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法利赛人首领的饭局——2021年2月7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1/02/00ffd617ad84e7501846e4a997b071ed.mp3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下周就是春节了,春节期间我们肯定会有走亲访友的不少饭局。在耶稣那个时代,宴请客人是犹太人当中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路加福音中已经记载了好几次宴席上的场景。税吏利未接受了主耶稣的呼召之后,就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宴席,引起了法利赛人和文士的不满,认为耶稣身为拉比、不该和税吏与罪人一同吃喝。即便是跟耶稣不对付的法利赛人,他们要么因为敬耶稣是有见识的拉比、要么出于想要窥探耶稣的动机,也会时不常地邀请耶稣到家里作客。而就在请客吃饭这个最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法利赛人的价值观总是会遭遇到耶稣的天国价值观的挑战。之前有一次,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到家里吃饭,结果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就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女罪人,当众对耶稣作出非常谦卑、感恩的举动,让在场的法利赛人大跌眼镜,可是最后耶稣却因着她的信心而赦免了她的罪。而这回的饭局呢,则是发生在一个法利赛人领袖的家里。耶稣分别针对着客人和主人的社交礼仪各讲了一个比喻,教导他们什么是真正的谦卑。

一、作为客人的谦卑

围绕着饭桌、以及吃饭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太多东西了。在孩子们参加的营会上,有时会看到大家哄抢零食的画面。老师们也会提醒,但是当面对着吸引力太过强大的零食,任何提醒在那一刻很难起作用。某一年的圣诞跨年活动上,孩子们抢着吃零食,以至于有人带过来的不信主的同学没有吃上,让邀请的孩子十分尴尬。再有就是,饭前饭后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忙,但是每次饭前主动来帮忙的人非常少,饭后就更是见不着人影了。父母们可能会想,这种事情太小了,不用太在意。那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场饭局上,听听耶稣是怎么想的。

“耶稣注意到赴宴的人都想坐在主人旁边的尊位上”(路14:7,新普及译本)。犹太人筵席上使用的三面卧榻(Triclinium)。通常三面卧榻都是用矮桌摆设成U字形。客人侧卧在桌边,靠在他们的肘臂上。主人的位子是在U字体底部卧榻的中间位置,而客人所能坐的最尊贵的位置就是主人左右两边的那两个位子了。来赴首领筵席的那些客人们,分别拥向主人两边,直奔那两个尊位而去。可能有人已经先落座了,有人又从后面试图挤到主人旁边。这些人都是平日里教导人们律法的教师,可能被请来的每个人都挺德高望重、有头有脸,所以他们都觉得配坐得离首领近一点,而且倒是很坦然地毫不掩饰。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听“孔融让梨”故事长大的中国人来说,抢首位这件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听着就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耶稣坐在哪里呢?我猜他是坐在末位上看着这一幕,然后就用比喻劝告这些来宾们。通常,耶稣的比喻里面用的都是第三人称,而唯独他在这场饭局上讲的两个比喻用的都是第二人称,这会让每个听到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耶稣是在直接对你说话。他说:“你应邀出席婚宴时,不要坐在首席上。不然,如果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请来,那该怎么办呢?主人会走来对你说:’请让座给这一位吧!’ 你就会感到难堪,并且不得不坐到剩下的末席上去!相反,如果你坐在末席上,主人看见你就会过来说:’朋友,请坐到更尊贵的座位上吧!’ 那时你在所有宾客面前就有光彩了。 ”(8-10,新普及译本) 耶稣用比喻给宾客们提的建议,乍一听,让人觉得很社会啊。对于深谙面子文化和客套礼仪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套我们太熟悉啦。饭局上,人们会推让着把所谓的上座留给别人;碰杯的时候,两个人都使劲儿地把酒杯压得比对方更低;吃完饭以后抢着买单,等等。我们的文化中,有太多的做法可以让一个人表面上显得很谦卑、身段放得很低,但是内心里这个人真实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与之相反的。难道耶稣仅仅是鼓励我们做表面文章、好让我们在饭局上显得比那些抢首位的法利赛人更高级一点吗?好,就算是饭局上我们不大会遭遇法利赛人的这种难堪,在今天的现实处境中,我们还是会面对合影时谁站在C位、排列名字的时候谁先谁后,拿的奖金谁多谁少……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不断地在心里给别人排位,也给自己排位,端看你那杆秤是怎样的一杆秤,也看你所处的时代给哪一种价值赋予着格外的社会资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越能吃苦劳动、又红又专的人,越能上位;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黄金时期,文学及各路文艺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而在物质主义至上的今天,金钱、人脉、流量、颜值,以及这些所形成的阶层,成了权力和地位的代名词。人们心里那杆秤上的刻度上标着:你做什么工作、你是否有房有车已婚、你住哪个小区、你开什么车、你孩子上哪个学校……这样的比拼内卷到孩子身上,就成为:你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多少名、你平时从事什么业余爱好、你假期去哪里度假玩耍、你上的大学在全球排名多少……这样的疯狂比拼,不仅在社会上如此,教会亦不能全然免俗,这就让人更加感到焦虑、绝望、不自由。今天谁还会在饭局上抢那个上座呢?谁爱坐谁坐呗。然而,我们依然会在除此之外的方方面面去抢那个领域的“上座”。 从人性来讲,谁愿意被落在后面、被轻看、被淘汰呢?谁又会甘心乐意地坐在筵席的末位上呢?除了耶稣。而一旦我们陷入到对于权力、地位、得失的竞争和追逐中、要去掌控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就从上帝所赐的平安和喜乐的状态中失落了。 那么,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讲完这个比喻之后,耶稣像往常一样,抛出了一个金句;这句话把饭局社交礼仪跟天国的福音衔接了起来—他说:“抬高自己的,必被降卑;降卑自己的,必被抬高。”(11,新普及译本) 那些抢着坐首位的法利赛人,内心里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尊贵、配坐在主人旁边。也许他们当中的确是有人十分尊贵、也配坐在那个尊位上,但是耶稣批评的是他们这种想要抬高自己、让自己显得比别人更加尊贵的心态。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法利赛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太6:5),或者禁食的时候把脸弄得很难看(太6:5),故意叫人看见,好得到人们的夸奖;而人们的夸奖,也越发地助长他们这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好、更强、更厉害的自我膨胀。然而,耶稣说凡是自高的,必被降卑;降卑自己的,必被抬高。这里原文的时态用的是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也就是说,现在抬高自己的,将来会被降卑。会被谁降卑呢?这里主语被隐去了,但是耶稣默认这是不言自明的事,他的听众想必也都明白。那就是,上帝才是在隐密处鉴察人心、并且使人或升高或降卑的那一位。当撒母耳被上帝差遣去膏立将来要接替扫罗在以色利中作王的那一位时,好几次都选不对人。上帝对撒母耳说:“不要根据外貌和身高来判断,我不选他。上主看待事物的方式跟你们不一样,人是凭外貌作判断,但上主却看人的内心。”(撒母耳记上16:7,新普及译本) 上帝心中也同样有杆秤,只不过他那杆秤上的刻度标准可跟我们的不一样哦。他看重的不是你学习成绩有多好、上的学校有多牛、开的车子有多豪、交的男朋友有多帅;他甚至不看重你在教会里做多少服侍、你读了多少属灵书籍、你花了多长时间祷告、你带了多少人信主。上帝在乎的,就是你跟他有没有关系;而你跟他是否有关系、关系好不好,就体现在你面对他的时候是否能回到自己的本位上、是否看重他所看重的、是否愿意从他手中接过来一切安排。这就是真正的谦卑。而对于谦卑的人来说,福音是什么呢?旧约中,尤其是《箴言》里面,有大量的经文将谦卑和神的赐福联系在一起。二十二章4节说:“真正谦卑又敬畏上主的人,必得享财富、尊荣和长寿。”(新普及译本) 到了新约,雅各总结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各书4:6)

是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着我们所做的选择、所遭受的境遇而有起伏高低。但无论怎样,主权都在神的手中。有时,我们能够省察到自己生命中的问题,明白这是神的管教;但有时,我们也不能明白神为什么会把一些沉重的担子和艰难的环境量给我们。有时,我们能从摩西、大卫、马利亚、保罗等信心伟人身上看到“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这条属灵法则;但也有许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却是恶人得势、发不义之财,最后还能寿终正寝。所以,“抬高自己的,必被降卑;降卑自己的,必被抬高”这句应许所要确切发生的、将来那个时刻,是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因为上帝公义审判的完全彰显、美好秩序的完全恢复,不是发生在今生的地上,而是惟独留给天上更美的家乡的。只有到那时,上帝起初创造这个世界时所赋予人的形象、赋予这个世界的规律和秩序,以及上帝按着人的内心所量的地位高低,才能被基督完全更新、恢复。就像之前许多次教导人们时那样,这一次耶稣还是以将来的视角来检视了一个最日常的、涉及地位高低排序的生活场景,来教导人们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带给人的排位压力。天国的福音再次提醒我们,我们是活在现在与将来、显明的与隐藏的这两重张力之间。我们陷入焦虑和迷茫,常常是因为我们被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潮流所绑架、从而不得自由,被眼前的和当下的压力所裹挟、以至于无所适从;而福音恰恰是要将我们从今生的、短暂的、眼见的这一切关乎排位的竞争中拯救出来,使我们得以按着上帝看我们的眼光和心意活在他永恒的国度里。

所以真正的谦卑是什么呢?谦卑不是说我们比别人卑微或低贱,谦卑也不是让我们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谦卑是当我们藉着耶稣跟神建立起个人的关系,就不用再介意这世上的名誉、利益、地位、排名,坦然接受上帝的安排。这样一来,我们跟他人的关系就不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我们可以欣赏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从而可以“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如果说,竞争是我们在被罪扭曲的今生世界中赖以生存的硬通货,谦卑则是天国里唯一的通行货币。而我们作为跟随耶稣的天路客,一生都要在这二者之间转换的张力中苦苦挣扎,直到我们向着这个世界的贫富差距和高低贵贱之分自由。雅各书里说:“贫穷的信徒要因上帝使他们得尊荣而夸耀,富有的要因上帝使他们降为卑而夸耀。他们必像地里的小花一样消逝。烈日升起,草就枯干;小小的花朵凋谢,它的美丽就荡然无存。富人跟他们一切的成就,都照样要化为乌有。”(雅各书1:9-11) 约翰一书里也说:“不要爱世界,也不要爱这个世界给你们的东西;你们要是爱世界,心里就不再爱父了。这世界带给你们的,不过是对肉体享乐的渴求,对一切眼见之物的渴求,以及对一己成就和财富的自傲。这些都不是从父而来的,而是从这个世界来的。这世界正在消逝,人渴求的一切也随之而去;但人如果做上帝喜悦的事,就要永远活着。”(约翰一书2:15-17,新普及译本)

二、作为主人的谦卑

劝诫完来宾们,紧接着,耶稣转向了主人,又讲了一个比喻。他说:“你举行午宴或晚宴的时候,不要请你的朋友、兄弟、亲戚和富有的邻居,因为他们会回请你,而那就是你唯一的回报。相反,你应当邀请贫穷的、残障的、跛脚的和瞎眼的;这样,到了义人复活的时候,上帝必会报答你,因为你请了没有能力回报你的人。”(路14:12,新普及译本) 注意,虽然这个比喻听上去很像是一个具体的生活建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所以我们依然要用比喻的方式来听。这个比喻的重点并不在于请谁、不请谁,而在于“回报”这个关键词。你作为一个有能力宴请、款待别人的主人,你请别人吃饭的目的是指望他们回请你吗?是指望他们带给你好处吗?还是指望他们提升你的人脉圈层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你会得到这些,而这些也就是你所能得到的唯一回报。耶稣今天所应邀参加的这场饭局,是一位法利赛人领袖的饭局。从那些宾客抢首位的做法来看,这位领袖请来的客人极有可能都是一些德高望重、有头有脸的律法教师;而耶稣对着他讲的这个比喻,直指他内心当中图回报的功利心态。在这一点上,华人文化中极为普遍的功利心态就躺枪了。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着物质和商业的洗礼;可能除了亲戚、朋友、同学、弟兄姐妹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几乎总是带着利益诉求的。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是非常正常、也是避免不了的—甚至我认为过去也许我们是太不好意思谈钱、谈收益、谈回报,而经过一次剧烈摆荡,人们逐渐会回归到一个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合理界线;但我们还是要时常省察自己,以免被当今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所同化。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今天在同一间教会里,也会因着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人生境遇、职场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这对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我们作为一间教会是否有足够的、相爱的能力和智慧的一个考验。如何经受住这个考验,关乎我们能否活出基督徒彼此相爱的见证,也关乎我们今后传福音、甚至开拓植堂和宣教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在一间教会、一个团契、一个小组里,不管是作为相对贫穷、还是相对富足的个体,都能彼此尊重、以自由的心态合宜地面对彼此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超越这个充斥着竞争、比拼、高低排行、自私自利的时代,从而具有与文化对抗、甚至是更新文化的能力。

那么教会与文化对抗的路径在哪里呢?耶稣在比喻的后半段给出了答案:“相反,你应当邀请贫穷的、残障的、跛脚的和瞎眼的;这样,到了义人复活的时候,上帝必会报答你,因为你请了没有能力回报你的人。” 下周过春节,如果你被牧师、长老、或其他弟兄姐妹邀请到家里作客,不要联想说,我是不是被当作贫穷的、残障的、跛脚的、瞎眼的了。不,这一组定语在路加福音中特指那些还不认识神、却知道自己灵里贫穷的人。还记得耶稣第一次在拿撒勒的会堂里宣告的福音纲领吗?当时他引用了以赛亚书里的经文—“上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膏立了我,让我向穷人传福音;他差遣我去宣告:被掳的要得释放,瞎眼的要看见,受压迫的要得自由;上主施恩的时刻已经来到。”(路4:18-19,新普及译本) 因此,“贫穷的、残障的、跛脚的、瞎眼的”一方面指那些社会底层中的底层,一方面也指那些灵里贫穷、渴望认识神的人。请这些人吃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是带着图回报的心态,而是出于体会到神怜悯的心肠,而要给予别人、尤其是格外有需要之人的祝福心态。

法利赛人作为当时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和律法教师,本应以怜悯和关怀的行动将关乎神的真理跟那些有需要的人分享出去,但他们满心在乎的是自己的尊荣、地位和回报。今天已经在真理和财富上蒙受了神许多恩惠与赐福的城市教会,要特别小心重蹈法利赛领袖的覆辙。为此,教会应当总是把福音性的事工和怜悯、关怀教会内外有需要的群体的事工放在优先的位置上,为要把神的福音和恩典白白地分享出去。我们教会有许多弟兄姐妹在教会内外参与在这样的服侍中,甚至还有一些青少年也在参与支持宣教士、或是发起项目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龄人。这样的服侍,能够让人认识到我们的神是多么慷慨地赐福与人的神;这样的服侍,也能将人带到上帝面前、让人愿意打开心接受福音。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耶稣说:“到了义人复活的时候,上帝必会报答你,因为你请了没有能力回报你的人。”(14) 再一次,耶稣把末后的盼望带进我们生活的现实,将我们的指望从今生拉伸到义人复活的时候。

那么,对于作为神百般恩赐管家的教会和基督徒,神向我们要的谦卑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将因着神的赐福而来的特权和资源转化成祝福,白白地给出去,不图回报。也许我们当中,上帝给一些人多、给一些人少,但我们多多少少都从神领受了许多的真理、赐福和恩典,是我们可以慷慨地拿出来分享给那些还不认识神的人和比我们更有需要的人的。如果说,作为客人的谦卑,是放下自己对名誉、地位、高低排行的介意,看别人比自己强,我们就会向着这个世界自由;那么作为主人的谦卑,就是放下自己对于现世回报的期待,慷慨地用神赐予我们的去祝福别人,我们就会在其中得享喜乐。而最终,我们可以相信,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神会信实地给予我们与我们的内心相称的尊荣与奖赏。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因着认识他,体会到耶稣的谦卑带给我们的自由和喜乐。

The post 法利赛人首领的饭局——2021年2月7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