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2


Listen Later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二)
六字大明咒的公案
智慧與信心具足,才能入佛法界。有些人信仰佛教,但心中還是有很多煩惱,因為他的信仰是情感的信仰,沒有智慧的信仰,經不起考驗。所以,修行學佛,信心與智慧就如鳥的雙翼,少了一個翅膀,鳥兒即沒有辦法在空中飛行。
佛典中有一則關於信心的公案:以前有一位老和尚行腳時,忽然看到有一道虹光從山腳射上來,老和尚心想,山下一定有特殊的事情,於是就下山去觀看,結果看到一間小茅篷裏,有一位老太太在修行,老和尚就問她:「這位老菩薩,妳在這裏住了多久?」老太太就回答:「師父,我在這裏修行有二十年了。」老和尚又問:「妳修行是怎麼用功的?」老太太就說:「我專門持六字大明咒。」
老和尚說:「老菩薩,請你唸六字大明咒給我聽看看!」老太太就唸:「嗡嘛尼叭咪牛」,老和尚一聽就說:「老菩薩,妳唸錯了,應該唸『嗡嘛尼叭咪吽』,最後一個字不能唸成『牛』!」老菩薩聽到師父說她唸錯了,心裏覺得非常懊惱,就說:「唉呀,糟了,我修了二十年都白修了!」後來老和尚離開之後,再往山腳一看,原來從老太太住處發出來的光明不見了,就知道因為他的一番話,讓老太太失去信心,所以持咒不再有感應。老和尚就馬上回去向老太太說:「老菩薩,我剛才是考驗妳的,其實唸『嗡嘛尼叭哩牛』才是對的。」老太太一聽非常高興,就又很歡喜的開始持咒了。老和尚再回頭一看,老太太屋頂的虹光又現前了。
六字大明咒的公案就是告訴我們,只有信心而沒有智慧,就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對佛法產生懷疑。所以,靜坐或念佛、持咒,假使沒有智慧,被他人或外道一破壞,馬上就易失去信心,心中產生懷疑,打坐時就無法安住,念佛、持咒也沒有靈感,這就是因為失去信心的緣故。
修行一定要有智慧,要相信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每個人都有;既然每個人都有本具佛性,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有靈感呢?因為眾生的心當中有煩惱,所以沒有靈感;修行就是要把心中的煩惱化除,煩惱化除,這念心就清淨了,清淨的心,自然就有光明,就有靈感。

古德云:「有信無智,增長無明;有智無信,增長邪見。」
修行學佛,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從初信進一步達到正信。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透過聽經聞法,建立正確的知見,
就能於日常生活落實解行,產生淨化提升的力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