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21, 2016尽锐出战尽锐出战 【释义】尽:全部。锐:精锐。形容把所有精锐都使唤出来作战。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载记·苻生》 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国皇帝苻生,是一个凶狠残暴、嗜杀成性的暴君。他天生一只眼睛,做了......more4minPlay
October 19, 2016阮囊羞涩阮囊羞涩【释义】形容口袋里空空的,一个小钱也没有,或仅有极少的钱。【出处】明•俞安期《类函》 东晋人阮孚,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之子。 阮孚像他父亲一样放荡高傲,藐视权贵。他不治家产,相当穷困。晋元帝曾先后任命他为安东参军、丞相从事中郎等官职,他根本不理公务,天天喝酒游玩,头发很乱,衣服也不整,说话行动都很散漫、随便。在他名义上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的时候,曾把官帽上的珍贵饰物金貂换酒喝了。 有一次,阮孚游览会稽,他带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囊,有人问他囊中装着什么,他随口答道:“这是我的钱袋,可是空着。‘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意思是说只留一个小钱在里面,因为恐怕它全空了要感到难为情。...more2minPlay
October 19, 2016防min之口,甚于防川防min之口,甚于防川【释义】川:河流。不让老百姓说话,造成的灾祸比河水泛滥还可怕。现用来比喻压制议论自由造成的危害。【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西周的周厉王是一个暴君。老百姓对他恨透了,大家遇到一起就讲他的暴行。有一个大臣叫邵公,见人民对周厉王越来越不满,很忧虑,就劝周厉王说:“大王,到处都在议论你。” 周厉王一听,吼道:“谁敢议论我,立即处死。”他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师,让他整天在街上转悠,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说了对周厉王不满的话而被巫师告密后掉了性命,这样一来,老百姓都不敢议论国君了,甚至连一起讲话也不敢了,两个熟人在街上偶尔遇见,只能互相递个眼色,谁也不敢张口。从此再也没有怨恨之声传到周厉王耳朵里,他得意地对邵公说:“你看,我能禁止百姓发议论,现在没人敢说我坏话了吧?” 邵公叹气说:“你这是用堵的办法呀!防min之口,甚于防川。所以治理河流的办法是疏导,治理国家的办法呀是让老百姓说话。古代圣贤的君主为政,总要让公卿大臣甚至士大夫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广开言路,让天下百姓都有议论政治的机会,老百姓嘴里讲的都是心里所想,怎么可以不让他们说出来呢?”周厉王根本听不进邵公的劝导,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镇压百姓。三年后,他终于激起民愤,被流放到国外去了。...more4minPlay
October 19, 2016防微杜渐防微杜渐【释义】把事故防止在微小的时候而不让其滋长。【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列传》 东汉时有个人叫丁鸿,在外面打仗的父亲病故后,按当时的规定,丁鸿承袭了父亲的官职。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权利极大,窦家兄弟都被封为文武大官。大臣们谁也不敢向皇帝表奏。 丁鸿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对朝廷很忠诚,便找了一个机会对皇帝说:“陛下,毁坏山崖、岩石的水,开始都是涓涓细流,参天蔽日的大树,开始也是刚露绿色的小枝。事物常常是由小而大、由隐而显的。可是人往往忽略了微小细碎的事情,而让它们发展成祸患。大将军窦宪倚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陛下您也不放在眼中,这不是朝廷的隐患吗?陛下如果亲自来整顿朝政,防微杜渐,就能消除灾难,保障汉室安定,除害保民,国泰民安。” 汉和帝刘肇听信了丁鸿的建议,10天之后就革掉窦宪的官职,收缴了他的印绶。窦宪和他的兄弟们羞惭地自杀了。...more3minPlay
October 19, 2016约法三章约法三章【释义】原意是约定三条章程,后泛指公开讲定条件,严格遵照执行。【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刘邦率部长驱直入,向西进兵,攻下秦都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刘邦当时比较重视民心的向背,军纪也比较好。刘邦的部队,进至霸上的时候,秦王子婴前来投降,脖子上套着带子,双手捧着皇帝的印,跪在道旁。有的将领主张把秦王杀了,刘邦不同意,说:“他既已投降,就不必杀他了。”当即把他看管起来,大军于是开入咸阳。 刘邦当时召集各县代表人物举行了会议,刘邦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们,你们已被暴秦折磨够了,我现在宣布废除秦朝的一切苛法;地方官吏照常工作,我们的部队,已经撤回霸上,请大家不要害怕。”刘邦为安定秩序、收拢人心,还宣布了三条约法,他说:“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杀了人的要偿命,伤害了人要治罪,抢劫东西的要惩处。)刘邦还派出人员会同秦朝原来的地方官吏,在各县各乡普遍宣传。关中各地群众,因此都安定下来。...more3minPlay
October 19, 2016异军突起异军突起【释义】比喻一种新的力量突然出现。【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人民无法忍受秦朝的暴政,纷纷举兵反抗。东阳县的百姓也联合起来,揭竿而起。他们推选陈婴做首领。 陈婴原是东阳县的小官吏,平素办事公正,为人忠厚,很有威信。他做了义军首领后,几十天内就聚集了2万多人。起义军的将士们,用青布头巾包住头,以显示自己是一支突然出现的新军队(异军突起)。大伙又商议让陈婴做起义军的王,可陈婴怎么也没有同意。他对大伙说:“听说项梁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将门,在楚国很有名望,今天举兵反秦这种大事,非他们不行,我们跟他们干吧! ” 东阳起义的士卒们都赞成陈婴的意见,便归附了项梁。项梁的军队一下子增加了六七万人马。...more2minPlay
October 19, 2016约法三章约法三章 【释义】原意是约定三条章程,后泛指公开讲定条件,严格遵照执行。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刘邦率部长驱直入,向西进兵,攻下秦都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刘邦当时比较重视民心的向背,军纪也比较好......more3minPlay
October 19, 2016异军突起异军突起 【释义】比喻一种新的力量突然出现。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人民无法忍受秦朝的暴政,纷纷举兵反抗。东阳县的百姓也联合起来,揭竿而起。他们推选陈婴做首领。 陈婴原是东阳县的小官吏,平素办事公正......more2minPlay
October 19, 2016阮囊羞涩阮囊羞涩 【释义】形容口袋里空空的,一个小钱也没有,或仅有极少的钱。 【出处】明•俞安期《类函》 东晋人阮孚,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之子。 阮孚像他父亲一样放荡高傲,藐视权贵。他不治家产,相当穷困。晋元帝曾先后任命他为安东参军、丞相......more2minPlay
October 19, 2016防min之口,甚于防川防min之口,甚于防川 【释义】川:河流。不让老百姓说话,造成的灾祸比河水泛滥还可怕。现用来比喻压制议论自由造成的危害。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西周的周厉王是一个暴君。老百姓对他恨透了,大家遇到一起就讲他的暴行。......more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