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機器人,我這種科技絕緣體只想到鋼彈、新世紀福音戰士或是哆啦A夢(但嚴格說來他是貓啦)。追溯歷史發展,機器人從工業型、服務型,演變到生活型機器人。比孫悟空還要多變(好有年代感的比喻),不只能點餐、陪聊,還能執行開刀手術呢!
最酷的是,有一位曾來過台灣的「索菲亞」,是第一位擁有公民權的機器人,外表仿真(真到爆,但又怕人類誤以為他是人類,便將索菲亞的腦袋設計成透形狀),甚至會出席各種高峰論壇進行對話。
這次邀請到機器人爸爸——張原禎,他對機器人可說是眼神充滿愛,一邊寫博士論文,還會一邊握著機器人Kebbi的小手手(越講越歪)。原禎老師畢業自師大生物學系,而後攻讀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曾任新北市德音國小自然教師,目前退休遊走教育江湖。
在哆啦A夢普及人類世界之前(百寶袋的各種道具可能要再更久的將來才會發明),先聽聽原禎老師暢談機器人發展史與未來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