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達摩二入四行觀2


Listen Later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苦與樂是從善緣、惡緣的因緣和合所產生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當享有善果時,不但不會驕傲,更會珍惜善緣,努力修行,成就道業。
不僅出世間的道業如此,世間的事業也是如此,事業有成是一種「得」,這種「得」是世間上的一切因緣和合所成;假如社會政治不穩定、治安不安寧,縱使產品的品質再好、利潤再高,沒有人購買,還是無錢可賺。
所以,一切都是緣起,憑仗自己的努力、三寶的光明,以及眾生的慈悲等因緣和合才有所成。事業失敗的時候,要檢討反省:失敗絕非朋友和父母給我的,也不是社會給我的,是我過去福德因緣不足,所以事業會失敗。如此思惟,心裡就不會生煩惱、起瞋恨了。
日常生活中,見到富貴的人,或是聰明才智的人,不會心生嫉妒;見到貧賤、遲鈍,或是身體不健康的人,也不會幸災樂禍。這樣的心就是平等無增減。
心有增減是眾生,無增無減就是聖人。故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心生歡喜而有所得,便是「增」;失去了,心生後悔,悵然若失,便是「減」。這念心隨得失而增減,就難以平靜,無法與真心相應。
這念心不增不減,不會被讚嘆或毀謗的聲音所動搖,心無動搖,冥然順隨於真性、清淨法身,即是「冥順於道」。
我們都知道,起了瞋心必須要忍下來;然而遇到歡喜、美好的事情也要不動心。因為心一動,就失去本心、失去理智,也因此而產生驕慢心。所以,遇喜風而不動,才能保持這念心的清淨。
有些人錯認「不動」,是一片死寂的境界,只要一做事就會起心動念,所以修行時不能做事,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隨順世間的因緣來做事、修行,怎麼可能不動心呢?動心,是動了善念之後,自己能作主,遇到歡喜的事情,也不執著,就是喜風吹不動,真正的得到解脫、得到正念。這就是「隨緣行」的道理。
總之,隨著善緣、福報的現前,要能不生我慢心、歡喜心,因為一產生我慢與歡喜,就與道不相應了。
如果能夠了達透徹世間法,就能契入佛法。「報冤行」是忍,「隨緣行」也是忍,能夠做到「忍心不動」,就與報冤行、隨緣行的道理相應,就能成就聖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