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佛說往昔母迦旦遮羅緣


Listen Later

《雜寶藏經.卷一》
 佛說往昔母迦旦遮羅緣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遊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旁樹下稍作休息,適巧有一位年老的婦人正在附近的井邊取水,這位婦人名叫迦旦遮羅,是某戶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訴阿難:「你去向這位老婦人化緣一些水來。」阿難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羅化緣。
迦旦遮羅聽到阿難來化緣水,要給佛陀和眾比丘飲用,便親自拿著水瓶前來見佛。見到佛陀之後,迦旦遮羅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擁抱佛陀。阿難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卻告訴阿難:「不要阻止她!這位老婦人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深厚的親情,所以她一見到我,就想要擁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會猶如沸騰的水一般,從臉部的毛孔中流出,馬上就會喪失性命。」迦旦遮羅如願擁抱了佛陀後,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訴阿難:「你去把這位老婦人的主人找來。」迦旦遮羅的主人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陀後,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訴迦旦遮羅的主人:「如果你能夠讓這位老婦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羅漢的果位。」迦旦遮羅的主人聽了佛陀的話,便解除與迦旦遮羅的契約,恢復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訴阿難:「你將迦旦遮羅帶到比丘尼的僧團,讓波闍波提比丘尼為她剃度。」迦旦遮羅出家不久之後,便證得阿羅漢果,並且在眾比丘尼中,善解經義,最為第一。
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請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羅比丘尼,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出身卑賤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佛陀向諸比丘開示:「過去迦葉佛時,迦旦遮羅比丘尼曾經出家修行,由於過去出家聞法的因緣,所以此生出家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然而,也因為過去生出家時是眾比丘尼的上首,時常辱罵證得聖果的比丘尼是卑賤的奴婢。由於毀辱賢聖的緣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為人奴婢的果報。且迦旦遮羅比丘尼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生性慳貪,易生嫉妒,時常阻止我行布施,因此,生生世世生於貧賤之家。由於此一因緣,我並不只在這一世除去迦旦遮羅比丘尼的貧賤苦果。」
諸比丘再請問佛陀:「請問佛陀,過去是如何拔除迦旦遮羅比丘尼貧賤的苦報呢?」
佛陀繼續開示:「過去某一世,在波羅捺國中,有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兒子時常為他人幫傭賺取錢財來養活母親。雖然兒子辛勤地工作,但得到的錢財卻非常少,只夠維持母子兩人一日的生活。噁
有一天,兒子向母親秉告,想要與商人的商隊一同遠行經商。母親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兒子便隨著商人一同遠行。兒子離去不久,便有盜賊前來搶劫錢財,並將母親擄掠至他國賣作奴婢。
兒子遠行經商回來後,得知母親被盜賊擄走,便想盡方法找尋母親。好不容易得知母親的所在之後,便準備了許多珍寶錢財將母親贖回。贖回母親之後,母子兩人便在這個國家住下來,錢財日漸豐足,勝於往昔。這位被賣作奴婢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迦旦遮羅比丘尼,當時的兒子就是我。我在過去無數劫時,都在解救母親貧賤的苦報。」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知恩、感恩的根本。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因父母才能擁有色身;父母用血汗來養育子女,子女才能得以成長。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感念母親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親至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親的恩德。佛陀以身行告訴我們「孝」的重要,而我們也應該效法佛陀,以孝順心、恭敬心、感恩心,來報答父母的恩德。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當及時,把握現前的因緣,恭敬父母、讓父母物質生活不虞匱乏這是孝養、孝敬,更進一步要盡孝道,令父母親近三寶,種離苦得樂的善因,乃至超凡入聖,真正是最大的知恩、感恩、報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2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