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在10月11日中午,上海虹桥机场一架A 320客机滑行起飞时,发现一架A 330客机横穿跑道。为避免相撞,A 320的机长果断起飞,从A 330上方掠过,两机垂直距离最短时仅19米,这是一幕真正的生死时速。而飞机内部的乘客并不知道自己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
民航局初步调查结论是,塔台管制员遗忘飞机动态、违反了工作标准,双岗制落实不到位。A 330机组也违反规定关闭了应答机。
一场危机虽然化解,但相信很多人都为虹桥机场捏了一把汗。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说说飞机事故的那些事儿。
那么多人都在指挥,飞机为什么还会在跑道上出现碰撞呢?
华生之前跟一个机场塔台的朋友交流,她一个90年的小姑娘,忙碌的时候一个人要指挥多达十架飞机分批次降落,你先继续在空中转圈,让它先降落,你第二个,你第三个,这可不是我们玩过家家,要知道飞机可是庞然大物,两机相撞,损失将会非常巨大。
如果你要是有时间百度一下我国最忙碌的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上空航线图,看看那密密麻麻的航线,你就知道什么叫紧张了。
所以机场空中管理员大多患有焦虑症,出现白头发的年龄也往往更早。四十岁以上的,就算是相当老的员工了,大多数员工根本干不到40岁。而且航空院校这么多年来,输送的空管员也越来越少了。
再来说回上海事故吧,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里面的必然因素同样很重要。
上海机场集团的总工程师说,正是因为国内机场大飞机多,所以中国机场管理的挑战更大。原因很简单,一样的机场,一样的起降频度,小型飞机可以更从容。而机身越大,跑道就会越拥挤,机场调度的难度就会增加。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类似,我国民航业也正处于“飞机越多、事故越多”的上升发展期。近5年,我国民航机场起降架次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同一时期的事故征候也随之增加。
至于如何避免误闯跑道事件,也有专家给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首先就是改善跑道上的标记系统和地面监测体系。
一名执飞国际航线的飞行员说过,除了塔台指令、飞行员判断外,国外不少繁忙机场都已安装跑道状态灯。该系统能通过地面的探测设备,确定车辆、飞机的位置,再通过算法处理数据,结合空中交通运行情况、预计间隔控制灯光。新加坡、迪拜机场为红、绿灯控制,美国机场为红灯关闭、点亮控制。但即便是国内最繁忙的机场,也还没有装备类似的系统。
其次,增加机场的智能监控设备。
也就是发现机场跑道内的外来物,比如说钉子,碎石头,兔子,当然有兔子,之前某国际机场因为跑进去一只兔子,害的机场员工抓了半天才逮到它。但奇怪的是,这种智能监控设备兔子都能发现,为什么发现不了飞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