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家好,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
疫情还没有结束,同学们暂时还不能告别这个长长的寒假、重返学校,需要待在家里,开启在线学习、“云学习”的生活。 很快,同学们就会发现自己出现了各种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旧的寒假作业还在扫尾,新的学习任务又下来了,感觉这一天好像也没做什么,怎么时间都不见了呢?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宅家”学习更高效呢?别急,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叫乔的学生打算晚上安心做功课。他准备7点钟开始看书,但是晚饭吃得太多,就先看电视消遣消遣。本想只看一会儿,谁知道由于抵抗不住节目的诱惑,等看完电视,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8点的时候刚想坐下看书,朋友又打电话聊了40分钟。在去往自习室的路上,看到有同学在打乒乓球,手痒难耐,就又打了一个小时乒乓球。打完球后,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又去冲洗一番。洗完澡后忽然感到睡意来袭,只能小睡片刻。睡醒后,由于又打球又洗澡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去吃夜宵。
原本打算做功课的时间很快就这么过去了,半夜两点半,乔终于打开了书本,但这时的他眼皮子已经不听使唤了,只好双手一举,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乔对老师说:“我希望你再给我一次补考的机会,我真的很用功,为了这次考试,我昨晚学到了两点半!”
这个故事看起来像一个笑话,但是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像故事里的乔一样陷入这样的困境呢?准备要学习了,可是总被这样、那样的情况打乱,有时候即便做了精心的学习计划,却还是一团糟。
今天,潘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时间管理的好方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的,在全球都很流行。它的工作原理是:每 25 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这25分钟里要专注某一项工作或学习,然后休息 5 分钟,再开始下一个 25 分钟的工作和学习,依次循环。直到第四个番茄钟结束,就可以休息20分钟。
这种工作方法成功的关键,就是设好这 25 分钟的番茄钟,然后全然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厦门市海沧区东瑶小学的老师们将这种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入学校,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深入推广、实践。
听起来,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好像很简单。不过,为了保证它的实施效果,潘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具体的步骤,来制定属于自己的番茄工作法:
第一步,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番茄钟。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白板、磁贴、番茄图片等。将喜欢的番茄图片,打印出来,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多打印几个。接着将磁力贴剪成番茄图片大小,贴在番茄图片后面,自制的番茄钟就完成了,贴到白板上,和计时器一起随时准备待用。
第二步,今天吃几个番茄,也就是梳理清楚今天要做哪些事,它包括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己想进行的娱乐活动、以及生活上的吃饭洗澡等等。哪些任务,需要花多长时间,活动的优先等级怎么排序?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建议邀请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讨论一下。番茄工作法要求我们在每天早晨做计划,为自己的这一天分派为数不多的活动,然后在每一个番茄钟之前,重新评估活动的优先级,确保我们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
第三步,一项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一天,东瑶小学的老师们会统筹好各学科内容,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并在前一天推送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包,让孩子们运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学习。特别要注意的是,制定学习任务时要记住“一双脚不能同时跳两场舞。”换句话说,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件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
第四步,按下计时器,在设定好的番茄钟时间内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开小差就算成功吃下一个“番茄”。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个番茄钟。每吃一个“番茄”就在任务栏上打钩,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体会到专注带来的成就感,再也不会觉得一天忙而无获了。
如何利用好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完成更多的任务、吃下更多的番茄呢?一会儿潘老师再给大家几个小建议。现在我们先休息一下,让罗指挥带我们一起查一查乐器之王钢琴的户口本,教我们如何打开乐器王国的大门。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我们继续“潘老师教你怎么办”的话题。
对于番茄工作法,潘老师还有几个小建议,帮助同学们成功吃下更多的“番茄”:
第一个建议,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番茄钟的专注时间。番茄钟建议专注时间是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真爱之声》的听众里有很多同学岁数还小,保持专注的时间也比较短,可以灵活运用番茄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专注时间。低年级小朋友在刚刚开始使用番茄钟的时候,可以压缩专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比如:专注25分钟,休息10分钟;或者专注15分钟,休息3分钟。随着同学们专注度提高,再慢慢增加番茄钟的专注时间。
第二个建议,简化任务清单。在列任务清单时,同学们会发现有些任务25分钟内完成不了,有些任务根本用不到25分钟,这怎么办呢?其实在心理学上我们有一种说法叫“过度学习”,就是假设20分钟我们可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又多复习了5-10分钟,我们的记忆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所以如果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要马上结束番茄钟开始休息,也不要进行新的任务,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巩固前面所学,学得更扎实。或者我们还可以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把大任务打散,小任务合并。打散大任务就是对一些学习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分阶段进行,比如说要完成一张有难度的英语练习卷,我们可以先用一个番茄钟完成听力和选择部分,休息过后再完成剩余的写作部分。有一些小任务可以合并成一个番茄钟,比如语文的背诵、预习、练字等。经过整理,我们的任务清单就会更简洁明了。
第三个建议,先上趟厕所。开始学习前,别急着立刻行动,先上一趟厕所,喝一口水,深呼吸十下再开始。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立一套学习前固定的行为,创造仪式感,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接下来我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什么事都不能打扰到我,我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
第四个建议,把桌面收拾干净。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不能分心杂乱。潘老师建议大家在开始学习前,花3分钟先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干净,无关的物品先收起来,需要的用文具摆摆好,避免为了找文具分心。
谢谢东瑶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番茄工作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更高效地学习。东瑶小学的同学们能做到的,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记住,结束番茄钟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聊一聊,今天你吃了几个“番茄”,在吃“番茄”的过程当中是否顺利,有没有中途开小差了呢?你认为一天当中吃几个“番茄”最合适?适当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下一次的番茄钟哦,快去试一试吧!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本期节目主笔高敏敏老师来自厦门市海沧区东瑶小学)
图片来源:《番茄工作法图解》
主笔:高敏敏
大家好,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
疫情还没有结束,同学们暂时还不能告别这个长长的寒假、重返学校,需要待在家里,开启在线学习、“云学习”的生活。 很快,同学们就会发现自己出现了各种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旧的寒假作业还在扫尾,新的学习任务又下来了,感觉这一天好像也没做什么,怎么时间都不见了呢?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宅家”学习更高效呢?别急,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叫乔的学生打算晚上安心做功课。他准备7点钟开始看书,但是晚饭吃得太多,就先看电视消遣消遣。本想只看一会儿,谁知道由于抵抗不住节目的诱惑,等看完电视,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8点的时候刚想坐下看书,朋友又打电话聊了40分钟。在去往自习室的路上,看到有同学在打乒乓球,手痒难耐,就又打了一个小时乒乓球。打完球后,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又去冲洗一番。洗完澡后忽然感到睡意来袭,只能小睡片刻。睡醒后,由于又打球又洗澡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去吃夜宵。
原本打算做功课的时间很快就这么过去了,半夜两点半,乔终于打开了书本,但这时的他眼皮子已经不听使唤了,只好双手一举,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乔对老师说:“我希望你再给我一次补考的机会,我真的很用功,为了这次考试,我昨晚学到了两点半!”
这个故事看起来像一个笑话,但是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像故事里的乔一样陷入这样的困境呢?准备要学习了,可是总被这样、那样的情况打乱,有时候即便做了精心的学习计划,却还是一团糟。
今天,潘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时间管理的好方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的,在全球都很流行。它的工作原理是:每 25 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这25分钟里要专注某一项工作或学习,然后休息 5 分钟,再开始下一个 25 分钟的工作和学习,依次循环。直到第四个番茄钟结束,就可以休息20分钟。
这种工作方法成功的关键,就是设好这 25 分钟的番茄钟,然后全然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厦门市海沧区东瑶小学的老师们将这种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入学校,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深入推广、实践。
听起来,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好像很简单。不过,为了保证它的实施效果,潘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具体的步骤,来制定属于自己的番茄工作法:
第一步,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番茄钟。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白板、磁贴、番茄图片等。将喜欢的番茄图片,打印出来,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多打印几个。接着将磁力贴剪成番茄图片大小,贴在番茄图片后面,自制的番茄钟就完成了,贴到白板上,和计时器一起随时准备待用。
第二步,今天吃几个番茄,也就是梳理清楚今天要做哪些事,它包括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己想进行的娱乐活动、以及生活上的吃饭洗澡等等。哪些任务,需要花多长时间,活动的优先等级怎么排序?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建议邀请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讨论一下。番茄工作法要求我们在每天早晨做计划,为自己的这一天分派为数不多的活动,然后在每一个番茄钟之前,重新评估活动的优先级,确保我们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
第三步,一项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一天,东瑶小学的老师们会统筹好各学科内容,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并在前一天推送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包,让孩子们运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学习。特别要注意的是,制定学习任务时要记住“一双脚不能同时跳两场舞。”换句话说,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件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
第四步,按下计时器,在设定好的番茄钟时间内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开小差就算成功吃下一个“番茄”。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个番茄钟。每吃一个“番茄”就在任务栏上打钩,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体会到专注带来的成就感,再也不会觉得一天忙而无获了。
如何利用好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完成更多的任务、吃下更多的番茄呢?一会儿潘老师再给大家几个小建议。现在我们先休息一下,让罗指挥带我们一起查一查乐器之王钢琴的户口本,教我们如何打开乐器王国的大门。
欢迎回到真爱之声,我们继续“潘老师教你怎么办”的话题。
对于番茄工作法,潘老师还有几个小建议,帮助同学们成功吃下更多的“番茄”:
第一个建议,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番茄钟的专注时间。番茄钟建议专注时间是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真爱之声》的听众里有很多同学岁数还小,保持专注的时间也比较短,可以灵活运用番茄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专注时间。低年级小朋友在刚刚开始使用番茄钟的时候,可以压缩专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比如:专注25分钟,休息10分钟;或者专注15分钟,休息3分钟。随着同学们专注度提高,再慢慢增加番茄钟的专注时间。
第二个建议,简化任务清单。在列任务清单时,同学们会发现有些任务25分钟内完成不了,有些任务根本用不到25分钟,这怎么办呢?其实在心理学上我们有一种说法叫“过度学习”,就是假设20分钟我们可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又多复习了5-10分钟,我们的记忆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所以如果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要马上结束番茄钟开始休息,也不要进行新的任务,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巩固前面所学,学得更扎实。或者我们还可以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把大任务打散,小任务合并。打散大任务就是对一些学习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分阶段进行,比如说要完成一张有难度的英语练习卷,我们可以先用一个番茄钟完成听力和选择部分,休息过后再完成剩余的写作部分。有一些小任务可以合并成一个番茄钟,比如语文的背诵、预习、练字等。经过整理,我们的任务清单就会更简洁明了。
第三个建议,先上趟厕所。开始学习前,别急着立刻行动,先上一趟厕所,喝一口水,深呼吸十下再开始。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立一套学习前固定的行为,创造仪式感,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接下来我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什么事都不能打扰到我,我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
第四个建议,把桌面收拾干净。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不能分心杂乱。潘老师建议大家在开始学习前,花3分钟先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干净,无关的物品先收起来,需要的用文具摆摆好,避免为了找文具分心。
谢谢东瑶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番茄工作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更高效地学习。东瑶小学的同学们能做到的,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记住,结束番茄钟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聊一聊,今天你吃了几个“番茄”,在吃“番茄”的过程当中是否顺利,有没有中途开小差了呢?你认为一天当中吃几个“番茄”最合适?适当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下一次的番茄钟哦,快去试一试吧!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本期节目主笔高敏敏老师来自厦门市海沧区东瑶小学)
图片来源:《番茄工作法图解》
主笔:高敏敏
424 Listeners
231 Listeners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