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斷了煩惱、分別、執著是什麼樣子?這個樣子很明顯,如果分別執著斷了一些,人的煩惱就少了一些,佛經講:「煩惱輕,智慧就增長。」這個最明顯的是,你聽經會有悟處,你讀經能夠通達義理。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你會覺得比過去進步很多,過去處事待人有許多不當之處,這些毛病自己都覺察到,都能把它改正過來,所以你的心情舒暢、清淨、快樂,這是不同的地方。分別執著重的人,生活得很苦,縱然富裕也非常苦惱。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縱然窮困也非常快樂,像孔夫子的學生顏回,過那種貧困的物質生活,他也非常快樂。所以孔夫子感嘆說:他過的那種生活環境,一般人一定是「人不堪其憂」!而顏回「不改其樂」。他樂的是什麼?煩惱、分別、執著少了,他很快樂!由此可知,苦樂沒有一定標準。佛家講「苦樂在覺迷」,一念覺轉苦為樂,一念迷樂中有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