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這些周邊的人就是將來你失敗的因素
『偏』是偏心,『憎』是瞋恨、不喜歡、討厭,從哪兒來?偏見。喜歡一個人,討厭一個人,你的心地不公,所以偏私。註解裡面講:「偏憎偏愛,所指甚廣」,它底下舉了幾個例子,「凡君之於臣,父之於子,夫之於妻妾」,主人與他的僕人,皆有之,這也是事實真相,也是古今中外我們都常常能夠看得到的,常常聽到的。就是我們學佛,在一個道場老和尚徒弟很多,信徒很多,也有「偏憎偏愛」,可見得這種煩惱習氣有多重。你要是問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不公平,沒有平等心,所以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你是用平等心,這個現象就沒有了。
你看看最近從中國來的幾個訪問團,福州這個團三十多個人,今天回去了;北京這個團五十多個人,還要住一個星期;明天是二號,明天遼寧有一個團,明天到;還有從台灣來的團。這些同修們到居士林看了之後,感觸很深。居士林這麼大的一個團體,每天進進出出上千人,他們所感觸到的是大家一團和氣,看不出歧視;領導人李木源居士看不出他有偏憎偏愛,這是叫參訪的人從內心裡面佩服。這裡面人沒有鬧意見,沒有哪個跟哪個不合,沒有吵架,沒有鬧事,一團和氣。李木源沒有私心,你到這裡來供養、修功德,你是為三寶的,你不是為我的,所以對居士林布施、供養再多再大的,決定沒有特別接待。你一分錢沒有供養的,也絕不輕視你,一律平等看待,這個不容易。居士林有很多大護法,你看吃飯的時候,自己拿一點菜,在拐拐角角上,李居士要不指給我們看,我們都不認識。真正有力的大護法,他們不會爭在前面,都退在後面,都懂得謙讓,這都是聖賢的教誨。所以中國同修要特別學習,中國同修只知道往前面鑽,絕不肯讓人。所以他們要請我回國去,我說你們能學到新加坡的謙讓,我就回去了。每個人都要往前面站,交通阻塞路都不通了。我說我不是不想回去,非常想回去,想了幾十年,不敢回去,為什麼不敢?你們的熱情我很感激,熱情太過分了,每一個都爭先恐後到前面來看我,我受不了,造成什麼?造成秩序混亂,引起公安的問題,這怎麼可以?如果像居士林這邊的同修,每個人都知道忍讓,人都希望往後面退,不希望往前面站,我早就回去了。這是成就自己真實的德行。
你看看世出世間聖賢教我們積德,積陰德。陰德是什麼?做了好事不要讓人知道。不必造成自己特殊的地位,不必自己造成一個顯著的目標,大家看到你,恭敬你,恭惟你,你修積的功德全報了。所以退在後面的那個人,他積的功德存在,他沒有報掉,後報不可思議!那才叫真實功德、真實的利益。所以我們在世間,處事待人接物心要平、心要公,接近一切人事物大公無私,這才能成就德行。決定不能夠偏心,偏心縱然有大福報,那個成就也不是真實的,正是所謂他發得很快,他敗得也很快。凡是偏心的,接觸他那些人,他偏愛的那些人,那些人都是為了利益而來的。與他有利,他來了;與他沒有利,掉頭就走了,絕非道義之交。真有道義,你在敗的時候他還來照顧你、還來看你。你們大家看過《紅樓夢》,《紅樓夢》裡頭有一個道義的人劉姥姥。你看賈家敗亡的時候,原先那些趨炎附勢的人,一個都沒有了,平常來巴結的人統統沒有,一個都不見了,只有劉姥姥還帶著一點衣服,省吃儉用帶著一點錢來照顧他,這是什麼?這有道義!這些人現在說是沒有文化水平、沒有念過書的,鄉下人、老實人他懂道義。她進大觀園拜訪這些親戚,絕不是趨炎附勢,是沾到一點親戚的關係、一點邊緣,去探訪。
我們要認識清楚,特別是你將來在社會上有名聲、有地位了,稍稍有一點德望,你要知道這一類的人很多。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這些周邊的人就是將來你失敗的因素,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你敗,敗在哪裡?敗在最貼近的人。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夠避免的,只有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學問,他能看得出來。佛跟我們講八苦裡面「怨憎會」,所以凡是很親近的人,一定要懂得佛說的怨憎會,這些都是冤家對頭,都是等著機會來報復的。用什麼方法能把怨憎會解除?公正、平等、廉明、廉潔,這些名詞有智慧,完全用智慧去觀察,用智慧來處理。要特別提高警覺,就是對常常接近的人特別提高警覺。常常親近的人,要對他無私無求,我們的偏心就沒有了。無論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財富,我們對他無私無求,你的心才能擺平。你要常常,我們要依賴他護持、依賴他護法,你就完了。眼前是得一點小利,最後要吃大虧,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他註解裡頭也有舉例子,我們不妨多看看,知道這個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