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胡斌。
本周,国内最大的新闻应该是“武汉” 在封城76天后,正式解封了!英雄的武汉人民,感谢你们!国际最受关注的新闻,还是疫情,尤其是正处在泛滥期的欧美等国疫情,短短一个月内,欧美的确诊病例增长了近百倍;从最早爆发,到最早控制疫情;从经济、医疗条件“世界一流” ,到在疫情面前也是“无力招架” ,“反转” 来的如此之快,谁能想到呢?
还记得崔允漷教授在《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中所言:“'战疫'这本无字之书,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去阅读、去学习。” “疫情” 这本书,布满了真真假假各种消息,前几天,我们通过《真相在哪里》《耳听未必为“实” 》两期节目,向大家分享了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确认事实、理智行动的方法,以及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本周四,我们在《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里,与大家交流了批判性思维需要的开放和兼容的态度。
几期节目播出之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梦想家人的反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天这期《真爱之声》,我们就来一起聊聊“独立思考”这个话题。
如何甄别信息
“独立思考” 是有前提的,首先我们要有甄别信息的能力,下面,我们先听一听读者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
▌读者“天天好心情” :特殊时期,面对谣言,我们应该不听信、不传播,在约束好自己的同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情绪反应,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帮助孩子理解什么叫担当,什么叫责任感。
▌读者“妙善妙善” 反思: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积极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读者“博” 认为:传播很广的信息未必是事实,实际上,某些信息会带有传播者的主观认知,可能会断章取义,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面对纷杂的信息,切勿人云亦云,要三思而后行。
▌读者“心语星愿”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保持独立的判断与思考。不被大众裹挟,不要迷信权威,在外界嘈杂的声浪中,多一点质疑,保持一点冷静。
大家在反馈中,不约而同地谈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对于保持头脑清醒、甄别庞杂信息,做出正确选择有多重要。
正确引导孩子的“固执己见”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面对纷杂的信息,许多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比起直接把信息和知识灌输给他们,我们大人也应该关注和重视他们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一点儿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信息,辨别和思考,适当地从旁“协助”他们走出误区,走向更独立的个体。
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正确的思考与行事,一定离不开家长和老师们的引导。现在,我们来听听家长、老师们身旁发生的故事,他们是如何看待或鼓励孩子“坚持己见” 的。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王冰老师 :孩子两岁的时候,天黑从幼儿园回家,他指着远处说那儿有家医院,那条街我们并不是很熟,一开始我对他的说法充满了怀疑,在他的坚持下我才认真地回头确认了一下,竟发现真的是家医院!那时候我就想,孩子其实也在认真地观察着世界,思考着所见,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回民小学任建平老师 :学校准备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引导学生有序参加课外活动、排队就餐和放学。我班上一位同学不顾家长的反对,坚持己见,积极响应,希望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做点儿事,她的热情令我动容。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谢永红老师 :2018年元旦演出,我们班一个成绩突出的学生非要参加,因为临近期末考试,我劝他别参加,可他坚持参加了演出,还发微信向我保证绝不影响考试成绩。正式演出时,他的相声《请你相信我》大获成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也一如既往地优秀。这是他凭着勇气和信心做出的选择,既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盼。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陶淑娟老师 :每当出现数学难题,很多同学不独立思考问题,而是四处求答案。这时,我总是鼓励同学温故知新,勤加练习,并倾听他们的想法,适当地给予纠正或是称赞。学生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无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要能充分阐述,就有助于提高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
▌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热心读者“吻” :当孩子对一件事很坚持的时候,我们应当思考他们坚持的原因,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学着和孩子做朋友,和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鼓励并支持孩子多思考,让孩子尽情发挥,就算结果差强人意,孩子也一定能有所收获,也更容易接受和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江源小学李莉老师 :当孩子坚持己见时,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鼓励,哪怕孩子的想法不那么正确,也别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去接受我们的意见,认真地听一听孩子的看法,在沟通过程中互相交换意见和建议。当孩子打算采取什么行动时,主动和孩子一起去实践,帮孩子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
听了各位老师和家长的分享,我有一个深切体会:孩子们或在幼儿阶段或在中小学阶段,都会产生自己的“见解” 。我们如何去识别和对待,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我们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观念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学习和生活经历,还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认知,也来自于我们的师长。
正如这次疫情,给我们展示的那样:世界的不确定性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孩子们如何勇敢、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呢?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有价值的“经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我们无法给予孩子那些“包打天下” 的“灵药” ,不过,我们可以去引导他们掌握“升级打怪”的“绝招”——直面问题,独立思考,然后做出谨慎的选择。
《真爱之声》栏目已经在苹果播客以及喜马拉雅电台上线,同时可通过新华网、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客户端阅读,也可以通过小雅nano音箱、小米音箱语音点播来收听我们的节目。
谢谢你收听今天的节目,这就是本期《真爱之声》,如果你觉得节目有意思,欢迎转发到你的微博、QQ同学群、微信朋友圈和家庭群里。
我是胡斌。
真爱之声,下周见。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胡斌。
本周,国内最大的新闻应该是“武汉” 在封城76天后,正式解封了!英雄的武汉人民,感谢你们!国际最受关注的新闻,还是疫情,尤其是正处在泛滥期的欧美等国疫情,短短一个月内,欧美的确诊病例增长了近百倍;从最早爆发,到最早控制疫情;从经济、医疗条件“世界一流” ,到在疫情面前也是“无力招架” ,“反转” 来的如此之快,谁能想到呢?
还记得崔允漷教授在《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中所言:“'战疫'这本无字之书,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去阅读、去学习。” “疫情” 这本书,布满了真真假假各种消息,前几天,我们通过《真相在哪里》《耳听未必为“实” 》两期节目,向大家分享了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确认事实、理智行动的方法,以及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本周四,我们在《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里,与大家交流了批判性思维需要的开放和兼容的态度。
几期节目播出之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梦想家人的反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天这期《真爱之声》,我们就来一起聊聊“独立思考”这个话题。
如何甄别信息
“独立思考” 是有前提的,首先我们要有甄别信息的能力,下面,我们先听一听读者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
▌读者“天天好心情” :特殊时期,面对谣言,我们应该不听信、不传播,在约束好自己的同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情绪反应,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帮助孩子理解什么叫担当,什么叫责任感。
▌读者“妙善妙善” 反思: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积极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读者“博” 认为:传播很广的信息未必是事实,实际上,某些信息会带有传播者的主观认知,可能会断章取义,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面对纷杂的信息,切勿人云亦云,要三思而后行。
▌读者“心语星愿”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保持独立的判断与思考。不被大众裹挟,不要迷信权威,在外界嘈杂的声浪中,多一点质疑,保持一点冷静。
大家在反馈中,不约而同地谈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对于保持头脑清醒、甄别庞杂信息,做出正确选择有多重要。
正确引导孩子的“固执己见”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面对纷杂的信息,许多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比起直接把信息和知识灌输给他们,我们大人也应该关注和重视他们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一点儿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信息,辨别和思考,适当地从旁“协助”他们走出误区,走向更独立的个体。
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正确的思考与行事,一定离不开家长和老师们的引导。现在,我们来听听家长、老师们身旁发生的故事,他们是如何看待或鼓励孩子“坚持己见” 的。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王冰老师 :孩子两岁的时候,天黑从幼儿园回家,他指着远处说那儿有家医院,那条街我们并不是很熟,一开始我对他的说法充满了怀疑,在他的坚持下我才认真地回头确认了一下,竟发现真的是家医院!那时候我就想,孩子其实也在认真地观察着世界,思考着所见,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回民小学任建平老师 :学校准备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引导学生有序参加课外活动、排队就餐和放学。我班上一位同学不顾家长的反对,坚持己见,积极响应,希望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做点儿事,她的热情令我动容。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谢永红老师 :2018年元旦演出,我们班一个成绩突出的学生非要参加,因为临近期末考试,我劝他别参加,可他坚持参加了演出,还发微信向我保证绝不影响考试成绩。正式演出时,他的相声《请你相信我》大获成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也一如既往地优秀。这是他凭着勇气和信心做出的选择,既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盼。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陶淑娟老师 :每当出现数学难题,很多同学不独立思考问题,而是四处求答案。这时,我总是鼓励同学温故知新,勤加练习,并倾听他们的想法,适当地给予纠正或是称赞。学生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无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要能充分阐述,就有助于提高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
▌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热心读者“吻” :当孩子对一件事很坚持的时候,我们应当思考他们坚持的原因,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学着和孩子做朋友,和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鼓励并支持孩子多思考,让孩子尽情发挥,就算结果差强人意,孩子也一定能有所收获,也更容易接受和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江源小学李莉老师 :当孩子坚持己见时,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鼓励,哪怕孩子的想法不那么正确,也别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去接受我们的意见,认真地听一听孩子的看法,在沟通过程中互相交换意见和建议。当孩子打算采取什么行动时,主动和孩子一起去实践,帮孩子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
听了各位老师和家长的分享,我有一个深切体会:孩子们或在幼儿阶段或在中小学阶段,都会产生自己的“见解” 。我们如何去识别和对待,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我们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观念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学习和生活经历,还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认知,也来自于我们的师长。
正如这次疫情,给我们展示的那样:世界的不确定性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孩子们如何勇敢、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呢?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有价值的“经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我们无法给予孩子那些“包打天下” 的“灵药” ,不过,我们可以去引导他们掌握“升级打怪”的“绝招”——直面问题,独立思考,然后做出谨慎的选择。
《真爱之声》栏目已经在苹果播客以及喜马拉雅电台上线,同时可通过新华网、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客户端阅读,也可以通过小雅nano音箱、小米音箱语音点播来收听我们的节目。
谢谢你收听今天的节目,这就是本期《真爱之声》,如果你觉得节目有意思,欢迎转发到你的微博、QQ同学群、微信朋友圈和家庭群里。
我是胡斌。
真爱之声,下周见。
433 Listeners
259 Listeners
27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