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佛自忉利天返閻浮提因緣


Listen Later

《雜阿含經˙卷十九》
佛陀曾經至三十三天夏安居,為母親摩耶夫人及諸天眾開示法要。彼時,目犍連尊者及諸弟子,皆淨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結夏安居。
這段期間,四眾弟子久不見佛陀,思慕渴仰如來,於是齊至目犍連尊者處,虔誠作禮後請問尊者:「尊者是否知道如來在何處安居呢?」
目犍連尊者告訴大眾:「世尊目前正在忉利天善法堂,拘毗陀羅香樹不遠處坐夏安居,為報母親生育之恩,而為母親及諸天眾說法。」
四眾弟子聽了以後,皆歡喜讚歎:「世尊的慈悲、神通廣大,真是不可思議!」懸念的心有了著落,便作禮告假而去。
九旬安居在清淨祥和中,轉眼圓滿解夏。這時,諸多四眾弟子又齊來禮敬目犍連尊者,頂禮後安坐一旁,尊者即為大眾開示種種法要。
大眾聞法欣喜,隨即由座而起,至誠頂禮目犍連尊者,向尊者稟白:「尊者我們沒有見到世尊已經很久了,心中非常想念。尊者,希望不會太煩勞您,可否請您往詣三十三天,代我們問候世尊:『少病少惱否?一切起居便利、安樂否?』最重要的,請轉答我們的孺慕思念:『閻浮提四眾弟子極渴望世尊的教導,但苦於無有神力得升三十三天;然天眾自有神力下至人間,同與法筵,唯願世尊哀愍我們,請返回閻浮提。』」
目犍連尊者慈允,待大眾離去後,便入甚深禪定,須臾即至三十三天,見到世尊為無量天眾所圍繞,轉大法輪。尊者生大歡喜,心想:「世尊在忉利天宮法緣殊勝,與閻浮提眾生之景仰愛戴等無有異。」
世尊心知其事,便召喚尊者:「大目犍連,這不是如來一己德行所感召,我想為諸天說法,無量天眾即從十方剎那雲集;說法因緣結束,彼即各自散去。彼天眾能隨心所欲,自在來去。」
目犍連尊者上前頂禮如來,於一旁安坐下來,並請問世尊:「種種諸天皆能感知如來欲說法要,是不是過去生曾從佛聞法,生堅固信心,命終便生於天上,而有此殊勝感通、聞法自在的因緣?」
佛陀微笑稱言:「如是,如是。」並進一步說明:「種種諸天來雲集者,是過去生曾聽經聞法,對佛、法、僧三寶生起淨信,並能依教奉行,持戒清淨,因此命終得生天道,以此殊勝功德所感。」
此時,帝釋天也唱和:「如是,如是。大目犍連尊者,此諸天眾皆是過去宿因所感,曾聞正法,於佛、法、僧、戒四者,生堅固信心,由此成就生天道報及聞法自在的功德。」
天子們也一一從座而起,合掌白佛,各自從佛、從法、從僧或持戒,得生堅固信心,成就須陀洹果、預入聖流的因緣。隨即一一作禮而退。
目犍連尊者待諸天離去,便起立整衣稟白世尊:「弟子代閻浮提四眾弟子稽首禮敬世尊,並帶來慇切的問候和思慕─人間四眾弟子無有神力得至天上禮敬聞法,而彼天眾有大德力下至閻浮提,唯願世尊慈愍,早日重返閻浮提。」
當下世尊慨然應允:「目犍連,請你回去轉告大眾,七日之後,如來將從忉利天返回閻浮提的僧迦舍城外門優曇缽樹下。」 這個消息旋即傳遍了舍衛國乃至各地。七日後,佛陀依言重返閻浮提的僧迦舍城優曇缽樹下,天龍鬼神乃至梵天,悉皆從來,四眾弟子亦歡喜擁護,此處便成為著名的聖地之一。
位於中印度的僧伽施,因佛陀由此降返人間,而成為佛教八大聖地之一。玄奘大師於《大唐西域記》亦詳述佛陀由三十三天返回人間的勝緣:「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中階黃金、左水精﹙晶﹚、右白銀。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下,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贊德。」
當時人間四眾對佛的渴仰思慕,源自於對佛、法、僧的敬信;世尊、目犍連尊者與諸天們一番唱答,更教導我們「四不壞信」(亦稱四不壞淨)的可貴。對「佛、法、僧、戒」生起堅固的信心,如實修行,生清淨功德,便能解脫煩惱,得自在慧,見自性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2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