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久病无孝子”这一说法,真的映照出了一个无奈而又普遍的现实,勾勒出了众多人生的真实轮廓吗?
在这世上,恐怕没有多少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或女强人能够经得起病来磨。若平日没有训练心,更难以在病苦的折磨中依然还能把心安住在光明。
如果病人还继续在苦中造嗔的苦因,不仅让自己苦上加苦,还会引发一连串的负面效应:负能量带起更多负能量。长期被汹涌的负能量笼罩下,一般上照护者再多的亲情和耐心也逐渐消磨殆尽而远离之,不再相伴左右。
若照护者是授记菩萨另当别论,因为菩萨的训练就是要自己能在一切境中,无条件生起善法,甭管对方是多恶劣的众生。
然而,在这无奈的现实中,却存在着两种能够打破困境的力量:业力与法力。
业力,是源于过去的积累。若一个人在过去世有很多善业,让他成为大富豪,那么在病痛来袭时,他不仅有可能获得最优的医疗资源,身边更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悉心照料关怀。
即便在众多子女当中,他们的动机也许并非全然纯粹,只看在钱或遗产的份上,但至少从表面上看,仍有“孝子”们在旁细心侍奉左右,唯命是从,不敢怠慢。哪怕父母多难服侍,都只能学习堪忍和包容。
这就是善业的力量,如同清泉之水冲淡往昔的恶业之盐之余,还能在表面上扭转“久病无孝子”的无奈。
然而,业力是过去式,可遇不可求,如果没有强大的业力,那现在只能以法力来凑了。
法力是现在式,则是当下的力量。
法力能让一个病人成为“美丽的病人”。
所谓“美丽的病人”,是因为他们有着不被病魔打败的美德,以及在面对病痛时能够如理作意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给予所有照顾他们的人带来生命的启发,让照顾者心生光明,甘之如饴地付出关怀和照顾。
“美丽的病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们在消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善法。他将病苦视为修行路上的亲依止缘,这种态度不仅使病人能够在痛苦中继续精进修行,也让照护者照顾得充满法喜。
即便面对的不是个美丽的病人,也能成为美丽的照护者,不管病人是什么态度,也无损自己在殊胜的病人父母福田上欢喜种福,耕耘福业。
毕竟,自己的父母是人间五种大福田之两种,错过就没有了。
因此,有了法力的加持下,这久病不仅是一个消业的过程,更是一个双方共同在佛法上增进的殊胜因缘。
这种互动,妥妥个“1+1 > 2”的共处模式。
在这六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久病无孝子的课题,欢迎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