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怕问

二氧化碳洗咖啡,脱因咖啡原来是这么做的!


Listen Later

西有故事,遇见更有趣的世界!添加微信"siemensfm1847",加入听友群,发现更多精彩!

咨询西门子业务,请拨打400-616-2020



为了不和心爱的咖啡说分手,有人就开始琢磨,去掉咖啡豆里的咖啡因,岂不就完美了吗?于是,就有了脱因咖啡。理论上,在国外点咖啡的时候只要附上一句“decaf”,端上来的咖啡里97%的咖啡因都已经通过各种工艺被去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还算是咖啡吗?很多人瞧不起脱因咖啡,觉得“脱因咖啡,不过是一杯没用的棕色温水。”


不管它有没有用,这杯“棕色温水”做起来可不容易。


咖啡因很容易溶解于热水中,要把它从咖啡豆中提取出来并不难。但是水可不是自动化作业,吸收咖啡因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其他风味物质提取了出来。因此难就难在,如何只去掉咖啡因,但尽可能保留咖啡风味。所以去掉水中的咖啡因后,往往还会把咖啡豆再倒回水里,重新吸收水里的各种风味元素。


另外一种思路是借助特定的化学药剂,比如二氯甲烷或者乙酸乙酯,它们可以选择性地带走咖啡因而把其他物质留下。用化学药剂清洗后,咖啡豆还会经过超过10多个小时的隔水蒸,来去除残留的溶剂。不过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哪怕残留极少、毒性极低,不少人还是谈之色变。


要摆脱这种困境,其实还可以参考位于德国卡夫咖啡工厂的做法,用二氧化碳来“洗咖啡”!先把咖啡豆隔水蒸他半个小时,打开咖啡豆的“毛孔”,然后把咖啡豆浸泡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高压瓶里,四台高压泵同时加压,让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给咖啡豆来一个脱因spa。

那么什么是超临界?高压又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各种物质都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沸点随压力增大而升高,但如果超过一定温度,无论压力多高,气态也无法变为液态,这个温度就是“超临界温度”。不过在高压下,物质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态而接近液态。这种状态和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超临界态。


那为什么要用二氧化碳,用水不行吗?

可是可以,不过水要达到超临界状态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压力,能耗不就大了吗?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态就容易多了:只要高于31.1度,把压力增加到72.8个大气压以上,二氧化碳就成为超临界流体。


这种状态的二氧化碳密度和液体接近,但粘度却很低,只要撤去高压,几乎可以完全挥发掉。这些特性,让它具有优越的萃取能力。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还很“智能”,它只和咖啡因来电,对任何其他的风味元素一概不理。


萃取了咖啡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分离塔,加水吸取咖啡成为另一种产品,而二氧化碳则可以循环使用。这样的工艺,堪称绿色环保。


高效、智能、环保——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还能更优秀吗!不好意思,还真能。卡夫工厂借助西门子Sinamics G150变频器,整个过程的能耗大大降低。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科技不怕问By 西门子调频1847


More shows like 科技不怕问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8 Listeners

Think Fast Talk Smar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by Matt Abrahams, Think Fast Talk Smart

Think Fast Talk Smar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813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68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