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證券公司裡營業廳裡看盤(或是打電話),再透過營業員人工下單買股票,這場景現在已少見。在數位化、電子化的趨勢下,可以自行用電腦下單,行動載具普及後,手機下單也變成風潮。
第一波數位化對金融業造成衝擊,當時擔任文化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的張志堅,應邀擔任證券公司顧問,看看他們的資訊系統有什麼問題,卻發現「金融業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資訊系統卻很老舊。」
張志堅畢業自美國西北大學資訊科學博士,曾服務於中山科學研究院、半導體公司,而後應邀至康和證券擔任資訊長兼執行副總。
逐筆交易制度對券商帶來挑戰,倘若購買系統軟體,對中小型券商而言成本太高;若要暫停營運幾天做交易系統更新,可能面臨客戶流失的高風險(畢竟證券交易的替代性高,不管在哪間證券公司買台積電,結果都是一樣的)。
一個是高成本,一個是高風險,志堅副總下定決心來個「數位改革」(比前面兩者還要高~~~挑戰捏)。
這場歷時三年的資訊系統研發,是如何披荊斬棘,到最後創造超高效益的呢?
在證券公司裡營業廳裡看盤(或是打電話),再透過營業員人工下單買股票,這場景現在已少見。在數位化、電子化的趨勢下,可以自行用電腦下單,行動載具普及後,手機下單也變成風潮。
第一波數位化對金融業造成衝擊,當時擔任文化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的張志堅,應邀擔任證券公司顧問,看看他們的資訊系統有什麼問題,卻發現「金融業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資訊系統卻很老舊。」
張志堅畢業自美國西北大學資訊科學博士,曾服務於中山科學研究院、半導體公司,而後應邀至康和證券擔任資訊長兼執行副總。
逐筆交易制度對券商帶來挑戰,倘若購買系統軟體,對中小型券商而言成本太高;若要暫停營運幾天做交易系統更新,可能面臨客戶流失的高風險(畢竟證券交易的替代性高,不管在哪間證券公司買台積電,結果都是一樣的)。
一個是高成本,一個是高風險,志堅副總下定決心來個「數位改革」(比前面兩者還要高~~~挑戰捏)。
這場歷時三年的資訊系統研發,是如何披荊斬棘,到最後創造超高效益的呢?
4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508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