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大」即廣、博探尋知識,是為「學」問盛載、容納、累積、融匯一「堂」精選由專上院校、教育及文化組織舉辦的講座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商業、工程、音樂 ......隨時隨地,邊聽邊學穿梭大學殿堂捕捉智慧光芒 #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more
October 24, 2016大地藝術(三)人去樓空,不是香港舊區獨有景象。日本鄉間,也面臨相似境況。來自日本的國際級策展人北川富朗,以及香港學生義工SAI,兩把聲音,兩種角度,細說2000年起於新潟發源的大地藝術祭,如何把老人、當代藝術、社區連結起來。主辦: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more24minPlay
October 10, 2016大地藝術(一)鄉村化身國際當代藝術展演場,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國際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Kitagawa Furamu)卻不覺有衝突,一手促成三年一度、位於日本新潟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城市和鄉村,能否調和?生育率連年低下的日本,鄉間又是怎樣一番風景?主辦: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more25minPlay
September 26, 2016消費救地球?(二)我們日常吃的、用的、穿的,哪樣不是買回來的?消費是城市生活重要部分,亦是商業社會不可或缺一環。可是慾望無窮,地球是否吃得消?如果有人跟你說:消費可以救地球,你相信嗎?上一集,消委會主席黃玉山講解了「可持續消費」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在不犧牲後代優質生活的前提下,做消費決定。根據調查,不少香港人都聽過這個概念。今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變化及生態足印項目高級主管張志華,會看看香港是否長期透支下一代的資源。主辦: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4minPlay
September 19, 2016消費救地球?(一)香港是名副其實的「消費之城」,不過,消費過度,往往引起耗用地球資源的爭議。聯合國早於七十年代提出「可持續消費(sustainable consumption)」的概念,能否在香港落地生根?還是水土不服?且聽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黃玉山怎麼說!主辨: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5minPlay
September 11, 2016全球變暖怎麼辦?(四):出路人類與環境的互動一環扣一環。工業持續擴張,我們享受低廉的大規模生產產品,同時也要忍受工廠排出既廢氣同污水;大量溫室氣體,亦令地球持續升溫。全球變暖,可以逆轉嗎?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5minPlay
September 04, 2016全球變暖怎麼辦?(三):走進極地科學家近年先後宣佈,於地球方圓幾十光年的範圍內,發現類似地球的星體。那裡究竟有沒有生物存在?如果遍地荒涼,又有何緣故?是否預視地球的未來呢?全球暖化勢不可擋,原來要為地球把脈,南北兩極皆為科研重地。上集,旅行家兼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為大家介紹了中國設於南極的科學觀察站。各國科學家忍受嚴寒和孤寂,長途跋涉到長年冰封之地,有什麼任務呢? 盡在今集《大學堂》!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4minPlay
August 28, 2016全球變暖怎麼辦?(二):國際合作有人疑惑:天氣變幻莫測,誰猜得準?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卻說,二氧化碳濃度節節上升,全球溫度屢創新高,冰川大規模融解,已是不爭事實。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聽之任之。今集,岑智明會由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說起,看看國際社會面對全球暖化,有何對策。香港探險家李樂詩博士今集亦會現身,帶大家造訪極地,分享她在南極的工作。極地長年冰封,跟全球暖化又有什麼關連?密切留意今集《大學堂》!主辦: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6minPlay
August 22, 2016全球變暖怎麼辦?(一):數字說話新聞圖片上,北極熊驚惶失措,站在浮冰上進退失據。為何牠無助至此?全球變暖,氣溫上升、冰川融化只是表徵之一,狂風暴雨威力倍增,原來也是副作用!正當各國運動健兒大破世界紀錄的時候,過去數年,不少氣候變化也破盡紀錄。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今集會跟大家放眼未來,看看全球變暖下的香港,會是什麼模樣。天氣有冷暖,是否只是自然現像?聽聽岑智明為大家拆解!主辦: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more2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