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巨婴似乎越来越多。
讲道理,他们听不懂;忍让,只会让他们更放肆。
公共秩序?道德规范?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自私和舒服服务的工具。
于是,遇到巨婴时有人选择反击——发飙、撒泼、甚至“以疯治疯”,只为争一口气,维护所谓的“权益”。
可你知道你发飙的对象是谁吗?对一个“婴儿”,哪来的理性可讲?别看心小力可不小,他若失控,只需一把刀,就能毁掉你的一生。维一个小权,可能搭上一条命,这笔账,值得吗?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面那个“巨婴”,是不是一点星火就能引爆的炸药。
以愤怒对抗愚昧,以冲动对抗无明,无异于与一棵已经长歪的树死磕,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巨婴,并非天生,而是被养成的。
一个婴儿赤条条来到世间,其生存仰赖的是过去的善业所带来的“老本”,才会获得养育者的无私付出与关爱,无论是来自父母或亲属、乃至没有血缘关系的护士和善心人士,甚至是动物的母性。
所以,即使有令生业能投生为人,若支助业不足,也可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夭折。
有足够的老本作为支助业,只要哭得够响,就有奶喝;只要闹得够凶,就能获得哄抱。
于是在婴儿单纯的大脑和短暂的记忆里,即时满足则在其大脑中构建了一种“伪因果”:哭闹是因,被满足是果。
若没有及时的引导与教育,真实的因果法则未能扎根,他们便会固守婴儿的逻辑:哭闹、撒泼、不讲理,世界自会为其让路。
于是,幼时的“可爱”,成了日后的“无理取闹”。巨婴的养成,父母难辞其咎。
随着心智成熟,大脑会构建更复杂的神经网络。通过养育者正确的反馈与引导,和自身生活的磨砺与觉察,正常的孩子能认识到表层之下更深层的因果关系,从而以正确的因果观取代幼稚的伪因果,并醒觉到:世界不会永远围着你转,不是谁哭谁赢,除了至亲,没人会无条件纵容你。自力更生的能力也随之萌芽,懂得创造价值,而非一味索取。
穷孩子早当家便是明证。生活的磕绊与伤疤,逼他们早早领悟生存的法则。
养育不易,育人更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时间与陪伴的投入。
因为自己吃过很多苦,所以就带着不想下一代也吃苦的心来溺爱,纵容孩子的需求而不教因果,不立边界,便如温水煮青蛙,慢慢扼杀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一旦老本耗尽,人生亦将踢到铁板。
如果养孩子像养猪,只长肉而不长智,那就等待着被残酷的现实宰割。
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最终将由冰冷无情的世界来补上,而代价往往更加严峻与痛苦。
父母不早教,就等社会来教。
所以,身为家长的你,是愿意孩子小时候在你的慈悲怀抱中吃点成长的苦,还是让他长大后,在社会的冷酷中吃尽苦果?
在佛陀时代,即便拥有证悟潜质的富家子弟,也会因父母的愚昧溺爱而错失被度化的良机,一手好牌被“爱”成稀烂, 可见原生家庭的影响之深远,连佛陀也无法扭转一棵圣苗子的陨落。
过去常说富家出巨婴败儿,而如今,要养废一个孩子无需万贯家财,一部手机足矣。
更广义地说,缺乏因果正见之人,也是轮回中的巨婴,坐吃山空的善业老本,终将被苦难吞噬。
不做轮回苦海的巨婴,也不做别人眼中的巨婴。
当生活中遇到巨婴,他们就像一棵横在路上,挡住你去路的歪树。你不爽踢它,脚痛的是你;你费力砍它,被倒下的树干砸伤;你试着以道理扶正它,却发现树干早已僵化,徒劳无功。
正确的做法并非与之纠缠,也不是隐忍 ,而是选择绕道而行,让巨婴淡出我们的世界。我们惹不起但躲得起。
这不是懦弱,而是生活艺术的大原则:
动=硬扛,两败俱伤;
静=回避,海阔天空。
动或静, 哪个更好,或更不坏?
与其妄想让巨婴一夜长大成人,不如先护好自己的心。外缘难控,内缘可修。平息内心的嗔恨与不平,比试图“摆正”别人更实际,也更有效。
修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是别人的无明。毕竟,正常人也不会跟一个婴儿较劲。巨婴,不过是披着成人外壳的幼童罢了。
因果不虚,时间会教化,无需自己动手,巨婴自有他们的因果课堂。暴风雨会让歪树倾倒,沉重的偏斜也会拖垮自己。时间与业力,是最无情也是最公正的老师。
作为务实的学佛者,我们的责任不是与无明纠缠,而是以正念与慈悲,守护自己的清净心。面对巨婴,只能祝愿他们早日觉醒;面对自己,愿我们不被贪嗔痴牵引,稳步于解脱之道。
愿大家不做轮回的巨婴,也不被世间的巨婴绊住前进的脚步。
愿大家以因果为镜,以正念为舟,在俗世的喧嚣中,绕过一棵棵歪树,安然走向智慧与自在的彼岸。
真正的成长,不是哭闹得来的满足,而是从无明中醒来,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这五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与大家一起探讨面对巨婴的课题。欢迎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