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大」即廣、博探尋知識,是為「學」問盛載、容納、累積、融匯一「堂」精選由專上院校、教育及文化組織舉辦的講座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商業、工程、音樂 ......隨時隨地,邊聽邊學穿梭大學殿堂捕捉智慧光芒 #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more
July 02, 201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科技創業有得教?(二)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在學時有個創業夢。想學,卻無人指點。問當時的院長,對方一句說話把他打發掉了,十多年過去,夢仍在:只是他成為母校創業教育課程的舵手。一位材料科學教育,何解對科技創業抱如此熱忱?且聽他夫子自道,這個發生在以色列,卻也關乎香港的故事... ...主辦: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more25minPlay
June 25, 201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科技創業,大勢所趨?(一)科研成果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模式和品質。小者有各式各樣推陳出新的小型家庭電器,例如前陣子受人追捧的納米塗層;大者有更安全的胎兒檢測,單靠化驗懷孕媽媽的血液樣本便可以知道腹中塊肉有沒有遺傳病。今個系列的講者──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n Shectman 教授早前來港發表演講,不談化學,而談「為何要在大學講授科技創業(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當中有不少香港跟以色列有趣的對比和觀察。Shechtman教授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發現二十面體相,開創了準......more23minPlay
June 18, 2017一台好戲的煉成(三)看電影,最容易記得戲名,接著就是演員,細心一點的觀眾會記得導演,最後才到編劇。不過,編劇並非無關痛癢,反而主宰一齣戲劇的生死。當大家都說現今是視覺超載、媒體爆炸的年代,戲劇為了什麼繼續存在?劇作家為何還要創作? 世界知名劇作家及小說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52年的作品《等待果陀》一出,引起哄動,不是因為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感人肺腑,而是因為它荒誕、大膽而簡約。想不到,四十年後,它的荒謬,卻似呼應陷入內戰的薩拉熱窩之困境,對當地人有一種吊詭的正面力量... ...主......more24minPlay
June 11, 2017一台好戲的煉成(二)編劇難,難於上青天。憑演藝學院畢業作品榮獲最佳學生導演的鄧灝威,自言「為了觀眾,還是別當編劇了」。怎樣才算一台好戲?是打破劇場既定形式?塑造真實可感的人物?還是創造不凡的世界觀?今集這位新晉導演會由兩位俄羅斯戲劇巨匠契訶夫以及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說起,繼續談一台好戲的煉成。主辦: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more24minPlay
June 04, 2017一台好戲的煉成(一)怎樣才算一個好劇本?新晉劇場導演鄧灝威坦言,編劇之道難難難,但莎翁劇本可供借鑑;而劇場,就是讓心靈運動的好地方。同場還有浸大同學聲演得獎劇本《夏蟬》選段,並附點評,一同見證「一台好戲的煉成」。主辦: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more2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