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以基隆的視角出發,邀請不同來賓進行人物訪談,分享在地的人文歷史、旅遊美食、市政議題、生活節慶,揭開不為人知的「神秘故事」與「奇妙冷知識」,讓你在聽節目的過程中,對於基隆的一切都瞭若指掌,不知不覺成為基隆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 more
FAQs about 基隆Podcast:How many episodes does 基隆Podcast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18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20, 2025S8EP4 震撼真相!三年前PR 90+學生 現在成績怎麼了?節目邀請到基隆二信中學林立校長,帶我們從教育現場出發,重新認識「在地就學」的優勢。從升學表現、教學資源,到高中與高職的整合發展,二信如何用行動證明:「選擇基隆,就是選擇更多可能!」 在地就學≠資源落差?基隆學子在地升學三年後,不僅穩住成績,更能激發潛力。「寧為雞首」的選擇智慧留在在地高中成為學習舞台的主角,反而能培養自信與自主性。市府與學校聯手,留住人才校基隆市推動特色課程、資源挹注的具體作法。高中x大學聯盟,深化教育內涵與大專院校合作,讓課程不只是書本學習,更接軌未來職涯。二信綜合型學校優勢全展開高中與高職課程整合,給予學生彈性選擇與升學後盾。競賽成績亮眼,發明設計雙贏學生如何從課堂出發,跨足全國競賽甚至國際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3minPlay
June 19, 2025S8EP3 社團+升學雙贏術!基隆女中如何打造學習亮點?本週邀請基隆女中林三維校長,分享學校如何透過三大實驗班、頂大策略聯盟與Podcast英語學習空間,打造多元又穩健的學習環境。從升學成果、國際交流到社團歷程,基隆女中展現出一所明星學校的教育厚度與在地實力,為學生鋪設未來道路。 #節目重點升學實力強勢發揮:113年有42%學生錄取國立大學及醫藥相關科系,展現基隆女中的堅實教學成果。三大實驗班+頂大合作:推動數理、人文及語言三大實驗班,結合頂大策略聯盟與校內Podcast錄音室,提升學生語言與跨域能力。國際交流年年進行:與韓國首爾大學、表藝高中等國際學校交流,擴展學生國際視野。社團活動融入學習歷程:從熱門社團延伸學生興趣,成為升學申請的重要亮點。感人奮鬥故事啟發人心:見證基女學子善用資源、勇敢追夢的真實故事。交通便利、就近就學優勢:基隆市區交通網絡完善,讓學生通學無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6minPlay
June 11, 2025S8EP2 基隆高中六大課程地圖 寫下學生的未來劇本本集邀請基隆高中 黃相文主任,分享基隆高中如何用行動為在地教育注入新能量。 #重點摘要三大實驗班規劃:數理、雙語、海洋雙語學習環境落實學校三大特色班:音樂、美術、體育與海洋大學合作發展課程走讀課程深入在地實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
June 05, 2025S8EP1 國際大學不是夢 聖心學生每天都在說英文本集邀請聖心中學孔令堅校長,分享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貫雙語學制,如何打造自然開口說英文的校園環境;同時介紹「2+1國際雙聯學程」,讓學生銜接加拿大、澳洲等國際大學更順利。從日常教學到國際交流,帶你看見聖心學生如何用語言打開世界的門! 完整K12雙語學制:從幼兒園至高中一貫銜接,英語學習從幼兒園起步,小學最多每週18堂英文課,奠定語言基礎。沉浸式教學環境:小學設有18位外師與18位中師雙師制,課堂與日常生活中皆有英文交流,學生自然開口說英語。彈性分級與實戰測驗:各年級依程度分班,定期實施一對一口語測驗,確保語言能力實質成長。豐富國際交流:與日、韓、印尼姊妹校互訪交流,學生以英語導覽、介紹、合作服務,拓展國際視野。2+1雙聯學程:與加拿大學校合作,兩年在台、一年赴加完成學業,取得雙學歷,銜接國際大學升學更順利。雅思專班與跨校資源共享:開設週六雅思課程,也歡迎基隆其他學校學生參與,擴大學習機會、降低出國門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May 28, 2025S7EP16 中山高中啟動AI專班 未來從影像開始中山高中設立AI學程專班:課程橫跨高一至高二,包含「微電影遇見AI」、「生成式AI導論」、「智慧簡報課」與「影音應用實作」,以工具應用與原理認識為核心,非強調程式設計。 強調學生可親近的AI素養教育:課程設計參考臺大李宏毅教授通識課程,重原理與應用,不強調寫程式,目標是讓學生理解AI運作並有效使用AI工具完成任務。 教師數位素養提升助推AI課程落實:疫情期間強化老師的數位教學能力,加上基隆市提供的優良設備(如大螢幕觸控電視),促使教師更積極嘗試AI工具融入教學。 與國立海洋大學合作推動APCS課程:寒暑假開設程式設計營隊,銜接大學資工系課程,並協助學生參加APCS檢測,提升升學競爭力。 基隆市獎學金政策鼓勵在地升學:會考成績優異者可獲最高30萬元獎學金,並設籍在基隆市、就讀市立高中(中山、安樂、暖暖、八斗)為基本條件。 多元交通規劃支援通勤學生:市府設計專車路線支援中山、安樂、暖暖高中通勤,包含市區、武崙、大慶等區域,減少學生通學時間與壓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9minPlay
May 21, 2025S7EP15 老師帶學生蓋房學族語 超有感原民教育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八斗高中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專班導師潘育文老師與學生林姿萱,共同探討八斗高中原民教育的願景與實踐,從語言、文化、建築到升學規劃,一窺這所位於普通高中,如何打造成為最亮眼的原民實驗教育基地。 #節目重點 🔹 沉浸式文化學習場域:老師與學生親手搭建原民建築、實作木工與修繕,從生活中體驗文化、培養團隊與問題解決能力。 🔹 阿美族語深耕教學:九成學生為阿美族,學校系統性推動母語教育,每週3至4節課+夜間練習,族語中高級認證通過率達30%。 🔹 族語師資接班梯隊:原民會預估族語教師人口老化問題。八斗高中正成為未來阿美語教師的培育基地。 🔹 學生翻轉原民刻板印象:林姿萱錄取中央與台南大學,選擇生態領域,期待將部落知識結合專業,成為原民世代的環境學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8minPlay
May 14, 2025S7EP14 魚也能發電?基隆少年陳懷璞登上國際從每天游3千公尺的體育班少年,到用「魚能發電」站上世界舞台,他是安樂高中校友陳懷璞。高中科展成績卓越,讓他從基隆出發,一路走進台大電機系,甚至代表台灣參加「OUR OCEAN海洋大會」,成為全球矚目的海洋大使。 他分享當年如何在升學抉擇中選擇留在基隆,善用在地資源,投入海洋發電與科學實作,最終改變人生軌跡。從科展國手到國際舞台,從與美國氣候特使的對話,到橫越北大西洋的探險故事,他用行動證明:「只要專注熱愛,在家鄉也能成為世界的大魚。」 📌 精彩重點 ▪️ 在地就學的關鍵選擇:為何放棄台北名校,選擇安樂高中? ▪️ 魚能發電的誕生:從瑞濱海邊浮潛到世界科展奪獎 ▪️ OUR OCEAN海洋大會:基隆少年站上聯合國級舞台 ▪️ 破浪遠航:無動力帆船橫越北大西洋的驚險挑戰 ▪️ 在地資源×國際視野:從安樂高中學到的軟實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6minPlay
May 07, 2025S7EP13 明明有更多選擇 老師為何讓孩子留在這所基隆學校?本週「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邀請暖暖高中家長會長張志成,以家長、教育者與在地人的多重視角,分享他對陪伴與教育選擇的深刻體悟。 曾經投身基隆教育界15年,輔導過無數學生走向未來。轉戰企業界後,他成為表現亮眼的經理人。面對孩子國中會考27.6分、具備就讀板橋高中的資格,家庭條件也允許的情況下,他與孩子卻做出一個出人意料,也發人深省的選擇「留在基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0minPlay
April 30, 2025S7EP12 特殊選才看重「你做過什麼」 技職生用實作錄取國立大學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基隆商工學生劉家妤與培德工家校長吳佳嬅,深入對談技職教育的價值與特殊選才制度的可能。 🔹 技職教育的真實價值 技職教育不只是技能訓練,更是讓學生用實作找出自我、創造未來的舞台。 技職結合特殊選才,讓非學科型強項的學生也能透過歷程累積進入理想大學。 🔹 學生實例:劉家妤的升學故事 因行銷簡報課吸引就讀基商商經科,逐步發掘興趣與專長。 發明「防下藥智能水壺」參展並獲銅牌,展現跨科合作成果。 透過特殊選才成功錄取台北市立大學行銷系。 🔹 特殊選才的關鍵 看重的是學生「做過什麼」,不只看分數。 活動紀錄、社團經驗、專題成果,都是升學重要素材。 🔹 學校觀點:吳佳嬅校長談技職文化 學生從高二就開始進入業界實習,累積經驗、提早銜接職場。 台菜研究社鼓勵學生創新,打造在地文化結合料理的特色。 校友返校任教,形成技術傳承的良性循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5minPlay
April 23, 2025S7EP11 成績普通也能逆襲!他們靠基隆資源重寫人生劇本本集《基隆Podcast》專訪 海大附中白哲宇 與 德育學院黃雅萍,兩位同學從「成績不理想」與「家庭不支持升學」的困境中出發,透過學校與市府提供的豐富資源,一步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他們用親身經驗告訴大家:只要敢嘗試、願意努力,也能寫出不平凡的人生劇本。 📌 本集重點摘錄 ✅ 白哲宇|從9.6分到國立海大:靠的是特殊選才歷程國中會考成績僅9.6分,英文C等。在校期間考取四張證照(工業電子、硬體裝修、軟體應用、救護技術)。擔任基隆市兒少代表,實地勘查八堵學童安全問題並提出提案。多次參與救國團與市府活動,歷練社會實務。入學第一年即當選學生會長、參加教育部領導培訓營。以「特殊選才」成功錄取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 黃雅萍|堅持升學的決心,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原本家人希望她國中畢業直接就業,她靠學貸與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成績保持在前段,獲得獎學金與老師助理機會。回憶專一進入大體實驗課的震撼,直言護理不易撐,但她堅持下來。在地就學的優勢:生活負擔輕、人際關係熟悉、師生互動更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9minPlay
FAQs about 基隆Podcast:How many episodes does 基隆Podcast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1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