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19, 2016防微杜渐防微杜渐 【释义】把事故防止在微小的时候而不让其滋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列传》 东汉时有个人叫丁鸿,在外面打仗的父亲病故后,按当时的规定,丁鸿承袭了父亲的官职。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红叶题诗红叶题诗【释义】原意是宫女在红叶上题诗,以抒发感情。表示女子的怨情,也比喻良缘巧合。【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 唐玄宗时,杨贵妃一人独占了皇帝的宠爱,后宫佳丽数千人则长年锁禁于后宫,见不到皇帝。她们心中有哀怨,有的人就题诗于红叶之上,抒发心中的怨气。题了诗的红叶随御沟的水流出宫外,往往被人拾得。 传说中书舍人卢渥来京城应试那年,偶然来到御沟,见一片红叶飘飘而来,上似有字。他命仆人拾来一看,上面题了一首绝句: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卢渥将红叶珍藏于箱中。到唐宣宗时,宫内遣散了许多宫女出来嫁人,卢渥也娶了一个。成婚后,那女子看到他收藏的那片红叶,感慨万端。原来,她正是那位题诗的宫女。夫妇二人和朋友都深感惊讶,称奇不已。...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释义】指妇女的仁慈。旧时轻视妇女,用以形容做事优柔寡断,不识大体。【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丞相萧何多次向我推荐,所以拜你为大将。现在,你有什么好计谋告诉我吗?” 韩信赶紧起身拜谢刘邦,然后问道:“大王自己认为,在勇敢、慓悍、仁慈、强盛等方面,哪一样可与项王相比呢?” 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都不如项羽。” 韩信退后两步,第二次向刘邦拜谢,然后向他祝贺说:“的确,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然而,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不妨说说他的为人。论勇猛,项王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大喝一声,千百人倒下;但是,他不会任人唯贤,所以他的勇猛无非是匹夫之勇。论仁慈,项王也的确对人和善慈爱,说话时呜呜咽咽,手下人得了病,他会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出来吃;但是,遇到有人立了功,行赏时应该封爵位,他会把大印摩来摩去,直到摩烂也不肯给别人。这样的仁慈,不就是妇道人家的仁慈吗(“此所谓妇人之仁也”)?这对争夺天下有什么好处呢?”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后悔与韩信相见太晚。...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逸恶劳好逸恶劳【释义】逸:安乐。恶:讨厌。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郭玉》 东汉和帝时的太医郭玉,医术很高明,常常手到病除。和帝为了试试郭玉究竟有多大本事,就找了几个手长得较丰腴细润的侍从和几个宫女一起站在帷帐后面,让他们把手从帐下伸出,给郭玉诊脉。 郭玉诊过脉后,对和帝说:“左边那只手的脉为阳脉,右边那只手为阴脉,好像是一男一女。”和帝听了赞叹不已。 郭玉为人仁义厚道,他为穷苦百姓治病,总是尽心尽力,药到病除;为达官贵人治病,却常常不能见效。和帝认为郭玉是存心不给富人好好治病,就责问他。 郭玉说:“为人扎针治病,要靠感觉,靠意会。人的皮肤肌肉筋络那么细嫩、精密,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分心。那些尊贵的人居高临下地接待我,使我心有疑惧。因此为他们治病有四难:他们总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而不听从我的指挥,这是第一难;态度不谦和,是第二难;筋骨不够强壮,难以用药,是第三难;好逸恶劳,是第四难。扎针的深浅,有一定的要求,全靠用心去把握,去体会。可是我又是担心又是害怕,又是谨慎小心,哪里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为他们治病呢?这就是为什么我给达官贵人治病常常治不好的原因啊!” 和帝听了郭玉这番话,就没怪罪他。...more4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好先生好好先生【释义】不分是非,与人无争,不坚持原则,不得罪人。【出处】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东汉末年,颖川有个名士名叫司马徽。刘备在投奔荆州牧刘表以后,暂驻新野。他听说司马徽是当地名士,便专程前去拜访他,诚恳地邀请司马徽做自己的谋士,共图大业。但司马徽自谦才疏学浅,不堪重任。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使刘备成就了大业。 但是,司马徽在明代冯梦龙写的笑话集《古今谭概》中却成了一个“好好先生”,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歹,他都回答说“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身体怎么样,一向可安好?他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有个老朋友来到他家,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司马徽也说:“很 好。” 等他朋友走了,他的妻子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个有德行的人,所以相信你, 把心里话讲给你听,可是你听说人家儿子死了,反而称好,这算什么?” 司马徽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好!你的话讲得很好!” 妻子听了,一时哭笑不得。...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生恶杀好生恶杀【释义】形容爱惜生命,不爱杀戮。【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姚崇传》 唐玄宗开元四年时,山东一带发生蝗灾,成群结队的蝗虫吃掉了大片大片的庄稼。这时,宰相姚崇忧心如焚,建议朝廷学习汉光武帝火烧蝗虫的办法,派御史分赴山东各地灭蝗。可是,他的主张遭到朝廷许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蝗灾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蝗虫不可灭,只有积德行善,求神拜佛,才能消灾。 姚崇听了这些议论,对皇帝说:“这些平庸的儒生,死守旧礼,不会变通。当年魏和后秦时期,发现蝗虫,一开始很少,就因为不敢扑打,庄稼、草木都被吃光,弄到了人吃人的凄惨地步。现在山东蝗虫大量繁殖,已经数不胜数,而且黄河南北没有多少存粮,倘若收不到粮食,百姓难免颠沛流离。事关国家安危,不可以拘泥固执。陛下仁慈,爱惜生灵,不愿杀戮,好生恶杀,此事不麻烦您下旨,请让我来处理吧。如果不能除掉蝗虫,情愿削除我所有的封爵和官职。” 于是,唐玄宗下令:“再有议论反对灭蝗虫的,处以死罪!”皇上的态度如此坚定,谁还敢再反对?姚崇终于用火焚的办法,平息了蝗灾,使百姓避免了一场大饥荒。...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善嫉恶好善嫉恶【释义】好:崇尚。嫉:痛恨。崇尚美善,憎恨丑恶。【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晟传》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时,连都城长安也陷于叛军手中,唐军大将李晟率军经过几日的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长安。进长安城时,他下命令说:“我与大家都有家室在长安,离别数年,都想知道家人的情况,但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五日之内不得和家人通消息,也不得扰乱百姓,否则当斩!” 当时西域的吐蕃民族很想侵犯中原,但因为李晟的顽强抵抗,总也不能得逞。吐蕃的宰相结赞知道要想进攻中原,必先除掉李晟,他就使了个计谋,亲自率领大兵侵入陇州和凤翔,只是示威似地转了一圈,并到处放风说:“李晟召我们来,怎么不用酒肉犒劳我们呀?”李晟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就派兵伏击吐蕃军,吐蕃军大败。结赞忙派人向唐德宗求和。 李晟听说吐蕃使者已赴京求和,急忙赶回京城,向德宗奏道:“戎狄之人不讲信用,不能和他们讲和。”可是德宗因连年征战,已厌恶打仗。他怀疑李晟是为了邀功而与吐蕃打仗、制造事端的,就不听李晟建议,而且把李晟的兵权也给罢免了。 有人对李晟说:“您劳苦功高,却被罢免了兵权。自古以来,功高者都没有好下场。您何不早为自己的退路做点准备呢?” 李晟一听,那人分明是叫自己结党谋反,就严加斥责。当时人们称赞李晟“天性好善嫉恶,尤其厌恶结党营私者。”...more4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善嫉恶好善嫉恶 【释义】好:崇尚。嫉:痛恨。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晟传》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时,连都城长安也陷于叛军手中,唐军大将李晟率军经过几日的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长安。进长安城时,他下命......more4minPlay
October 18, 2016妇人之仁妇人之仁 【释义】指妇女的仁慈。旧时轻视妇女,用以形容做事优柔寡断,不识大体。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丞相萧何多次向我推荐,所以拜你为大将。现在,你有什么好计谋告诉我......more3minPlay
October 18, 2016好生恶杀好生恶杀 【释义】形容爱惜生命,不爱杀戮。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姚崇传》 唐玄宗开元四年时,山东一带发生蝗灾,成群结队的蝗虫吃掉了大片大片的庄稼。这时,宰相姚崇忧心如焚,建议朝廷学习汉光武帝火烧蝗虫的办法,派御史分......more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