的权利,成为创造者而非消费者。在展览中,万物对观众的敞开,本身就意味着为观众提供来到展览现场,并且成为艺术品生产者的机会。

 

《明日共鸣器与昨日共鸣器》:光学仪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斜边玻璃环,它被用来在墙上绘制素淡的彩色条纹


比如,埃利亚松此次展览作品之一的《道隐无名》,是运用金属制作了一个圆环的下半部分,用镜面打造圆环的上半部分。如果观众在展厅外观看,只能看到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作为反射镜像,让观众自己的身影出现在作品中,从而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身体来参与其中,让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埃利亚松作品《道隐无名》

埃利亚松认为,观众都是很聪明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成为艺术生产者非常重要的。这样,当年轻人走进展厅中,他会认为“我自己也足够好,这个展览没有尝试教育我,指导我”。

 

埃利亚松作品《道隐无名》


因此,埃利亚松也希望通过《道隐无名》这个展览,强调观众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艺术品的协同创造者,这也是对观众解读作品的尊重。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冰岛 - 丹麦艺术家,以雕塑和大型装置艺术而闻名,擅长通过光,水和气温等基本材料来增强观众的体验。

1995年,在柏林成立空间研究实验室Olafur Eliasson。

 2003年,代表丹麦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厅展出的《天气计划》吸引了逾200万观众

2010年,埃利亚松与建筑师马岩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了“感觉即真实”

2015年在广州郊区的镜花园展出“我们始终形神一体”。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118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