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被接待的门徒——2025年5月25日主日讲章/武昕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25.mp3

 

经文——马太福音 10:40-42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所分享的经文是马太福音第十章最后一个段落,这一章的主体内容是耶稣在差遣门徒之前的一篇讲论,我们不知道具体他是在什么地方差遣他们的,很可能是在加利利湖周边的某个地方。因为我们知道耶稣在世上传道三年多的时间,常常会在加利利湖周边的城镇比如迦百农和伯赛大来开展工作。
 
加利利湖是以色列的一个物产非常丰富的湖泊,养育了周围很多的人,也被称为加利利海。以色列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湖泊也是以海为名,就是死海。这两个海是连接在一起的,约旦河的水流经加利利海后,又流到死海,不过这两个海的生态却完全不同。常有人提到加利利海与死海的巨大反差,并且以此来比喻我们的生命。加利利海有进有出,是“活的”,而死海只进不出是“死的”。人不能学死海,只进不出,而应该要像加利利海一样,不断领受也能不断给出去。
 
我们人原本自私的性情其实就像是死海一样,喜欢不断积蓄福分自己享用,最后生命却成为一潭死水。而跟随耶稣的人,被耶稣更新和塑造的生命却不是如此,耶稣的门徒不仅领受恩典,也分享恩典,传递恩典,恩典在他们的生命中就如同活水不断涌流,从上帝而来,通过他们,流趟到更多人的生命中。
 
为什么要提到加利利海呢?因为在今天我们所读的三节经文中,主耶稣对门徒的教导和劝勉,会再一次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传递恩典的生命形态,并且他还让我们看到门徒传递恩典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接下来,我们会一起花点时间来仔细思想这几节经文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来想一想,当年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对门徒所说的话,今天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激励,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回应和实践耶稣的教导。
 
我们先一起祷告——
 
今天要分享的经文很短,只有三节,我用吕振中译本再来读一遍。“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为尊神言人的名而接待神言人的、必得着神言人 所得的赏报;为尊义人的名而接待义人的、必得着义人 所得的赏报。无论何人、为尊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冷水给这些微小者之一喝,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必定不失掉他的赏报。” (马太福音 10:40-42 吕振中)
 
一、被接待的门徒
 
我们来看看要如何理解这段经文。首先来想一想,耶稣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呢?当然是对他所差遣的门徒说的。
 
第一句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末尾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里的“你们”明确表示这段话是对门徒们说的,这是很显然的事。而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我们读这段经文的时候,很自然会被“一杯凉水”的那句话吸引,想要把自己代入到接待门徒的人中,来思想自己要如何接待人等等,这的确是很好的切入点。
 
不过,我想提醒大家,耶稣这段话首先是对他要差遣的门徒说的,是对要被接待的门徒说的。今天我们要把自己代入到被接待的门徒当中,来思想这段经文。
 
这段经文中,除了最后一句耶稣提到了门徒的名之外,他还特别提到了先知的名和义人的名,这里的先知还有义人与门徒有什么关系。先知和义人这两个词,传统上是用来描述真正属神百姓的称呼。这里的先知不是预先知道的那种含义,而是神的代言人,指的是传讲神信息的人。而义人更多是代表忠心于神、遵行神的旨意,也向人指示和显明神的旨意的人。
 
耶稣在这里将门徒的名与先知的名、义人的名相提并论,正是要表明,跟随他的门徒承接了旧时代先知和义人的事奉,就是传讲神的话,向世人显明神的旨意。因为在耶稣作为弥赛亚就是神所立的救主已经到来的新时代中,真正归属于神的百姓是谁呢?就是跟随他的门徒。
 
这段话是耶稣对谁说的呢?这首先是对被他差遣,也被人接待的门徒说的。
 
二、“接待”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节中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接待”究竟是什么意思。
 
◆ 中文“接待”这个词很容易会让我们想到款待客人的行动,比如最简单的提供一杯凉水。不过,接待这个词除了接待、款待人的意思,还有接受、领受信息的意思。换句话说,这里的接待并不仅仅是指出于礼貌和善意而款待客人,这里的接待指的是因为相信和接受一个人所说的话、所传讲的信息而乐意接待他。
 
所以在马太福音第十章第14节,耶稣会将接待门徒和听门徒的话紧紧关联在一起,甚至当做是一回事。而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另一次差遣七十个门徒出去短宣之前,也有过一段讲论,在那里耶稣对门徒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路10:16),这里用的词是听从而不是接待,就是强调了对门徒所传讲的信息的接受。
 
这里耶稣所说的,“人接待你们”的这种接待,指的是因为人听从门徒的话,接受了门徒所传讲的信息而接待他们。上周五的晨祷中,我们分享过使徒行传中吕底亚是怎样听道的,在那里我们看到吕底亚领受了保罗所讲的道,然后就邀请保罗和同工们到她家里住,吕底亚接待保罗是因为她接受了保罗所传讲的信息。这可以看作是这里“接待”的一个例证。
 
◆ 有人接待门徒,是因为他接受门徒所传的好消息,不止如此,他接待门徒也表明他接受了差遣门徒传递消息的主。耶稣最后一句话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小子”这个词有多方面的含义,一般代表的是年轻、贫穷、边缘群体和不起眼的普通人等等。所以若有人“因为门徒的名”接待了他们,那就不是因为门徒自身有什么特别,有什么名声,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影响力,值得人郑重对待。“因为门徒的名”表明人接待他们单单是因为他们是跟随主、属于主、代表主的人。人对门徒的接纳,就反应出他对主的接纳。
 
三、“赏赐”是什么意思
 
主差遣门徒,让他们宣讲天国的好消息,当人接待他们的时候,那接待的行动就表明他们接受了门徒所讲的信息,同时也接受了差遣门徒的主。所以,主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接待门徒的人会得到怎样的赏赐呢?
 
耶稣说,接待先知会得到赏赐,接待义人会得到赏赐,接待门徒的人也一定会得到赏赐。这会是怎样的赏赐呢?如果我们只把这里的赏赐看为神恩慈的赏报,意思就好像是,你对属神的人好——神就对你好;你以善意对他们,神就以赏赐回报你——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是无法确知这赏赐到底是什么的。不过,如果我们想到接待是有接受信息的意思,就更容易理解赏赐会是什么了。
 
如果接待先知的人,就接受了先知所宣告的神的话;接待义人的人,就接受了义人所指示的主的道;接待门徒的人,也就接受了门徒所传讲的天国的好消息,那么接待他们的人,就是相信和接受神话语的人,会得到怎样的赏赐呢?你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领受神的应许,与神建立关系,得以亲近主,能够享受神的同在等等,我们如果要借用上面第39节的话总括来说,那就是“得着生命”。
 
接待门徒的人,就是那些接受门徒所传讲的信息、也接受了主的人,因此也得到了门徒所得的恩赐,就是真正的生命,与基督联合的生命,永恒的生命。这很可能就是最后那句话所暗示的意思,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不能不得赏赐,原文直译是,他必定不会失去他的赏赐。如果是关于今生赏赐,又有什么是不会失去的呢?若有什么可以说是不会失去的赏赐,与基督同在的永生岂不就是如此吗?
 
这样来看,这几节的经文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耶稣差遣门徒,让他们宣讲天国的好消息,那些接待门徒的人,就是接受了门徒所传讲的信息的人,就是接待了主,也接待了父,就得到了生命的赏赐。
 
四、这段话带给门徒的鼓励
 
现在,我们回头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段话会出现在整篇讲论的结尾呢?
 
一方面,这段话可以安慰门徒。第十章前面我们看到门徒被差遣出去,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拒绝、藐视、恨恶、鞭打、逼迫等等。而在这段话中,耶稣安慰门徒说,你们出去不会只是遭到拒绝,你们也会受到接待,会被接纳,以及得到供应和支持。
 
另一方面,这段话也可以鼓励门徒。就好像耶稣在对他们说,“即使你们所面对的许许多多的人都看不起你们,轻看你们,你们也要知道,我看重你们,是我差遣了你们,你们是我的代表,而且你们所做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接待你们的人就会得到真正的生命和永远的福分。”
 
而且,这段话呼应了这篇讲论前面耶稣差遣门徒的具体说明,也再次强调了门徒身份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门徒都是奉主差遣,承担使命,被人接待,带来祝福的人。
 
五、门徒身份的重要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耶稣这个关于门徒身份的重要教导。
 
◆ 首先,门徒是奉主差遣的人。我们在这里和第十章全章经文中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耶稣不仅呼召门徒来跟随他,他也差遣门徒到人群中去。耶稣差遣这群跟从他的门徒出去,授权给他们,就如同是他的使者,代表他自己,去传讲天国的好消息。刚才我们说,人接待门徒的行动体现了他对主的接受。这非常符合犹太人传统的观念,就是一个人正式差派出去的使者,就代表了他本人。门徒就是主耶稣正式差遣的人,他们是代表耶稣进入人群之中。
 
约翰福音记载,耶稣复活之后,对门徒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门徒是奉主差遣的人,不仅仅是这一次的短宣中他们奉了差遣,他们的一生就是奉主差遣的人生。
 
◆ 其次,门徒是承担使命的人。我们也看到耶稣差遣门徒的时候,也给他们分派了明确具体的任务,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传讲天国的好消息。“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 (马太福音 10:5-7 和合本)”耶稣差遣门徒出去,也分派给他们具体的任务。
 
马太福音的最后也记载了,耶稣复活之后,也颁布给门徒们明确的使命,耶稣对他们说,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是我们熟悉的大使命。所以奉差遣的门徒也是承担使命的人。
 
◆ 最后,门徒是被人接待,带来祝福的人。耶稣会使用门徒成为祝福的管道,借着他们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得以进入神的国中。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接待了门徒的人,就是相信接受他们所传福音的人,会有真正的平安临到他们,他们会得到永远不会失去的赏赐,就是在基督里永远的生命。
 
这马太福音第十章这里,耶稣差遣门徒只是到以色列迷羊家里去了,而在耶稣复活之后他们更是受命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主要使用他们将他的恩典临到万国万邦之人。耶稣差遣门徒,让他们向人传讲天国的福音,那些接待他们的人,就领受了上帝的祝福。
 
所以,我们可以说,耶稣呼召人来跟随他,他也差遣他们到人群中去,正是门徒的核心特征之一。门徒是怎样的人呢?他们蒙受主的差遣,肩负了主颁布给他们的使命,要向万民传讲天国的福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主也要使用他们让主的恩典进入更多人的生命中,带来更新和改变。
 
六、这段经文带给我们的挑战
 
现在我们回到今天所读的三节经文中。经上主耶稣的话这样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 (马太福音 10:40-42 和合本)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这段经文所强调的,关于门徒身份的重要教导,门徒是奉主差遣,承担使命,被人接待,带来祝福的人。
 
现在我们要来想一想,这段经文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这仅仅是对当时的门徒所说的吗?当然不是。刚才我们结合复活之后耶稣颁布的大使命等经文,已经看到了,耶稣呼召人来跟随他,他也差遣他们到人群中去,这是门徒的核心特征之一。只要我们身负门徒之名,那这就是对我们说的话,这是对最不起眼、最平凡、最普通的门徒所说的话。
 
如果作耶稣的门徒,就意味着要接受差遣,承担使命,成为祝福众人的管道。那这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挑战呢?
 
如果耶稣让我们继续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让我们受苦、熬日子,而是要我们做为祝福的管道,来将他的恩典传递给更多的人,那么我们就要认真想一想,我们甘愿成为被他使用的器皿和管道吗?
 
如果耶稣今天也要用我们这些不起眼的人来代表他、做他的使者,那么我们就要省察一下自己,我们内心里真的是这样来看待自己的吗?我们会以此为荣耀吗?
 
如果耶稣的大使命已经颁布给每个门徒了,那么我们就要回顾一下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们的言语行动能够表明这大使命确实是我们的人生使命吗?还是只把它当做生活中可有可无的附加事项呢?
 
最后,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这些宣称立志要跟随耶稣的人,真心愿意接受他的差遣吗?还是我们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随意而行呢?
 
曾经有人改编了以赛亚书六章八节的经文来表达他看到的现象,那里的经文是,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以赛亚回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而这个改编的人,他看到很多基督徒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就好像是在说,“我在这里,请差遣他”。
 
七、应用这段经文的阻碍和建议
 
的确,有很多的困难和压力会让我们在面对主的差遣和使命时,退缩不前。我们需要正视并且处理那些拦阻我们完成使命的因素。
 
◆ 有时候我们想到要与人谈论福音或是向人传讲福音,会犹豫甚至逃避,也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说。其实主的这些门徒也不是一开始就领受了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的,耶稣在他事奉期间不止一次差遣门徒去短宣,这是他们接受的门徒训练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耶稣亲自带领的门徒需要接受训练,那我们岂不也同样需要吗?如果我们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与人分享福音,那我们需要的是更主动地学习,接受更多的装备和训练。
 
◆ 还有些时候,我们遇见了合适的机会,可以和人分享福音,自己却好像失去了力量,没有勇气开口说哪怕一句与福音有关的话,好像有什么东西把我们的嘴巴给封印了一样。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需要更多祷告祈求圣灵来加力量。
 
保罗向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姐妹说,“我们把福音传给你们,不仅是用言语,也是倚靠圣灵的大能”,我们也需要倚靠圣灵的大能。耶稣复活之后,向门徒应许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级,作我的见证。”这应许不只是向当时那些门徒说的,也是向今天我们这些门徒说的。他所应许的一定会成就。
 
◆ 或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理由和原因在拦阻我们去完成使命,不过在那许多理由之下,我们的心里也许还深藏着一个干扰者,它不断拉扯我们离开主给我们的使命,那个干扰者通常会被为:“自我”。
 
我们不想成为主的使者带着美好的信息去祝福别人,我们只要自己祝福满满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不愿接受这个使命可能会带来的拒绝、敌对、藐视、嘲笑,我们想要不被打扰地过自己的舒适生活。我们更想让别人因为我们自己的名来接待我们,而不是因为门徒的名来接待我们。如果我们察觉到自己被“自我”掌控,处在一种不顺服的状况中,那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认真悔改。
 
不管是什么在拦阻我们完成主的使命,我们都不要放任不管。
 
接下来我们来想想,要如何实践耶稣在这三节经文中的教导。
 
你也许会说,应用就是传福音呗。是的,传福音是这段经文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应用。要成为一位被接待的门徒,就要带着福音去接触人,与人谈论福音、传讲福音、分享福音。不过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仅仅只把传福音当做是生活中的另一个责任而已,不是仅仅在房间中多增加一件装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整个装修风格,以大使命作为我们的人生使命。
 
◆ 一方面,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门徒身份。耶稣呼召来跟随他的人,同时也是奉差遣走出去、承担使命、被人接待、给人带去祝福的人,这就是门徒,这就是我们的身份。我们要用神看我们的眼光来看自己。对每一个相信耶稣的人来说,他都已经将这个身份赋予我们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个身份,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用什么方式来活出这个身份。
 
雅各在论到人听道而不行道的时候说,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我们从神的话语中所看到我们的本来面目,那就不要忘记了,而是要在生活中竭力展现出我们里面真实的生命样式。我们需要常常借着我们的言行来确认自己的门徒身份。
 
◆ 所以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马上开始行动。听道不行道,很快会忘掉。今天就开始列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吧!一个能够用福音来祝福别人的行动计划,一个能帮助我们活出门徒身份的行动计划。
 
你觉得自己在传福音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装备和训练吗?今天就想一想怎样可以找到能够帮助你的资源。你心里已经有了几位传福音的对象了吗?今天就找时间为他们切切祷告,如果能够遇见他们的话,就找机会聊一聊关于信仰的话题,做一点福音预工。
 
或者,你和我一样已经很久都没有跟人分享福音了吗?那今天就花点时间省察自己,若是出于软弱,就求主加力量,若是出于不顺服,就认罪悔改,若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就求主给你更多的机会。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行动起来。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透过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我们看到了,作耶稣的门徒,就意味着要接受差遣,承担使命,成为祝福众人的管道。
 
还记得开头我们提到的,加利利海和死海的对比吗?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生命渐渐开始萎缩、沉寂、失去活力,越来越像是死海的时候,这正是我们需要警醒的时候,也是我们要离弃自我、转向神、转向他人的时候。愿主祝福我们,让我们的生命像加利利海一样,能成为祝福众人的管道,让那从上帝而来的恩典,通过我们流趟到更多人的生命中。
 
我们一起来祷告——
 

The post 被接待的门徒——2025年5月25日主日讲章/武昕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3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