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達摩二入四行觀 4


Listen Later

達磨二入四行觀(四)

無為之道、解脫之道,和世間人所貪愛的,是不同方向的。世間人貪求名利,修行人不但不貪求名利,還要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這就是「理將俗反」。
歷史上有位名叫陳摶的仙人,皇帝對他百般尊敬,賜予宮殿樓闕,更送美女陪伴。這種待遇對一般人來講,簡直是人間天堂。世間人以為走桃花運,是享受「艷福」;但是有智慧的人卻不認為如此,知道「財、色、名、食、睡」是惡報的因,不僅當下會迷失本心,將來也要受害,所謂「福兮,禍所伏」。陳摶明白這些道理,後來便悄悄離開皇宮了。
修行學佛,名利財色都得看破、放下;而想看得破,放得下,就必須修習「無所求行」。無為之道、解脫之道,和世間人所貪愛的,是不同方向的。世間人貪求名利,修行人不但不貪求名利,還要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這就是「理將俗反」。看破、放下之後,便能安住於無為法上,才能與理相應。
雖然這念心安住於無為法上,身形還是隨著外在的環境而運轉,隨順因緣修習善法;進一步還要「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明白一切諸法緣起性空,皆無自性,無一法可得。如此就能超越苦、樂,獲得自在、解脫。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功德與黑暗是相互消長、如影隨形的;換句話說,有正必有邪、有善就必有惡。
修行學佛,是一種善法、一種出世法,但假如執著善法、出世法,就成了世間福德;世間福德耗盡,黑暗天就現前,便會隨業流轉。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指誦經、持咒、修觀行……等,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法,最後還是要捨離;就如同搭船到達目的地後,即要捨船上岸,否則就可能會在原點停滯不前。「非法」指的是貪著世間上的名利、財色,以及是非、怨親、憎愛……等,這些更要捨離。
因此,不僅要遠離惡法,也不能執著於善法上;如此,才能超越相對的世間法,進一步契悟實相之理。(8)
 《大般涅槃經˙卷十二》
佛為迦葉尊者開示,世間一般人經常本末倒置,貪愛、沉迷於五欲之樂中而不自拔,諱言老、病、死,不肯面對。菩薩卻與凡夫不同,智慧了達人在一生下來時,就是生老病死的流轉,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的苦患,因此從不貪著生死。
過去,有一位容貌美麗、婀娜多姿、穿戴華麗的女子,來到一戶富人之家。主人看見她進來,便好奇地詢問她的名字、來自何處?女子回答:「我是功德天女。」主人再問:「不知您到這裡有什麼事?」女子告知:「只要是我所到之處,就會充滿種種金、銀、琉璃、琥珀等奇珍異寶,有好車、好馬可以騎乘,以及眾多的奴婢、僕役可供使喚。」主人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地說:「我今天一定是福報具足,所以才能感得您到我家中來。」忙不迭地準備上等好茶、飲食、鮮花來供養這名女子,對她細心地照護、恭敬禮拜,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就在此時,主人也看見一名容貌醜陋、衣衫襤褸污穢、皮膚龜裂、臉色死白而慘不忍睹的女子立於門外,主人驚訝地詢問她的名字,以及為何而來?女子答道:「我是黑闇」。主人不明白她為什麼被喚作「黑闇」?女子解釋道:「只要是我所到之處,這家人通常就會家財散盡、門庭衰危、時運不濟,所以被稱作『黑闇』」。主人一聽,馬上去拿了一把鋒利的刀子,威脅該女子:「如果你不趕快遠離我家,我就要你命喪黃泉。」女子對主人的舉動深感可笑,告訴他說:「你實在是愚蠢又沒有智慧!」又驚又怕的主人疑惑的問:「你憑什麼認為我愚蠢又沒有智慧?」「黑闇」告訴主人:「現在已經住在你家中的功德天,正是我的姊姊,我們姊妹倆一向都是同進同出,如影隨行,如果你趕我離開,那麼也同時是在驅逐我的姊姊。」
於是,主人趕忙回到家中,詢問功德天:「外面有一名喚作黑闇的女子,聲稱是您的妹妹,這件事屬實嗎?」功德天回答:「沒錯!她的確是我的妹妹,我們倆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會結伴而行,不曾分離。當我為人帶來功德、善報等順境的同時,她也會令人遭遇禍害、不幸等逆境;當我令人獲得福報利益的當下,她也會使人折福損利。然而,無法避免的是,喜愛我的人也必須要喜愛她;對我起恭敬心時,對她也必須同樣起恭敬心。」主人聽了功德天女這番話後,即刻說:「如您所言,要享有功德天,就必得接受黑闇天,光明和黑暗是一體的兩面,無法割捨,必須同時收受;若真如此,那麼我寧可二者都不要,請您們離開吧!」看到功德和黑闇兩名女子一起離去,富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歡欣喜悅。
離去的功德和黑闇這兩名女子,接著一起來到一戶貧窮人家,貧人熱烈地歡迎她們的到來,並且立即邀請她們常住家中。功德天女疑惑地詢問貧人:「我們才剛剛被人驅離,為什麼你會願意邀請我們留住家中?」
貧人回答:「因為您願意眷顧我,我就理當眷顧你妹妹;以此回報,尊重、恭敬您們,所以誠懇地希望您們一起安住下來。」
富人如同菩薩,不耽溺於人天福報,因為菩薩清楚老病死苦一定會伴隨而來,所以菩薩不住生也不住死,對於自己的報身、世間的欲樂都無貪著、眷戀之心。貧人如同一般凡夫眾生,不知生命當中同時含藏著老、病、死等種種苦患,貪愛、沉迷於五欲之樂而不自拔,因此在生死輪迴中不停流轉,不得出離。
《四十二章經》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佛法的智慧如甘露,讓人熄滅欲望的熱惱,帶來清涼。當自己還在汲汲營營於名利、奔波追逐於五欲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看清楚伴隨著名利、欲望而來的是什麼?真只有功德快樂嗎?還在功德背後,隱含著生命八苦交煎的黑闇?智者識之,當調整生命努力的方向,放下對名利欲望追逐的無益之苦;精進行道,斷除煩惱淨化自心,趣向解脫生死之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