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2023年2月2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3a2d0ebeb780301d86fd8485c9416eed.mp3

 

经文:【徒23: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徒23:13】 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徒23:14】 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起了一个大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什么。【徒23:15】 现在你们和公会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带下保罗到你们这里来,假作要详细察考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来到跟前就杀他。
【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徒23:17】 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少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徒23:18】 于是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少年人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徒23:19】 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带下保罗到公会里去,假作要详细查问他的事。【徒23:21】 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预备好了,只等你应允。【徒23:22】 于是千夫长打发少年人走,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徒23:23】 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该撒利亚去。【徒23:24】 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去。
【徒23:25】 千夫长又写了文书,【徒23:26】 大略说,革老丢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徒23:27】 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徒23:28】 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徒23:29】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徒23:30】 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有古卷在此有愿你平安)【徒23:31】 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
【徒23:32】 第二天,让马兵护送,他们就回营楼去。【徒23:33】 马兵来到该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便叫保罗站在他面前。【徒23:34】 巡抚看了文书,问保罗是那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徒23:35】 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要细听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

保罗在耶路撒冷短短十几天所经历的堪称一波三折,惊险连连。从读者的视角来看,他时刻处在丧命的边缘,杀身之祸随时可能在他身上发动。但就如保罗自己后来所说的“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入祂的天国”(提后四18),无论在人多么危险的环境,神若不允许,我们一根头发都不会掉在地上。恶人虽有很多冲动和谋划,神若不允许,尽都会落空。这就是今天分享的这段经文的主题,主以大能保护带领祂的仆人离开耶路撒冷,踏上了去往罗马之旅。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享:一夜间的异象;二,犹太人的谋害,二保罗外甥的通报,四罗马千夫长的应对。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

保罗在公会面前的发言,虽然引起了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之间的争论,但是这两方的争执直接就波及到了保罗。很可能是被激怒的撒都该这一方的人想要直接对保罗下手,法利赛人这一方就试图拦截,这两方应该都不那么顾忌保罗的生死,因此看到事态危急,为了保护保罗又是罗马千夫长出手把保罗从他们中间给抢了出来,这是第二次在混乱的危机中神藉着罗马千夫长营救了保罗。

就在当天夜里主对保罗显现。// 具体什么样的方式路加并没有记录,可能依然是在异象中主向保罗说话。使徒行传中从大马士革路上正午大光异象中主向保罗显现(徒九3-5),到特罗亚在夜间异象中向保罗显现(徒十六9),到在哥林多城主夜间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徒十八9-10);到这次在耶路撒冷夜间向保罗显现,已经是第四次了。每一次主在异象中对保罗的显现,都是在保罗人生的关键点上来安慰和鼓励他。保罗的人生和服事就是在上帝这样超然的带领和帮助中不断向前的。特别是,每一次其实都是在保罗软弱或者茫然的时候,主就向他显现,加给他力量和指引。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夜是保罗服事生涯中最为灰暗的时刻,超过了他当初在雅典哥林多以及其他城市所遇见的挑战。他在各城传福音所遇见的艰难主要来自外在逼迫,耶路撒冷虽然也有逼迫,但这里对保罗最大的挑战却是来自对自己同胞抵挡福音的失望,甚至可能也有对耶路撒冷教会的失望。保罗这次带着捐项来到耶路撒冷,一路上顶着会有捆锁患难预言的压力,在路上遇见到从弟兄姊妹来的很多拦阻,来了之后也并不那么受耶路撒冷教会的欢迎,反而耶路撒冷教会对于保罗来到耶路撒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担忧,现在保罗又在圣殿里引起了如此大的群体事件,他竭力为基督作见证,却遭遇了从群众到公会的激烈反对,几次要置他于死地。他的内心虽然对遭遇患难有准备,但同时也对这次来耶路撒冷带着很大的期望。他可能期望虽遭遇患难,却看见上帝在他所负担的各方面都有大能的工作。但从耶路撒冷教会,到那些不信福音的同胞,都不是他所期望的那样。他来了之后服事的效果却是如此的“负面”,在他看到了犹太人,特别是撒都该人对他所讲死人复活道理的激烈反对之后,他心里真的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了。他可能也就开始怀疑,他坚持到耶路撒冷来是出于神吗?神还与他同在吗?他此时自己也开始怀疑是否坚持来耶路撒冷真的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而非是上帝的带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的“失败”令他开始怀疑自己。他怀疑自己的当下,也怀疑自己的将来。今夜,是保罗心灵的暗夜。

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在异象中主对他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既然主说放心吧,就的确表明此时保罗内心不那么放心。保罗不但对他在耶路撒冷所遭遇的事情心情低落,可能保罗此时也对是否能去成罗马有所担忧,面对群激昂的犹太人,以保罗对犹太公会的了解,他看不出自己如何才能从罗马人的营楼出去。主却安慰他说,纵然看起来保罗所讲的在犹太人中没有什么果效,但这见证却被神所悦纳了。保罗所作的正是为基督作见证。神会藉着保罗所作的见证在人所不能知晓的层面做成神自己的工作。主说的这句话对于此刻的保罗来说如同是丰沛甘霖,滋润了他干渴灰暗的心灵。首先是安慰,主在他身边是他随时的帮助;然后是鼓励,主喜悦你所作的见证;第三是能去往罗马的应许,虽然保罗看不见怎样脱离犹太人的手,但主自有办法;其实还有一重应许,保罗在耶路撒冷是安全的,不会丧命在这里,因为都能去往罗马了,当然就不会死在耶路撒冷了。实际上,主的显现,对他讲话,这才是保罗此时最大的鼓励和重新得力的所在。// 主耶稣自己也曾走过这样的暗夜,从客西马尼园到十字架,基督也曾走过门徒四散,祂被自己的百姓拒绝和杀害的历程。主耶稣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主也能安慰他。保罗不但是经历了自己的低落,也在某种程度上经历了基督的经历。

在我们的服事过程中,总有一些时刻是你付出了很多的心力,甚至连性命都愿意舍了,但是却没有看到什么大的果效,反而在人看来我们一步步陷入更大的艰难中,这不是上帝能力的缩短,而是有着上帝格外的美意。就像基督一步步进入到“众叛亲离”中,一步步进入到被捆锁和被杀害中,进入到在人看为失败的境地中。但他知道祂是为遵从神的心意而前行经历这些艰难的,神喜悦祂所行的。但我们在基督里所行的总不会是徒然的。所以,不论环境怎样保守自己常在基督里,竭力把自己保持在一个与主同在的状态中,就是应对内外交困的方法。并且,总有一些时刻,只有你一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艰难,看起来似乎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承担,至少对于保罗来说,从进入圣殿开始,他就独自面对了两个大的群体,一个是群情激愤多次想要把他撕碎的犹太人,另一个就是具有强大武力的罗马军队。前者想要杀他,后者随时可以鞭打他。而他只有一个人,此刻他的身边没有同工,同工们都在外面为他祷告。从人的视角他是真的孤身一人面对这一切(主耶稣当年走向十字架的时候也是孤身一人)。但实际上主始终站在保罗身边。主不受任何限制,不管保罗处在什么处境下,神的同在都是一样的。主可以在正午大光中向保罗显现,可以在圣殿里给保罗异象,可以在监牢中充满保罗和西拉唱诗,也可以在罗马营楼中对保罗说话。什么可以拦住神的手呢?而且,就是在这些艰难,甚至是危险中,主已经做了无人能作,无人知晓的工作。只要主同在,就没有人能谋害属祂的人。

// 可以说,今天分享的这段经文,以及后面直到使徒行传结束,都是对这一夜主耶稣对保罗所说安慰和应许话语的诠释。特别是保罗脱离死亡,离开耶路撒冷的过程,更是让我们看到主对他所说的话是如何成为现实的。

“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12-15)

主在异象中刚对保罗说,你必定能到达罗马,马上就有一个针对保罗的庞大暗杀团队出现了。虽然保罗被罗马千夫长从犹太人手中两次夺回,保全了性命。但显然,犹太人并没有善罢甘休,反而以一个更高等级的方式来谋害保罗。之前两次保罗的险境,都是在现场群情激愤的气氛中,突发想要杀他。但现在演化为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甚至还被冠以敬虔的名义,不是从一时的情绪,而是上升到理念和发誓筹划的高度了。杀死保罗,成为了犹太人的共识和坚定心志了。这股誓要杀死保罗的力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四十个同谋起誓的人,二是犹太公会对此的支持和参与。

约有四十个犹太人同谋起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这些同谋起誓要杀保罗的犹太人应该是对保罗有一定了解的狂热的犹太民族主义者。很可能其中就有从亚细亚及希腊半岛来耶路撒冷过节的散居犹太人。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若想要通过正当的审判来治保罗于死地很困难,倒不如采用一个激烈的刺杀方式更为简单有效。而且如果他们真是从耶路撒冷之外来的,刺杀之后他们可以立即逃离耶路撒冷,很容易逃避随后而来的对他们的追责。

这些犹太人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暴力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在犹太人的敬虔传统中,杀死得罪上帝的犯罪之同胞是蒙神喜悦的行为。就像亚伦的孙子非尼哈用枪刺死了正在与米甸女子行淫的以色列人,不但制止了犯罪,而且也让神对以色列的刑罚止息了(民二十五6-8)。所以,这里同谋起誓“若不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的四十个犹太人可能他们自己觉得正是在效仿非尼哈的榜样。他们认为保罗传福音是对律法和祖宗传统的背叛和破坏,杀死保罗就是在保护律法和传统。但其实,他们正应了保罗所说的“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罗十2),他们不是在为神大发热心,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无知和私欲而要行刺谋杀。他们所行的跟非尼哈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他们正是在背叛和践踏他们祖宗从上帝所领受的律法。另一方面,在当时犹太人被罗马统治时期,出于各种政治和利益考虑而发起的类似刺杀事件并不少见,这四十个犹太人计划采用的方式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突发奇想。而且很多事件背后都有犹太权贵的身影和参与。这次,显然,犹太公会中的祭司长和长老认同这些犹太人的做法,他们愿意配合这些“刺客”来谋杀保罗。因此,虽然只有四十个人,虽然看起来不是犹太公会主动发起的,但是犹太公会的态度和做法,就表明了当时整个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都弃绝了保罗。// 和犹太公会抓捕耶稣,把祂送到彼拉多手下受难一样,他们的做法就代表了整个犹太民族对耶稣的弃绝。

这四十个人的谋杀方式就是只要保罗离开了罗马军队驻防的营楼,他们就有下手的机会,半路就可以击杀保罗。犹太公会的配合措施就是假装要再次审讯保罗。这是非常可行的计划,罗马千夫长若是没有事先得着消息的话,基本上会答应带保罗过来。因此,给人感觉保罗这次难逃一死。但前面主已经在异象中对保罗说过让他放心,他一定会去到罗马。这就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神是如何解开这个危局的呢?

“保罗的外甥听见”

“保罗的外甥”

这时,一个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物突然间登场出现了。神为保罗所预备的拯救,不是藉着路加等在耶路撒冷人生地不熟的几位外邦教会的同工,也不是藉着耶路撒冷本地的教会,而是在之前从来就没有提到过的一个人,保罗的外甥。这是使徒行传唯一一次提到了保罗的亲戚。使徒行传中路加在提到保罗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提到过保罗在耶路撒冷还有姐姐或者妹妹,曾提到过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没有人想到保罗还有外甥。// 神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而且,路加除了提到保罗的外甥听见了有一群人要杀保罗的阴谋之外,其余的信息一概没有说。比如,保罗姐姐的家庭情况,保罗的外甥是否信主,保罗的外甥是怎样听见这样重要的消息的,等等。有人说,保罗的姐夫可能就是跟犹太公会权贵熟悉的某人,他有机会知道将会有人刺杀保罗的秘事,无意间透露给了自己的儿子。但这都是猜测。// 就像摩西所说的“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二九29),又如箴言所说“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箴二十五2)。

“听见他们设下埋伏”

谋害刺杀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秘密进行的,但人所行的一切都在上帝眼前,对上帝而言没有秘密。若上帝要让人听见,并宣讲出来,谁能遮掩的了呢?神就让保罗的外甥就听见了有人要谋害自己舅舅的计划。而且令人诧异的是,保罗的外甥没有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别人,既没有去告诉跟随保罗一起来耶路撒冷的同工们,也没有去找耶路撒冷教会,这个少年人谁都没有找,而是直接就到关押保罗的营楼来找保罗自己。// 这也从侧面可能表明了,此时外面的人都不能对保罗提供什么保护和帮助。也表明虽然保罗被关押在营楼,但是罗马人还是允许有人来探视保罗。

从人的角度,这是一个泄密后有人报告给当事人的自然过程,但这正是上帝掌管人类历史一切事件的某个方式。上帝可以以自然的方式来组合成各种事情的发展,以此成就祂的旨意,上帝也可以以超然的方式直接介入到一个事件中来。比如,对在监牢中的彼得,神可以半夜派天使直接把彼得领出来,对在营楼里保罗的拯救,神就派保罗的外甥来推动后续的事情。一切事件的发生,包括每一个细节,人的心思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性命都掌握在上帝手中,并不掌握在人的手中。无论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财富、权势以及其他资源和能力,神若不允许,他们所谋划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就。

“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

保罗的反应也令人吃惊。保罗听了他外甥的描述后,就请一个罗马百夫长将这少年人带到罗马千夫长那里去,让自己的外甥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千夫长,至于千夫长怎么处置,保罗没有给任何建议。这个细节就显明了,这不是保罗对这个千夫长有什么信心,而是保罗对上帝的应许有信心。昨晚保罗刚听见主对他说的话,他也就完全把自己的性命和将来都交在了神的手中了。保罗并不知道千夫长听见这个消息之后会怎样来应对和处理,甚至保罗其实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但是保罗却知道,只要千夫长听见了这个消息,神藉千夫长自然就会有应对的方式。所以,保罗对这个关乎他生命安危的消息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很不寻常了,他没有让自己的外甥去通知耶路撒冷教会的人,也没有去通知其他什么人,更没有自己就直接面对千夫长给千夫长出主意,比如把自己藏起来,或者直接把自己给释放了,或者把自己给转移了,等等。这些保罗都没有作,保罗听见了这个消息,他所作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外甥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罗马千夫长,然后他就等着看就行了。保罗把这件事情的处置权完全交在了自己外甥和千夫长手里了。

“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不但罗马的百夫长立刻就照着保罗所说的,把这个来报信的少年人给带到自己上司面前。罗马千夫长也竟然非常亲近地拉着保罗外甥的手听他讲这事。而保罗的外甥面对罗马军方的官员,也不惊慌,不但把情况说明,还给出直接的建议。更进一步,罗马千夫长听了,没有丝毫不悦,没有去进一步核实这少年人所讲的,也没有表达任何质疑,‘你说的这些是真的吗?这都是从哪儿听来的?’,其实千夫长如果对此表示怀疑也未尝不可,万一这人是编造的呢?如果罗马千夫长真的想要核实,只要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分晓,但是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他面对犹太公会的邀请是拒绝还是听从呢?但显然,罗马千夫长听了保罗外甥的话就信了,并且马上就有了应对的思路。

随后他叮嘱保罗的外甥“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这句话有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告诉保罗的外甥,我会处理这事,你不用再管了,也不要再作什么了。第二,这同时就表明此时这位罗马千夫长已经有了处理这个危机的清晰思路了。第三,尤其是不要把这事再告诉其他人,免得节外生枝,比如一旦让谋害保罗的犹太人知道了罗马人已经得知了他们的计谋,说不定这些人可能就会铤而走险,提前发动。第四,不要告诉其他人也是对保罗外甥的保护。第五,这也是对后续自己跟犹太公会之间表面和睦关系的一个保护,如果犹太公会知道了罗马千夫长提早获知了他们的阴谋,他们欺骗和利用千夫长的不端行为就算是在两方之间公开化了,他们的关系在表面上就会交恶;犹太人若知道罗马千夫长已经获知他们的阴谋之后,还有针对性地送走保罗,也会对罗马千夫长对保罗的偏心保护不满(事实上,后面的经文就表明了犹太人对千夫长把保罗送到凯撒利亚巡抚那里很是不满)。千夫长连夜把保罗送走,这样明天犹太公会来人请他送保罗过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他已经把这个人送到凯撒利亚了,要是再想审理这个案件,就去凯撒利亚找巡抚腓力斯吧。千夫长这么处理没有任何问题,这样犹太公会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只能咽下这口气。因此,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罗马千夫长让保罗的外甥保密对各方都是有益处的。从中可以看到罗马千夫长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处事的精明和决断能力。

“今夜亥初往凯撒利亚去”

千夫长嘱咐完保罗的外甥之后,没有任何的耽搁,立刻就开始着手布置安排起来。从这位千夫长一旦决断,就立刻开始采取行动来看,这人能坐在千夫长这个位置上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靠着他的能力和努力,并非是单靠花言巧语或者贿赂得来的。当然,这也是上帝对他的恩待,上帝把这样一个人,放在这个位置上,在这个时候让他在耶路撒冷执勤,就是为保护保罗而预备的。

这位罗马千夫长的干练通达的处事能力在对这事的处置上从四个方面显明出来。

他的决断力,这位罗马千夫长听了保罗外甥的话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严重事件,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一方面,他不能允许保罗死在自己手上,如果保罗真的在他手中被刺杀死了,他需要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他也知道犹太人真的有能力做成这事,他总不能为了保护保罗而跟几十个犹太人厮杀开战,若是因此死了很多犹太人,这依然是一件大事,也是他不能承受的。只要保罗还在他手中,这种不可控的危机就一直存在。所以,他立刻就做出了判断,保罗不能留在我这里,不能留在耶路撒冷。只有保罗离开了耶路撒冷,首先对他自己才是安全的,对保罗也是安全的。

他的执行力。一旦想清楚了这事应该怎么办才是好的,这位罗马千夫长没有作任何犹豫和耽搁,立刻连夜行动,赶在犹太人有任何可能行动之前就要把保罗送走。凯撒利亚在耶路撒冷北部约九十公里的位置,亥初就是晚上九点,如果九点出发连夜行军,凌晨就能到达,然后护送的士兵马不停蹄立刻返回。

他的谨慎。而且,为了以防万一,防止在路上出什么差错,这位罗马千夫长派出护送保罗的力量非常强悍,“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这是抽调了驻防耶路撒冷整个军事力量的近二分之一来护送保罗。用如此的“重兵”来保护保罗,不免让人觉得委实有些夸张。实际上,这位罗马千夫长如此的配置,不仅仅是对四十个狂热犹太人的预防,而是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了进来。万一保罗外甥所听到的只是一部分人数呢。// 罗马千夫长对行军的安排很合理,七十马兵护送同样有坐骑的保罗全程行动,四百步兵主要护送夜里走的这一段路程,耶路撒冷到安提帕底约六十公里,大概是耶路撒冷到凯撒利亚全程的三分之二,安提帕底到凯撒利亚约四十公里。天亮之后,马兵继续去往凯撒利亚,步兵立刻返回营楼。

他的通达。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将近五百人的军事力量的移动,已经是重大事件了。所以,千夫长必须要为此向凯撒利亚的巡抚有所说明。罗马千夫长就写了一个正式的官方案件移交文书,对此事的描述有三个重点,一,这是一个关乎到犹太人要谋害罗马人的案件,我把这位罗马人给救了;(这显然是千夫长为显出自己的功劳,对事实做了一些粉饰)。二,我已经查明这位罗马人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只是因为一些不同见解之争。三,这事就提交给您了,让犹太人后续去找您来解决。千夫长的这封文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中间的内容,在保罗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位罗马的官员亲自为保罗的无罪做了担保和判断。// 这有点类似主耶稣面对彼拉多的时候,彼拉多三次宣布“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十八38,十九4,6)。

路加在这里还特意提到了这位罗马千夫长的名字,让他的名字在圣经中出现,以此表明神藉着他对神仆人各样保护的嘉许。

结语

保罗就这样得以从重重危机中脱身,从耶路撒冷离开了。上帝应许他怎样在耶路撒冷为主作见证,也要怎样在罗马为主见证。神照着自己的应许,带领保罗踏上了去往罗马的路程。

// 主曾藉着亚拿尼亚的口宣告过保罗服事的场景“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十九15),外邦人和犹太人面前保罗都已经宣讲过福音了,到现在还没有在君王面前宣讲。现在神带领保罗离开耶路撒冷,踏上了去往罗马的路程,而这一过程中被羁押的时间,就是神所预备的给保罗在君王诸侯面前宣讲福音的机会。

保罗在耶路撒冷经历了两次生死危机,两次都被这位罗马千夫长所救,并且藉着他将保罗送离了耶路撒冷。这个过程中,保罗所经历的堪称神迹,上帝以超乎人思想的方式施行拯救。神的保守十分奇妙,主要体现在罗马千夫长身上。保罗自己的同胞一心要置他于死地,而一个外邦人则想方设法要救保罗脱离死亡。神藉着施恩给罗马千夫长来搭救自己的仆人。亚迦布的预言的确应验在了保罗身上,外邦人你的确是捆绑了保罗,但是却是保护性的捆锁,是为了防止犹太人杀了他。而在这一段经文中,路加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保罗的外甥,罗马千夫长所说所安排的各项事情的细节,主要就是为展现上帝是如何主要藉着这两个人来保护和带领保罗的。表面上这就是一个泄密,报告,筹划安排的过程,实际上背后是神安排的这一切。看似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个性、能力、理性和内心各种渴求,照着属世的智慧和规则在做事,但当我们用信心的眼镜去看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神在这一切之上的大能作为。从保罗的外甥,到保罗,到百夫长,到千夫长,在路加的笔下他们所作的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仔细一想,他们的做法都并不是寻常做法。我们只能说,在他们说话抉择的背后有神特别的指引。除了保罗,其余的人都不认识神,但是他们的所思所说所行都在神的掌管和引导中,在他们不知晓的层面上,神的工作便成就了。

前一夜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讲话,后一夜保罗在重兵保护之下,离开了耶路撒冷。他绝对无法想象,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被护送离开的。神有时候很幽默,不是有一些狂热的群众想要谋害你吗?我就让这个世界上精锐的部队来把你送出去。一个用于保护耶路撒冷的军事长官和军事力量竟然用于护送神的仆人离开耶路撒冷。

“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
”(诗七十二18-19)。

回应诗歌:《55全路程我救主领我》

The post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2023年2月2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7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