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但罗得迟延不走——2017年1月15日主日讲章/小白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创世记19章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分享“创世记”的第19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比较熟悉,是有关所多玛的毁灭的。这是一个生动但悲惨的故事,是“创世记”所记载的挪亚洪水以后神最严厉的审判,也是末日大审判的一个形象预表。神是圣洁、公义的神,必定审判一切罪恶,从古至今并没有任何改变。今天许多人对此大不以为然:这个世界不是活得好好的吗?哪里会有审判呢?当年所多玛人也同样是这么认为的,大难临头之际依旧在追求行恶。但神的审判就在人自以为平安时突然来临——所多玛顷刻之间就被从天而降的硫磺与火彻底毁灭、永远消失了,只有死海边那孤零零的盐柱,一直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切。

本章的记载主要是围绕着罗得这个人物展开的,因此我们今天的分享也将以他为主线。圣经的教训,多是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当我们结合自己的处境来阅读这些经文时,真理和教训就都活起来了。说来也巧,我与罗得似乎有点“缘分”,去年11月底恰好分享了罗得离开其伯父亚伯拉罕、走向所多玛的那一段。今天我们将根据经文的记载,分享“罗得之‘短’”、“罗得之‘长’”以及“罗得之果”三个部分。

一、    罗得之“短”

   
罗得的“短”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所多玛太有吸引力了!”从前面几章的记载我们知道,大概罗得随亚伯拉罕从埃及返回迦南地不久,就“暗恋”上了这座城市。于是抓住与亚伯拉罕分家的机会(这次纷争十有八九是罗得暗中鼓动和支持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往东迁移,并“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12),从此再也不愿意离开。后来整个所多玛的人口和财物一同被掳,罗得也未能幸免,尽管被亚伯拉罕冒死救回,但罗得还是依然选择继续住在这座罪恶之城,而不是回到亚伯拉罕身边。本章经文告诉我们,罗得实在太喜欢这地方了,面对着奉命前来毁灭城市的天使,大难临头之际,罗得依旧恋恋不舍、磨磨蹭蹭,就是不愿逃出去。圣经的记载非常生动:“天使催逼罗得”,“但罗得迟延不走”;于是不得不拉着他和他妻子及女儿的手,领他们出城;又嘱咐他们赶紧往山上逃命,不可回头张望;但罗得就是不想离所多玛太远,反而苦苦哀求要留在琐珥;罗得的妻子就更糟糕了,终于没有顺服神而回头看了一眼,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后世永远的警戒。

我们忍不住要问:“罗得到底留恋什么?所多玛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呢?”结合这几章经文的记载,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所多玛的安居与安全。你可能不觉得如此,所多玛哪里安全呢?但当与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生活比较一下,就容易理解了。亚伯拉罕住的是帐篷,四处迁徙,势单力孤,生活的艰辛与危险可想而知。但所多玛却是一座“大城市”,有城墙、有房子、有君王,又人多势众,当然可以“安居”又“安全”的多了——这正是罗得所向往的。

其次,就是所多玛的财富与权力。罗得当年与亚伯拉罕分家的时候财物就很多,这些年在所多玛苦心经营,估计又增加了不少。罗得有房子,可以接待天使,又迟迟不愿离开,都说明罗得是相当富有的。在古代的时候,城门口通常是市场,是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方。而能坐在城门口的要么是官员,要么就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罗得既坐在城门口,说明已经拥有这样“显赫”的地位了。所多玛人后来讽刺罗得:“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哪!”也可以作为佐证。

第三,就是所多玛的“美好未来”。从哪里能看出这一点?就从罗得把两个女儿嫁给(或准备嫁给)所多玛人可以看出端倪。罗得对所多玛的未来是相当看好的,不仅自己努力融入,而且准备世世代代在这里扎根了,因此为女儿们安排了如此“美好而稳妥”的前程。

但很不幸、也颇为讽刺的是,在神眼中所多玛却是一座罪恶之城,那里的人民“罪大恶极”,是马上就要受严厉审判的。当天使奉命前来考察的时候,所多玛人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一把,被抓了现行——于是神决定立即彻底毁灭这座城。所多玛能安居、安全吗?所多玛能存留任何财富吗?所多玛有未来吗?罗得实在是太可悲、太可怜了!罗得与所多玛越近,就离神越远。从离开亚伯拉罕的那一刻开始,罗得——远离神及神的选民(在今天就是真教会)之人——的悲剧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贪恋世界,这是罗得生命中最致命的“短”,是罗得留给我们最突出的教训。这个世界的诱惑力比我们感受到的要大得多,否则魔鬼就不会用它来试探主了。作为基督徒,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现有的财富、权力、地位,如何为自己及儿女选择未来等等,是我们一生都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不能看自己在世是寄居的、不肯住帐篷,不能以管家的心态对待财富与权力,不把未来单单建立在仰望神的根基上,罗得就将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 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 神为敌了。”(雅 4:4)人一旦贪爱世界,灵性的下滑与悲惨的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亲爱的弟兄姊妹,要时时警醒啊!

三、    罗得之“长”

如果因只看见了罗得之“短”,而得出罗得无所“长”的结论,那可就错了。因为“彼得后书”说罗得是义人:“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只搭救了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因为那义人住在他们中间,看见听见他们不法的事,他的义心就天天伤痛。”(彼后 2:6-8)这提醒我们注意:现实中的人,包括教会中的弟兄姊妹,甚至那些“伟人”或“名人”,总是复杂的、多侧面的,是不能简单贴标签的。记得这一点,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才能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我们中国的文化,习惯于把人简单化、标签化,若不是“好人”,就一定是“坏人”。但圣经记载的人,却是多侧面的。比如本章的罗得,他固然贪恋世界,但却也天天为所多玛人的恶行忧伤,因此在神眼中是敬虔之人,在所多玛人中则算是义人。因此,我们要看罗得之短,但同时也需要看罗得之长。

在本章的经文中,罗得之长从以下三点可以看出:其一是他乐意接待客旅,与他的伯父亚伯拉罕一样好客。当天使在所多玛城门口遇见了罗得,他立即谦卑、恭敬地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过夜,并盛情款待他们。“希伯来书”教导说:“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 13:2)罗得是又一个例证。今天我们也许不需要在家里接待弟兄姊妹了,但彼此相爱、相互帮助的热心与行动,依旧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远离家乡、寄居在这座城市的人。当你接待的弟兄姊妹的时候,焉知就没有天使在其中呢?

其二是敢于抵挡罪恶、保护客旅。当所多玛人企图对住在罗得家里的天使图谋不轨时(这些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罗得并没有因恐惧而逃避,反而挺身而出,规劝他们“不要作这恶事”,并愿意牺牲自己的女儿以保护所接待的客人。在这一点上,罗得是值得称道的。尽管解决方法的本身值得商榷,但我们要问问自己,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能象罗得一样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吗?我们的眼睛往往很容易盯着别人的短处,却对其长处视而不见,这是不客观的,更是不公义的。

其三是相信天使的话,也就是相信神。在天使出手保护了罗得及其一家之后,他应该认出了天使。对于天使所说即将毁灭所多玛、让其尽快通知女婿或准女婿、以及赶快出逃等话,罗得尽管很不情愿,但毕竟都相信并照着做了。这表明罗得还有些许的信心,只不过这信心因贪心而大打折扣罢了。

罗得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一直保持着基本的敬虔,没有完全认同所多玛这座罪恶之城。而最可庆幸的,则是他有一位爱他、关心他、在耶和华面前为他代求、被神看为朋友的伯父——即义人亚伯拉罕!这才是罗得最大的“长”。当天使出发去毁灭所多玛的时候,亚伯拉罕与神一番“讨价还价”,罗得肯定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毁灭所多玛的当天,亚伯拉罕一早就充满牵挂地在远方眺望。所以经文说:“当 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可见罗得的得福(在这里就是蒙拯救),亚伯拉罕是最重要的原因。雅各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 5:16)让我们常常记得为弟兄姊妹代祷,尤其是为那些软弱的肢体代祷,那不仅是他复兴的动力,更可能是他在危难时刻得救的关键。我们现今正处于软弱、低迷的状况,彼此代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感恩的是,我们的灵性和祷告随着新年的开始而有所复兴。但接下来的春节假期,往往是灵性与祷告下滑的危险时期。盼望弟兄姊妹能不为环境或习惯所干扰,假期中在为自己与家人祷告的同时,继续恳切地为教会、为弟兄姊妹代求,以保持复兴的势头。

当然,亚伯拉罕是一个明显的预表:我们今天得救,是因我们自己的义与虔诚吗?当然不是!乃是因为那位爱我们,为我们舍命流血,现今在天上为我们祈求的主耶稣基督。

四、    罗得之果

尽管罗得表现出敬虔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罗得之果主要还是负面的。贪恋世界,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些亏损既有属灵的,也有属世的,这些都从罗得身上体现出来了。

罗得居住在所多玛,结果却是几乎丧失了看得见的一切。尽管他居住了多年并努力融入,又有财富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所多玛人却始终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寄居的、想做官的外来人,罗得并没有真正成为所多玛人(当然,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当战争的时候,他一样被掳,所多玛并不能够为他提供安全的保障;在所多玛最终被毁灭的时候,罗得不仅跟着丧失了全部的财产、女婿和未来,而且还丧失了妻子。尽管他和两个女儿得救了,但却“好像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摩 4:11)。这样的结局,恐怕是罗得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与世俗为友,固然可能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最终却必定是一无所有。即便在现实的世界中没有如此,在将来的审判中也必定会如此。你重看世界的一切吗?那可就要当心了!

除了这些有形的损失以外,罗得无形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由于长期居住在这座罪恶之城,罗得的道德及行事为人不可避免地受了当地人负面的影响。因此,当面对围困他家、企图行恶的所多玛人时,罗得提出的替代方案竟然是以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交换。若不是天使出手相救,还不知结果会怎么样呢。即便经历了这些,罗得还是一边为这城里的人忧伤,一边继续居住、生活在这里,从没打算离开,令人费解。罗得道德与属灵的状况,让人颇为感叹!世界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千万不要以为能身陷其中却独善其身,那不过是自欺。基督徒需要生活在败坏的世界中,我们对世俗的抵抗力,未必就强过罗得。因此,惟有单单依靠神的恩典与大能,警醒祷告,才能从世界分别出来。

不仅罗得自身受了亏损,而且其女儿们受害更深。就是在所多玛被毁灭以后,灾难依旧在继续,从而让罗得终生蒙羞。审判之后,罗得不敢再住在琐珥(大概是怕这城的人因神的审判而报复他),只得住在远离人群的山洞里。两个女儿见自己婚配、生育的希望断绝了,为了自己的未来,居然行起了乱伦的事,生下了摩押和亚扪这两个民族的先祖。这两个民族不仅是罗得的羞辱,而且是亚伯拉罕后裔以色列人的死敌,对神选民的历史影响深远。由此可见,你的选择或决定,你的道德或宗教状况,绝不仅仅是你自己的事,你的子女往往是受影响最深的人。我们很容易把教育的责任和关注点锁定在外在的学校、教会或社会环境之上,但影响最直接、最广泛、最潜移默化的,还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罗得作为父亲是失败的,你、我又将如何呢?今天我们透过圣经看罗得,为的是归正我们自己,好使我们能行在神的心意中。如果达成了这一目的,我们今天的分享就不是徒然的。主啊!求你怜悯我们!

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两处经文——都是教训我们基督徒在世界是客旅、是寄居的,因此不要象罗得一样贪恋世界,而是应当效法亚伯拉罕,仰望、等候天上那座有根基的城。第一处是“彼得前书”2章的9至12节:“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 神。”另一处是“希伯来书”11章的8至10节,以及15和16节:“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阿们!

愿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6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