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恶王的悔改——2019年10月13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Listen Later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南国犹大末期的恶王玛拿西。我在想这篇讲章题目的时候,曾经试着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关于恶劣程度的形容词,最后发现没能成功,因为玛拿西这位王实在是有些复杂。几位牧者对于究竟谁是以色列南北两国历史上最恶的王有些不同看法,但是毫无疑问,玛拿西一定是名列在最恶的几位王当中的其中一位。犹大国民受他引诱而尽陷拜偶像的罪中,犹大也因他而被判定将来亡国被掳的命运。然而,这样一位罪大恶极、臭名昭著的君王,根据历代志的记载,竟然在晚年彻彻底底地悔改了!苍天啊!这种事情要我们怎么理解呢?这一位神他做事到底合不合逻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经文,并来到永生神的面前寻求他的心意。

一、玛拿西之恶

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是以色列南北两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王。按照当时的政治习俗,玛拿西很有可能跟他父亲共同在位了一段时间,来学习如何执政。在以往我们所查考过的君王小传里,通常只会出现一两句对于这位王是善还是恶的评语,然后就讲述他的一些具体事迹。而在这一章里,通篇就只有关于玛拿西如何行恶的记载,一条接一条。给人的感觉是,玛拿西满脸都写着“行恶”两个字,犯下的罪行也是罄竹难书。玛拿西都作了哪些恶、犯了哪些罪呢?二十一章第2节开始,说,“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毁坏的邱坛,又为巴力筑坛,作亚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所行的,且敬拜侍奉天上的万象,在耶和华殿宇中筑坛。耶和华曾指着这殿说:’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 他在耶和华殿的两院中为天上的万象筑坛,并使他的儿子经火,又观兆,用法术,立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又在殿内立雕刻的亚舍拉像。”(王下21:2-7)

大家还记得以前的那些恶王,圣经通常是怎么说他们的吗?如果是以色列王,就说某某“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终身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如果是犹大王呢,就说某某“不像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却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也就是说,一直以来,耶罗波安所做的,就是铸造偶像、私自建殿、私设祭司、叫百姓陷在罪里的这些罪,就是南北两国列王犯罪的上限了。这个上限曾经有人突破过吗?有的,而且南北两国各有一位。北国就是暗利的儿子亚哈。圣经说他“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侍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作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王上16:30-33) 那南国是哪一位呢?就是那个把大马士革的坛引入圣殿的亚哈斯,也是希西家的父亲、玛拿西的爷爷。圣经说他“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又照着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儿子经火,并在邱坛上、山冈上 、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王下16:3-4)

那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玛拿西的这段评语,圣经直接把他放在以色列之前居住在迦南地的外邦人以及亚哈的序列里,而且说他“效法”他们。这就不仅仅是被引诱或者照着行那么简单了,而是在心志和意愿上作了主动的选择,然后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推广和普及中去。而他所效法的使儿子经火、观兆、用法术、交鬼和行巫术那一系列的行为,恰恰就是上帝藉着摩西、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得地为业之前所警戒他们不可学着行的!(申18:9-12) 以前的恶王,除了耶罗波安之外,都是效法以色列诸王;但是到了玛拿西这里,他的恶行不仅超过了以前所有恶王的总和,而且甚至已经堕落到了跟那些被赶出迦南地的外邦异族一样的地步!在玛拿西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当中,他对外邦和亚哈的效法,最终的结果是使得拜偶像遍及了犹大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不断堕落的进程,最开始是始于玛拿西“重新建筑”一系列的邱坛、巴力的坛、亚舍拉像;接下来就是将偶像崇拜的活动引入圣殿,并且容让它一步一步地深化和蔓延,由外及内—先是在圣殿的外院为敬拜侍奉天上的万象筑坛,然后是在中院和内院筑坛,最后又在殿内—很有可能是圣所立起了亚舍拉像。过去的那些恶王拜偶像,是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对吧?好一点儿的王像乌西雅,一骄傲冲进圣殿想自己在香坛上烧香,八十个祭司一起冲进去拦阻他。现在玛拿西呢,竟然公然地敢在分别出来给上帝的圣殿里面敬拜各种偶像!弟兄姐妹,你听到这种事是不是吓都吓死了?圣经作者生怕我们不害怕,一前一后两次引用上帝自己的话—耶和华曾指着这殿说:“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4) 耶和华曾对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说:“我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和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远。以色列人若谨守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他们的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他们的一切律法,我就不再使他们挪移,离开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7) 圣殿是干什么的地方?圣殿是立耶和华的名的地方,是提醒以色列他们是谁、为什么会存活在这地的地方,是宣告上帝才是这一群国民、这一片土地的王,并且他是用他的律法来在他的百姓中间施行统治的,地上的君王不过是作为上帝的代表而设立的,和其他所有的百姓都一样要顺服在上帝的统治之下。以色列在将近四百年的王国时期对此作了怎样的回应呢?第九节说,“他们却不听从。”(9) 这句话我认为就概括了以色列人对上帝藉着摩西、藉着大卫与他们所立之约的最根本的态度。现在,本应作为上帝代表的犹大君王玛拿西,公然地在上帝立自己名的圣殿里做着上帝所憎恶的事情,就显明他完全不把上帝放在眼里。而且不仅自己犯罪,他还引诱百姓行恶,甚至“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9) 那些不认识神的外邦异族,曾经因为行这些可憎恶的事,被神从以色列面前赶出迦南地;现在犹大既然同样行那些可憎恶的事,这就意味着,犹大也离像那些不认识神的外邦异族一样被赶出迦南地的那一天不远了。玛拿西犯罪,从广度上来说,他把迦南地所有的恶行全都犯一遍;从深度上来说,他玷污了承载着上帝之名、以色列信仰与身份最核心的象征—圣殿;从影响范围上来看,他使整个犹大都陷在罪中,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玛拿西是以色列有史以来最恶的王。

在陈明完玛拿西的恶贯满盈之后,上帝的审判临到。耶和华藉他仆人众先知说:“因犹大王玛拿西行这些可憎的恶事,比先前亚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犹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里,所以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必降祸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叫一切听见的人无不耳鸣。我必用量撒玛利亚的准绳和亚哈家的线砣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净耶路撒冷,如人擦盘,将盘倒扣。我必弃掉所余剩的子民,把他们交在仇敌手中,使他们成为一切仇敌掳掠之物,是因他们自从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我的怒气。”(10-15) 就如同玛拿西犯起罪来的无法无天,上帝要降给犹大的灾祸也会震撼到让人崩溃的地步,就是将耶路撒冷擦去、将余剩的子民弃掉。拉准绳和线砣是建筑上的用语,所有的建筑物都要以那个绝对的标准来建造,否则就会倒塌。而那个建造地上万国绝对的标准掌握在谁手里呢?就是创造宇宙万有的上帝。以赛亚书中先知预言作为万国代表的以东遭到上帝审判之后的灭没,就说“耶和华必将空虚的准绳、混沌的线砣拉在其上”(赛34:11),就好像上帝将以东打回到创世以先、没有上帝同在和秩序的空虚混沌状态。类似地,上帝要对犹大施行的审判,就如同他对撒玛利亚和亚哈家所做的,将他们从他所赐他们为业的地上挪去、交在仇敌的手中,使他们像掠物一样被掳走。哀哉!原本是上帝如鹰将他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他自己、要在万民中作属他的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19:5-6),现在却因不听从他而自作自贱,以至于沦落到要被仇敌所掳的地步!

二、玛拿西之忘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玛拿西为什么要拜那些人手所造的偶像?他父亲不是希西家吗—废去邱坛,毁坏柱像,砍下木偶,倚靠上帝无人能出其右?为什么不出两代,这一切就又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坦白地讲,我没有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但是我试着从经文的字里行间当中找出一些线索,给出下面的解释。

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十二岁,是在希西家重病之后向神求来的延长的那十五年寿命期间出生的。希西家给这个儿子起名叫玛拿西,意思是“忘记”。当年约瑟在埃及地昌盛之后生子,长子即起名叫玛拿西,意思是忘了之前的一切困苦和他的父家;希西家想要忘记的是这场大病带给他的痛苦和死亡带给他的惊吓吗?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确知的是,希西家从他的众子(21:18)当中选立那个时候尚未成年的玛拿西承袭王位,他对这个儿子的宠爱可见一斑。在那求来的十五年间,希西家向我们展现的是他向巴比伦使者炫富的骄傲,以及明知亡国的阴云笼罩、却仍然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太平和稳固的安逸。那个曾经专靠耶和华、谨守摩西诫命的希西家仿佛在这十五年间退休了。在这般的骄傲和安逸之中—就不说他以自己过往的敬虔向神要求换取寿命那一出了,你指望他有什么样的灵性来培育下一代的信仰呢?他会像当年大卫对所罗门那样耳提面命地叮嘱玛拿西谨守、遵行上帝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吗?我觉得没有。因为玛拿西的孙子约西亚作王的时候,是因着修理圣殿才找到失落的律法书。晚年的希西家,他的信仰底色是看重自己过于看重上帝的。在那十五年里,希西家很有可能是以一种“以前我都是为着上帝而活、现在我要好好为着自己而活”的心态度过的。在这样的心态下面,玛拿西这个儿子很有可能成了他的寄托、成了他所投射自己人生理想的对象。忘掉那些沉重的、让人悲伤、痛苦的事情吧,我的儿子!你的生命是失而复得的,别想太多,照着你自己心里的意思畅快地去活吧!于是玛拿西忘记了耶和华—他父亲的神、列祖的神、他的同胞以色列的神。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好像从来就不认识神!历代志里面记载,后来耶和华使亚述来攻击犹大、用钩子和铜链将他带到巴比伦去,他在急难之中向神悔改,神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那时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代下33:13)。

那么,玛拿西为什么作王之后要不断地去拜各样的偶像呢?那些明明是假神啊。是的,恰恰就是因为那些偶像是假的,所以才去拜,这就是拜偶像这件事的吊诡之处。我们来想一想,独一的真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要完全地降服、俯伏在他面前,将主权交给他。那些拜偶像的人,他们是跪在偶像的面前,做着一些看似是在讨它们欢心的事情,可他们是真正地降服了吗?他们肯将主权交给那些偶像吗?不存在的!拜偶像的人真正高举、尊崇的就是他们自己。他们在说,把我想要的给我!我给你烧香、给你筑坛、给你磕头、给你下跪、给你钱,甚至把我的儿子给你……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只要你让我活在我可以作主、可以掌权的假象里。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里面写得清清楚楚的人类的罪恶,就是“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所以,上帝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他们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罗1:21-25) 这不就是玛拿西的真实写照吗!

所以,什么是敬拜?“敬拜”那个词的意思是,赋予当得的分量。所以,真正的敬拜就是将上帝当作上帝荣耀他、感谢他、侍奉他,这是他作为宇宙万有和我们生命的主宰所当得的;与此同时,一切的主权也是他的。而在他的主权和我们的意愿相碰撞、抵触的地方,就是我们会受到拜偶像的诱惑和试探的地方。我们不会说没有上帝,也不会说我们要放弃敬拜他,我们只会在虚妄和昏暗当中说,这些这些是我想要的,请离我远点儿,让我试试别的。有时候,这种意愿可以强大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玛拿西的时代,上帝从未停止过向他说话。上帝对犹大的审判是藉着他仆人“众先知”说的,可见不是一位两位,不止一次两次。后面第16节又说,“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使犹大人陷在罪里,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16) 谁是那些流血的无辜人呢?不正是那些忠于上帝、勇敢地站出来向玛拿西的恶行和引诱说不的先知和百姓吗?看起来这一章大部分是在说玛拿西在宗教上面犯的罪,其实敬拜谁所反映出来的,恰恰是我们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是在光中、还是在暗处;而生命的所有果子,都是从那里结出。对于玛拿西来说,他将内心交付于黑暗的结果,使得那许多的无辜人流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在每一个上帝的主权和我们的意愿交锋之处,我们都要经过剧烈的争战,才会明白上帝所当得分量是什么。真正的敬拜,是我们必须付上生命的代价,否则我们就还没有诚实地容让上帝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

三、玛拿西之改

不过,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这样一个罪大恶极、恶贯满盈、人贱无极、恶王中的恶王玛拿西,最后竟然悔改了!你就说你气不气?当玛拿西被亚述人用铙钩钩住、铜链锁住带到巴比伦去,“他在急难的时候,就恳求耶和华他的上帝,且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极其自卑。他祈祷耶和华,耶和华就允准他的祈求,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上帝。”(代下33:12-13) 后面记载他如何建筑城墙、设立勇敢的军长,并除掉一切外邦人的偶像,又重修耶和华的祭坛,还吩咐犹大人侍奉耶和华以色利的上帝(代下33:14-17)。

玛拿西真的悔改了,而且彻底悔改了。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心中可能会有两种想法。第一种:那五十年所犯的罪、所行的恶、所流的血,怎么算呢?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最近终于想明白了。事实就是,只要我们还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就是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的,因为觉得不公平;而一旦我们站在了一个蒙恩得救的罪人的位置上,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我们跟玛拿西是一样的。在遇见耶稣、被耶稣救活之前,我们就死在跟玛拿西一样的过犯罪恶之中。保罗说,“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然而上帝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弗2:1-5) 如果没有耶稣进到我们的生命中来,我们在地上活个五十年,可能最后比玛拿西更坏。任何人得以站立在上帝的面前,无不是因为他的大爱和怜悯、无不是被耶稣的宝血所遮盖。

面对玛拿西的悔改,第二种可能的想法是:他怎么那么好命?有点羡慕嫉妒恨啊。有时当我们说起那些晚年、甚至临终前一刻信主的人,我们好像有点羡慕他们?为什么?我们羡慕他们什么?是不是我们羡慕他们可以不羁放纵、自由过一生,最后还没有错过天堂的末班车?其实,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的认识上帝的良善和公义。大卫在旷野中躲避追杀的困境中对上帝说: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诗63:3)。大卫因见过上帝的能力和荣耀,他这一生后来无论是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从来没有因此而埋怨神、疏远神。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上帝永远是值得的、配得的、比生命更好的那一位。尽管玛拿西最终悔改了,却也扭转不了他使犹大整体陷入罪中、最后国家要灭亡被掳的悲惨命运。

透过玛拿西—这一位恶王的悔改,我们看到了上帝的公义和怜悯,也看到上帝在他整个救恩历史当中、超出我们想象和理解的拯救工作从未中断。藉着玛拿西的行恶,属神的子民会看到当我们离弃上帝的道会堕落到何等卑贱的地步;藉着玛拿西的悔改,那些曾经被掳的以色列人和今天同样时常会被罪恶捆绑、陷在黑暗当中的我们,心中会再次燃起盼望:不论我们怎样的卑微、怎样的不堪,上帝恩典与慈爱总是大过我们的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9)。让我们再一次持定我们的元首耶稣基督,并且在凡事上认定他、不惜付上一切代价来跟随他。愿我们像大卫一样说,我还活着的时候要颂赞你!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