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本節目以佛教經典為根基,從一句經文出發,帶你在日常中發現佛法的智慧與實踐的可能。這裡沒有艱澀理論,只有你我都能開始的小小練習,讓佛法慢慢化成你生命的一部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AQs about 佛經裡的日常練習:How many episodes does 佛經裡的日常練習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 episodes available.
May 18, 2025《極樂世界,不只是未來的歸宿:讀懂阿彌陀經的當下指引》🌸 節目介紹 在這部被稱為「淨土三經」之一的《佛說阿彌陀經》中,佛陀以極其莊嚴的語言描繪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境界。 這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種修行的願景,也是一條直達涅槃的信願之道。 本集 Podcast,我們將從佛陀的開示出發,一步步解析:🏞️ 為什麼極樂世界以七寶池、八功德水、黃金為地為其象徵?這些景象代表什麼樣的內心狀態?🎵 為什麼極樂國中有妙鳥演說法音?淨土並非只有安樂,更是法義流轉之地。💡 「阿彌陀」意指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是否也象徵了佛性的無限與無盡加持?🙏 為什麼《阿彌陀經》強調「一心不亂」、「持名念佛」、「發願往生」?信、願、行三資糧有何修行上的邏輯順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句話又該如何理解?是單靠念佛還是還需具備更多條件?透過這集,我們不僅是欣賞一幅極樂的圖景,更要重新理解:西方淨土不只是來生的目標,更是當下心靈的指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May 17, 2025《一念供養,萬福成就:地藏經中的現世護佑與出世解脫》下🌸 節目介紹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聞是經名,一念恭敬,得超無量重罪。」 這是佛陀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慈悲開示,也是地藏信仰的精髓之一。 本集 Podcast 將帶您深入了解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威神力與誓願力,探索佛經中如何闡述供養、布施、瞻禮與誦經的功德,尤其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實踐這些古老卻極具轉化力的法門。 我們將討論以下主題:🌱 什麼是「福德資糧」?為何經中說:供養佛像、經卷、塔寺、僧眾可得無量福報?🌟 地藏菩薩為何被諸天鬼神所共讚、所護?經中提到的二十八種世間利益與七種天龍利益包括哪些?🧘♂️ 為何佛陀將娑婆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這象徵了什麼樣的修行精神與接引力量?💫 一念供養或誦經,真的能改變命運嗎?從佛教因果論來看,這種功德運作有其何種邏輯?🏵️ 地藏信仰中的「願力」與「發心」如何協助我們面對現代的災難、疾病與煩惱?經中指出,修福不離修慧,持經不離行願,地藏菩薩的功德不僅是未來解脫的資糧,更是當下安樂與穩定的來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May 16, 2025《罪業難逃?地藏經告訴你:念一句佛號,也能改寫命運》中🌱 節目介紹 地藏菩薩以「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悲願,成為十方世界受苦眾生的依怙者。《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描述了種種地獄名號與其中劇烈的受報情形,強調一念惡心便可種下沉淪之因。但佛陀也同時指出,透過稱念佛名、供養禮拜、誦持經典等善行,便能減輕乃至滅除極重罪業,獲得無量功德。 本集 podcast 帶您探索《地藏經》中震撼又慈悲的訊息:🔥 地獄名號與苦報景象為何如此詳細?這是否是一種比喻或實相的描寫?💀 為何說「業力如山」難以抵消?惡業是否真的永不磨滅?🙏 為何一念稱名、供養地藏,便能解脫長劫大苦?這其中的因果邏輯是什麼?👻 經中主命鬼王如何發願守護臨終者?地藏法門如何協助我們善終?🪷 若身邊親人造下重業,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誦經、念佛的實際效力為何?這不只是對死後世界的描述,而是活在當下的修行指南。面對生命的不安與罪苦的重擔,地藏菩薩的教法是一帖療癒之藥、一座慈悲橋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May 16, 2025《地藏經啟示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願力與慈悲的極致展現》上🌱 節目介紹 地藏菩薩是佛教中最具悲願精神的菩薩之一。他的誓願不為自身成就,而是為了拯救一切眾生遠離地獄苦報。佛陀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於忉利天為母說法,開示地藏菩薩自久遠劫來的願行與教化。 本集 podcast 將帶你深入探索這部經典的智慧與感動:🪷 地藏菩薩為何發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悲願?這個願有何深層意涵?👩👧 光目女與婆羅門女的故事,如何呈現「孝親即是救苦」的宗教情操?🔥 地藏經中描述的地獄景象與惡業果報,有何警世意義?我們現代人該如何理解與應對?📿 地藏菩薩如何以種種「方便善巧」教化眾生?這些方法能否應用在現代社會與家庭教育中?🌏 閻浮提的眾生在末法時期煩惱深重,地藏法門如何成為眾生的救援之道?這不只是描述一位菩薩的壯麗誓願,更是喚醒我們心中慈悲的力量。「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安樂」——地藏精神,是最究竟的利他行,也是現代人靈性修行的指南。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10:覺醒還是走火入魔?——識陰幻象與十種外道狂解》當禪修深入「識陰」階段,修行者會經歷更精微的心識活動——其中潛藏的不是涅槃,而是更難察覺的迷妄。佛陀在《楞嚴經》第十卷中揭示:十種外道狂解,皆從識陰未破、妄執自我而生。 本集 podcast 將引導你深入這段經文,探索:🔍 何謂「識陰」?為何這是最難破除的修行關卡?❌ 十種外道見解(如斷見、常見、一分常、俱非、有邊等)如何從內心分別而來?哪種妄見最容易混入現代心靈圈?💬 修行者如何誤將虛妄知見當作「證悟」?這些「狂解」為何看似合理、實則危險?🛡 為什麼《楞嚴經》和《楞嚴咒》被佛陀視為「末法救濟」的根本?它們如何幫助我們對治魔境與邪見?📿 相較於外在供養與布施,佛陀如何強調弘法利生、傳播正法的無量功德?這不只是對禪修誤區的揭露,更是佛陀慈悲的提醒:若不破除識陰妄想,任妄心為師,即使勤修,也可能走向錯路。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9:你看到的光是真相嗎?——禪定中的魔境與迷妄之道》修行路上,有時越深入,越危險。 在《楞嚴經》第九卷中,佛陀語重心長地告訴阿難——當修行進入一定深度,禪定中會出現種種神通幻象、異能奇景、聲音光影,看似殊勝,其實可能是你心念未淨所感召的魔相。 這集 podcast 將帶你辨識:👁 十種色陰、受陰魔境是如何產生的?「身輕如飛」或「聽見天樂」可能是障礙?🧠 佛陀為何一再提醒:「不作聖解」?錯認證果有什麼後果?💥 魔境是外在干擾還是內心映現?怎樣的錯誤心態最容易被魔乘虛而入?🔍 為什麼不只是外在鬼神障,而是「我執」和「妄見」才是真正的魔?佛陀提醒我們: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神通顯化,而是保持正念、清楚知見、不執著任何境界——這樣的禪定才有力量,也才是通往覺悟的正道。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8:妄想如何創造六道?——修行的三步驟與輪迴的真相》你可曾想過,我們為什麼會一再陷入痛苦?又為什麼明明想修行,卻總是半途而廢? 在《楞嚴經》第八卷中,佛陀以極其深刻的方式,揭露了眾生流轉六道的真相,並開示了擺脫妄想與習氣的**「三種漸次」修行階梯**。 本集將帶你深入探索:🔄 妄想與習氣如何創造出整個六道輪迴系統?🪜 三種漸次修行法:從粗到細,如何一步步拆解心中的執著?🧘♀️ 解讀「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這些境界究竟代表什麼?我們有可能走到哪一步?⚖️ 十因六報:一個念頭,如何影響六根,創造苦果?👻 墮入三惡道的條件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7:三摩地與神咒的力量——佛陀給末法修行者的秘密指南》你是否曾好奇,末法時代的我們,該怎麼修行才不會迷失? 佛陀早在《楞嚴經》第七卷,就已經預告了答案——「持戒清淨,安住正定,受持神咒」。 在這一集,我們一起來認識:🧘♂️ 三摩地是什麼?為什麼持戒是進入正定的起點?🕯 為什麼佛陀親授「佛頂光聚無上神咒」?這部咒有什麼超凡的功德?🐉 天龍八部為何聽聞咒語就願意護法?它到底有什麼威力?🔍 十二類眾生的來由是什麼?為什麼佛陀強調「認識虛妄」才能真正修行?佛陀明言,這部咒不只是保護,更是開悟的工具,能破除無明、照見真心。不管你是初學佛法,還是正面對煩惱、疑惑、魔障,這一集都會是你的護身明燈。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6:觀音怎麼成佛?三個關鍵,你我都不能少》你或許聽過「千處祈求千處應」的觀世音菩薩,但你知道他是怎麼修行成佛的嗎? 這一集,我們走進《楞嚴經》第六卷,來聽聽觀世音菩薩親自說——他不是靠神通、也不是靠外力,而是從「聽」入手,反聞自性,修到圓滿的慈悲與智慧。 這集內容你將聽到:🎧 為何「耳根圓通」是觀音選擇的修行之門?你也可以從「聽」開始嗎?🪷 三十二應身是什麼意思?觀音如何因眾生根器不同而變化無邊?🔥 為什麼佛陀最後強調:要真正得定,四種根本清淨誡(不淫、不殺、不盜、不妄)一個都不能漏?觀音的成就不是天賦,而是選對方法、清淨身心、堅持修持的結果。這一集,就像一封來自觀世音菩薩的修行建議書,溫柔卻直指要害:慈悲,不只是對別人,還要從自己內心的純淨開始。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May 13, 2025《楞嚴經5:解開你的結,從哪裡開始?》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我為什麼還是煩惱?」「我到底卡在哪裡?」——這些疑問,也正是阿難在《楞嚴經》第五卷中問佛陀的。 佛陀說:你被什麼結住,就從那裡解開。這一集,我們將探索佛陀所說的「六解一亡」,也就是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解開一切無明的開始。就像一條打結的寶巾,要一一鬆開,才見得本來的清淨。 這集內容包括:為何六根是我們輪迴的起點,也是解脫的門口?佛陀請阿羅漢與菩薩現身說法,分享他們證悟的法門:有人從耳根入,有人從舌根入,有人從意根入……原來,修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你的門!佛陀不只給答案,更提供一面鏡子,要我們看清楚:綁住自己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如何用六根」去經驗這個世界。 你準備好選一根、開始鬆開你的心結了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FAQs about 佛經裡的日常練習:How many episodes does 佛經裡的日常練習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