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


Listen Later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一)
佛法中,修行的法門,可略分為三種:第一、感應法門,第二、方便法門,第三、究竟法門。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這一生就不容易契悟佛法。
何謂感應法門?就是剛開始修行學佛,希望佛菩薩保佑、加持、希望在佛法中獲得一些靈感,乃至於得神通,這些就屬於感應法門。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信了佛教以後,家庭很平安,事業也很順利,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這就是所謂的感應法門。
第二、方便法門,如持咒、誦經、禮佛…等種種加行,這些都屬於方便法門。
第三、究竟法門,即是中道實相、無念、無住、無相之法。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修行的目的即是在脫離生老病死苦,若自利、利他圓滿,三覺圓滿,就能證得無上菩提,此即是究竟法門。
所謂感應-互相感動相應
元朝的不魯罕皇后,平時信佛虔誠。有一天,他的獨生子不幸死了,皇后心裡不免埋怨起他的皈依上師︰「我師事上師這麼虔誠,為什麼僅有的一個兒子也庇佑不了?」
上師︰「佛法就像燈籠,外界的風雨來時,或許可以遮蔽一陣;但如果蠟燭自己燒光了,燈籠又能奈它何呢?」
儘管佛菩薩再怎麼「法力無邊」,也要自己有佛法,才能與佛「感應道交」;自己不修行、不行善,要想求得佛菩薩的感應、加持,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感應也要合乎因果。
天上月亮照在湖面上
即使有月光照射,如果沒有對等的淨水,就不能獲得感應。因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菩薩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他的心常遊於畢竟空裡,對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內心清淨無染,心湖如清澈無波的水面,月亮就會映現於其中。所以,怨怪沒有感應的人,不能怪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反省自己的心地不清淨,才不能顯現月亮本體的光明。
如同感應燈,走過去才會亮,沒走在其範圍內是不會有感應的
《生經.卷第五.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
無數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賣麻油膏為生。當時有一位比丘,每天到老婆婆那裡取麻油膏,為佛陀燃燈,如此持續了很多年。後來,佛陀為那位比丘授記:「你以後成就佛道時,諸天人、國王與人民,都將一同向你祝賀。」比丘回答:「感恩佛陀慈悲授記。」老婆婆聽說那位比丘被授記成佛,於是便前去見佛,頂禮佛陀後說:「那位比丘燃燈的麻油膏,都是我供養的,祈願佛陀也為我授記。」佛陀說:「這位比丘成佛的時候,你會得到他的授記。」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尊者:「當時的比丘,就是提惒竭佛,當時的老婆婆就是我。」 
燈象徵著光明與智慧。《佛說施燈功德經》云,布施燈明之善根,能得正念、大智、信心、精進、大慧、三昧、辯才、福德等八種無量資糧。老婆婆由於敬信三寶,一心真誠,日日供養麻油膏,幫助比丘成就燃燈供佛之功德,最後也得佛授記、圓成佛道。
由此可知,幫助他人成就布施,乃至讚歎、隨喜他人之發心,由於一心虔信恭敬,功德同樣殊勝無比。未來生生世世,菩提種子必能生根發芽,得智慧明、破除無明煩惱,進而廣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成就萬德莊嚴的無上佛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