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波斯匿王與琉璃王的因緣果報


Listen Later

上集談到阿闍世王很難過,但他不明白,波斯匿王是佛教的人間大護法,他對三寶做出了無私的供養與護持,照理他應該善終,怎麼會落得被親生兒子篡位且流亡國外、客死他鄉的下場?於是他來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頂禮之後,退坐於一旁,他問佛:「大德世尊!不知波斯匿王的前生曾作過何種惡業,以至於今生因誤食蘿蔔困苦而死?」

世尊告訴阿闍世王:「這都是波斯匿王過去宿世自作其惡業,惡業在他的今生成熟,因此必須受此惡報。在很久以前,有個聚落中一位婆羅門,娶妻不久便生下一位兒子,這個男孩長大後獨力工作,有一次他得到五顆蘿蔔,他很孝順,打算將蘿蔔送給他的母親,他對母親說:『請您先把蘿蔔給洗乾淨,我去河邊洗澡,等我回來以後可以一起吃。』
    當時是一個無佛的時代,世間只有獨覺者(辟支佛),當時有一位辟支佛早晨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他來到這個年輕婆羅門的家。婆羅門的母親見此辟支佛相貌端嚴清淨,拿出蘿蔔供養給辟支佛。
    辟支佛受其供養,為了施主增長信心,產生更大的功德,便施展神通,踊身於虛空,開始施展神變。凡夫之人見神通時心便調伏,跪地禮拜。
    後來,年輕的婆羅門子洗完澡回家,便向其母索討蘿蔔。母親說:『剛才有一修行人來乞討,我已將蘿蔔供養給他了。』
    年輕人因為太過飢餓,脾氣大,聽到母親的話便大為光火,心生惡念咒罵:『希望那個修行人因食蘿蔔而得霍亂,且最好病死!』
    陛下!當時的那個年輕人不是別人,他就是波斯匿王的前生。由於他當時咒罵的對象是一位辟支佛,不是普通人,這個惡業的回作用力非常巨大,不可思議,使他死後於無量百千歲中都墮在地獄中受諸苦惱,剩餘的殘業報也因這一項惡緣力之故,使他已經連續六世都遭受霍亂而病死。今生已是他的第七世了,但他的餘殘惡業力仍牽引他食此蘿蔔,並得霍亂而死。
    但陛下,波斯匿王的業報已經清償了,他的宿世惡業在他今生已從此永遠消除完畢,他的來生不會再承受如今生不得好死的果報了。
    白業有白報、黑業有黑報、雜染業有雜染報,是故我們都應捨離黑、雜二種不善業,當專修白業,尤其慎防惡口,千萬不要口沒遮攔咒罵他人。」
    阿闍世王聽聞佛陀的解釋之後,法喜遍滿身心,他起身頂禮佛陀之後,便帶著清淨的信心離去。

我們再談琉璃王為何會滅釋迦族
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王,剛登王位。波斯匿王便想與釋迦族結為姻親。於是
波斯匿王就告訴一位使臣說:「你到迦毗羅衛國的釋種之家,用我的名字,告訴那些釋種族說:『波斯匿王叫我代他向您們問好。』又對他們說:『我要娶釋種之女,如果願意嫁與我是最好,假如違令的話,就當會用武力相逼!』」
那位大臣受國王的命令,就到了迦毗羅衛國。傳達波斯匿王的話
諸釋迦種族聽後,都很生氣,大家都說:「我們為大姓,為甚麼緣故,當姻親呢?」在這當中,有的說給與,有的堅持不可以給他。親族中,有位摩訶男,對眾人說:「諸賢!大家不可以生氣。那位波斯匿王,其為人乃很兇惡,假如當波斯匿王攻進來的話,必定會破壞我們的國界。我現在將親自前往和波斯匿王相見,去說此事情。」
當時,摩訶男的家中女婢,有一位女兒,面貌乃非常的端正,為世間所稀有的。摩訶男就教人沐浴此女,給她穿美麗的衣服,載在於華麗的車中,送給波斯匿王,又跟王說:「這位是我的女兒,可以嫁給大王您。」這時,波斯匿王得此女人後,非常的歡喜,就立封此女人為第一夫人。經過不久,就懷孕,又經過八九月後,生一男孩,為端正無雙,為世間所殊特的。波斯匿王集諸相師,給這位太子取名字。
這時,諸相師聽王之令後,就跟大王說:「大王!當知!當初在求夫人之時,諸釋種曾共諍議,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使彼此都不一致。因此,現在取名,其名應該叫做毗琉璃,譯為增長、惡生,為喬薩羅國波斯匿王與茉利夫人所生之子。」
波斯匿王乃非常的疼愛這位琉璃太子,一直都很關心。當琉璃太子年齡已到八歲時,波斯匿王就告訴他而說:「你現在已漸大,可以到迦毗羅衛城去學習各種射擊技術。」波斯匿王就給與侍者,叫他們服侍太子而乘大象至於釋種之家,到了摩訶男之王舍時,就向摩訶男說:「波斯匿王叫我到這裡來學習各種射擊技術,請祖父,教授我!」這時,摩訶男回答他說:「想學習射擊技術的話,就好好的學習。」摩訶男召集五百名童子,使他們共同學習。琉璃太子就這樣的和五百名童子一同學習射擊術。
迦毗羅城中,新蓋一座講堂。釋迦種族們,各各都說:「現在此講堂蓋成以來,還未使用,畫彩有如天宮,沒有差異,我們應該先請如來與其比丘僧們住在此,以便供養,好使我們都能受福無窮。」釋種們就在於堂上敷種種的坐具,同時也懸繒幡蓋,以香花灑地,而燒好香,又儲備好水,點燈。
就在此時琉璃太子帶領那些五百名童子,到了講堂,坐上師子之座,這是要給佛坐的。當時釋迦種族看見這種情形之後,非常生氣,去捉太子的手臂,把他驅逐出門外,大家罵而說:「你這位婢女所生之子!這佛都未曾有居在於裡面,這奴婢所生之子,卻敢入於裡面去坐!」又捉琉璃太子,把他撲擲在於地上。
琉璃太子即從地起,長歎息之後,就回頭看後面。當時,有一位梵志之子,名叫好苦,琉璃太子就對好苦梵志子說:「這些釋迦種族們取笑我,毀辱我至於這種程度。假如我紹繼王位之時,你就提醒我有關於此事。」從此以後,那位梵志子,每日三次,跟太子說:「應記憶被釋迦種族所毀辱之事。」
後來琉璃王串位為國王。好苦梵志子到了王所,就提醒說:「大王應當憶起從前受釋迦種族所毀辱之事。」琉璃王想到就生氣,告群臣說:「你們去備車,召集兵隊,我要去征伐釋迦種族。」琉璃王就率領兵隊,往迦毘羅衛城。
此時,有眾多的比丘,聽說琉璃王去征伐釋迦種族之事,將這些事緣告知世尊。世尊聽此語後,就去迎接琉璃王,便在於一枯樹之下,沒有枝葉的樹下,靜坐下來。琉璃王遙見世尊坐在於樹下,就下車,而至於世尊之處,頂禮世尊,立在於一邊。
琉璃王跟世尊說:「有更好的樹,枝葉很繁茂,如尼拘留樹之等類。為甚麼緣故,在此枯樹之下而坐呢?」世尊告訴他說:「親族之庇蔭,乃勝於外人。」琉璃王想:今天的世尊,本為親族,我今天應該還回本國,不應該去征伐迦毘羅衛城。琉璃王,即辭還而退去。
琉璃王共三次,帶兵隊出舍衛城,要去攻迦毗羅衛城。大目犍連聽說琉璃王去征伐釋迦種族之事。來到世尊之處,頂禮世尊,目犍連跟世尊說:「今天琉璃王召集兵隊去攻打釋迦種族。我現在的能力可以使那位琉璃王,以及其兵眾,擲放在於他方的世界的。」
世尊告訴他說:「你是否能把釋迦種族的宿緣,放著在於他方的世界嗎?」目犍連跟佛說:「實在無法使那些宿命因緣放著在於他方的世界的!」目犍連又跟佛說:「我現在可以移遷此迦毘羅衛城,把它放置在於虛空中。」世尊告訴他說:「你現在能移遷釋種的宿緣,放置在於虛空中嗎?」目犍連回答說:「無法!世尊!」
目犍連又跟佛說:「請引許我用鐵籠疏覆迦毘羅衛城的城市上面。」世尊告訴他說:「為何?目犍連!你能用鐵籠疏覆其宿緣嗎?」目犍連跟佛說:「無法!世尊!」佛陀告訴目犍連說:「你現在還是修行就好。因為釋種在於今天,其宿緣已經成熟,現在當應受其報應了。」
琉璃王決定去征伐迦毘羅衛城。釋迦種族聽說琉璃王率領兵眾,來攻其城之事,釋迦族人也在一段的距離處,去迎戰琉璃王。釋迦族在於城內,遙射琉璃王。射其耳孔時,故意不傷其耳朵;或者射其頭髻,而不傷其頭;或者射其弓,使弓損壞,而不傷害其人。琉璃王看見這些事後,便懷恐怖之心,就告訴群臣說:「你們觀察這些箭,到底是從甚麼地方來的呢?」群臣回答說:「這是那些釋種們,在城內,而射箭過來的。」
琉璃王說:「他們如果有意欲害我們的話,就通通會死盡,我想,應該可以還回舍衛城了。」這時好苦梵志趨前白王說:「大王!請勿懼怕!這些諸釋種們都是持戒的人,對於蟲類尚且不敢傷害,何況會害人呢?現在宜於前進,必定會壞毀釋種的。」
琉璃王漸漸前進,走向釋種的陣營。琉璃王在城外,對城上的守兵說:「你們趕快啟開城門吧!如果不然的話,就會通通把你們殺死!」
迦毗羅衛城裡,有一位姓釋的童子,年剛十五歲,名叫奢摩。他聽聞琉璃王現今在於門外,就穿戰袍持仗,至於城上,單獨和琉璃王的兵隊戰鬥。奢摩童子殺傷非常多的駐兵,使他們各各都散開,他們說:「這是甚麼人呢?是天人嗎?或者是鬼神呢?遠見好像是小孩!」這時,琉璃王便懷恐怖的心,即時進入於地孔中,去逃避他。
釋迦族們聽說破壞琉璃王的兵眾的消息。釋迦族們跟奢摩童子說:「你年紀幼小,不知諸釋迦族都修行善法嗎?我們尚且不能害蟲,更何況又是人命呢?我們本來能壞毀這些敵軍,一人可以對敵萬人。但是我們又想:會殺害眾生不可以稱計之多的。世尊也作如是之說:『凡是人們殺死人命的話,死後會入於地獄,如果再生人中,其壽命也是非常的短少的。』你趕快離開這裡,不可再在於此地!」奢摩童子就離開
琉璃王又至門外,對城上的人說:「速開城門吧!不須再遲疑了!」當時,諸釋種們互相說:「可給他開門好呢?或者不可以開門呢?」這時魔王波旬,在釋種當中化作一釋氏之形,而告訴諸釋種們說:「你們速開城門吧!不可以大家都受困在於今天!」
諸釋種們就給他開城門。當時,琉璃王即告訴群臣說:「現在這些釋種的人民非常的多,並不是用刀劍所能害盡的。應將他們都埋腳在地中,然後使那些暴象去蹈殺。」群臣受王的命令,就用象蹈殺諸釋氏。琉璃王跟群臣說:「你們趕快去選五官端正,身手輕利的釋種女人,五百名。」
這時釋氏摩訶男,到琉璃王之處說:「請從我的願!」琉璃王說:「你有甚麼願呢?」摩訶男說:「我現在沉沒在於水底裡,隨我的沈入的時間,使諸釋種能得逃走。如果我出於水面之時,就任你隨意殺害無妨!」琉璃王答應,摩訶男就進入水底。將頭髮綁住在樹根,於水裡命終。
迦毗羅衛城中的諸釋氏,從各城門逃出,琉璃王告訴群臣說:「摩訶男是其祖父,為甚麼緣故,隱在於水中,到現在還不出來呢?」諸臣就進入水中去將摩訶男背出來,這時己經命終了。琉璃王由於看見摩訶男的命終,當時的大王乃生懊悔之心而說:「我的外祖父現在已命終,這都是由於疼愛親族之故,我事前不知他會用這種方式命終,假如當會知道的話,就不會來攻伐此釋迦族人!」琉璃王滅釋迦族故事下集待續。
這集前段的故事告訴我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吃壞了東西會生病也有可能喪命,但口業更甚因為言詞上傷了和氣,動了口角所引發的憾事。佛云「利刃割體痕亦合,惡語傷人恨難消。」說了不好的話,除了現世損傷人,禍患無窮外,所造下的口業,生生世世都得一一償還。我們要善護自己的口業!
下段的故事告訴我們因為卑慢產生瞋恨,以及交友不慎造成殺盜淫妄諸惡業,要謹言慎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3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