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晨陪你起床

好好努力,哪里都是你的北京


Listen Later

 好好努力,哪里都是你的北京

作者:杨熹文

我在去北京之前,就已经爱上那座城。

那些从北京车站带回烤鸭,一身体面装束的大人走进我家里,一边喝着酒一边讲着北京的好,离开前也不忘摸着我的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那可是个好城市,有那么——那么——那么高的楼。”他们的笑声爽朗,殊不知我已经在心底为自己默念出一个去北京的梦想。
        我十几年前就随夏令营到达北京站时,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在结实的首都土地上。我迫不及待地给妈打了电话,握着话筒兴奋的和她大嚷着:“妈妈,北京的天都是比我们热的!”我这个第一次坐上空调火车去远方的小妞,并不知这并不是对北京如实写照。
        那十几天我在北京的古迹中穿梭,更加确信了她的好。我住在首都某个大学的宿舍里,看见背着书包的十八岁姑娘,穿一条洁白的裙子带着青春走在夏日的风里。我也看见那食堂里有至少二十种菜肴,我排着队等那勺排骨和炒鸡蛋。我看见那宽阔的马路那川流不息的人群,那么多装修精良的店铺在街上连绵不绝。我看见那高鼻梁的外国人对着电话叽里咕噜说我听不懂的话……
         长大后我更确信自己去北京的梦想,仿佛那里就是所有美好的集中地。高考后我不假思索在志愿里填了北京的大学,但毫无悬念地落了榜,我最终在北方一个沿海的城市里读书,继续用四年一想北京的好。我以为,我总有一天会再次站在那片结实的土地上,在那熙熙攘攘的热闹城市里,做一个穿着套裙的白领。我的高跟鞋在二十层高的写字楼里,哒哒的响着,就像是那走的飞快的钟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更好生活的到来。
        很遗憾毕业之后我并没有去北京,几次面试的失败和失恋,让我的心情沉了底,意外得知的出国途径是我对那时的自己唯一的拯救。然而在异国他乡的出租屋里,我一个人守着不足十平方的房间,从不看电视剧的我,就在那无数个孤独的深夜里,流着泪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也看完了《北京青年》,那时常半饱的肚子和解不开的乡愁,就这样被电视剧中的北京喂饱了。
        北京的好,仿佛所有人都知晓,大学毕业前和班里的同学讨论去向,发现大家都和我一样,用四年熬一个去北京的机会。我们的对话常常这样发生着——
“毕业后回家乡吗?”
“不,去北京!!!”
那去北京的回答干脆坚决而充满期待。我们憧憬着北京的三里屯、北京的南锣鼓巷、北京那孕育着长发艺术家的包容性,还有那一百种随心所欲的生活以及一秒就能把人从地下室放进二环内的机会。我在新西兰的图书馆里花三个小时看完了《逃离北上广》这本书,看到有年轻人讲述着自己在出租屋里啃馒头裹腹的情节,可是谁也不觉得这是多么残酷的人生。年轻人对北京有那么多的偏执,以至于北京那么好,青春就算是浪费在湿冷的地下室和挤死人的地铁上都是值得的。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搭上去北京的那趟火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啃馒头蘸酱也心甘情愿。毕业四年后,和班里的同学深深浅浅的联络着,也间接的听说着那些梦想青年的故事。我从前一直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去北方去远方,看看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食物,那里的生活,在陌生的街头为自己学一场灵魂的改变。然而在之后的人生中,我渐渐的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一个去北京的梦想,而去北京也并不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必要因素。
        几天前我辗转得来大学时代的朋友小赵的联系方式。很多年不见后,才知道当年那个一心一意想去北京的小伙子,因为母亲突然病重,而不得不回到了家乡。几乎所有人都因此微笑着出众的交际能力可惜,可他却在家乡那个并不发达的小城市里开了补习学校。起初补习学校发展缓慢,小赵一个人扛起招生、讲课、做财务等一切工作。那一年他没有一天睡超过五个小时,常常在天不亮的时候起床,然而披星戴月的回家照料母亲。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两年,小赵的学校已经初具规模,课程也变得丰富,他甚至拉上了原来的同学在这里做讲师。我问他:“还想去北京吗?”她笑着说:“哪里都是我的北京。”我心里明白,他那坚持不懈的努力,就算放在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都会有一天带他走向今天的成就。
        我身边的另一些朋友,从前和我一样相信着去北京,坚持认为北京是梦想落脚的符号。一个朋友在毕业后去北京折腾了几年后,最终因为和女朋友长久的异地恋,而暂时将留在北京的想法做了罢。他来到一个二线城市,在北京体验的一切,让他在这个城市里看到了很多创业的好机会。他的厨艺不错,在写字楼附近租了一间公寓,开始了为白领送餐的服务。不到一年后,终于第一次拥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谁说实现梦想一定要去北京呢?”
        我从前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向往着去远方,几年前我更年轻的时候,我和所有心怀梦想的人一样,想去纽约成为那大熔炉中的一员,相去英国的大学里读喜欢的科目,想去澳大利亚在沙漠里开越野,想去北京奋斗出一个一百八十平米的房子……可是渐渐地发现,我们因为金钱的缺乏,因为家庭的挽留,应为爱情的约束,因为种种不得不妥协于现实的原因而和心动的远方告了别。我把这些去远方而不得的情绪通通都成为”北京情节“。很遗憾,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给了他们“去北京”的机会。可我也渐渐看到,尽管有那么多人没法实现自己的”北京情节“,可也有些人在那些不是北京的地方,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我的博客上有很多刚刚毕业的小朋友很羡慕的说:“我也很希望自己可以去大城市或者可以出国……”我总想是和他们讲起自己当初的经历,一个人拖着大行李箱在一年中搬家十几次,一个人边读书边没日没夜的打着工,一个人克服了那么多孤独和恐惧,又在这一刻不敢停的奋斗里生出活下去的勇气和能力。我不在觉得一个人的梦想一定要在哪里才能生根发芽。能够让你最终实现梦想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你长久的努力,还有不怕输的决心,那是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获得成就的好品质。
理智的想一想,如果当初的自己真的如愿去了北京,能让我在那里,穿着职业装,在写字楼二十层把高跟鞋踩得铿锵有力,再拥有一个180平方米的大房子的,只能是不懈的努力。而若我当初只能留在家乡的城市,我也会发是要用这不懈的努力为自己搏出一样的精彩。我从来都相信生活中真正的勇士从不介意上天不公的安排,他们会在任何一片土地都郑重的穿上铠甲,用利剑为自己杀出一条光荣的路。
听过一个不知是否真实的故事,在麦当娜当年没有成名的时候,一心想成功的他坐上出租车,说:“带我去世界的中心。”那是纽约的时代广场,是她梦想要成名的地方。拥有梦想的人一定都对这份心情深有体会,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热烈的感情告诉我,没有一个梦想是可以被否定的。因而我总是期待每一个不顾一切“去北京”的年轻人,最终都能从地下室搬经二环内,用实现了梦想的人生去回应当年那份浓烈的北京情节。可是如果因生活中的什么原因让你不得不挥别“去北京”那趟列车,我也希望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好好努力下去。
我相信,你会让哪里都成为你的北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周末的早晨陪你起床By 晨露小站


More shows like 周末的早晨陪你起床

View all
靈魂相談室 by Rita Weng

靈魂相談室

18 Listeners

松茸的世界丨正念冥想 by 松茸怪

松茸的世界丨正念冥想

2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