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坚固门徒的心” ——2022年10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2/10/a78aab790bb59e7c39b921ad132e212e.mp3

 

经文:【徒14:20】 门徒正围着他,他就起来,走进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徒14:21】 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徒14:22】 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3】 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徒14:24】 二人经过彼西底,来到旁非利亚。【徒14:25】 在别加讲了道,就下亚大利去。【徒14:26】 从那里坐船,往安提阿去。当初他们被众人所托蒙神之恩,要办现在所作之工,就是在这地方。【徒14:27】 到了那里,聚集了会众,就述说神借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徒14:28】 二人就在那里同门徒住了多日。

今天这段经文是保罗和巴拿巴结束第一次旅行布道的回访之路,从他们在小亚细亚所遭遇的逼迫患难来看,这次的回访之路堪称是勇气之路。这也让我们看到藉着保罗和巴拿巴对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及别加等地的再次访问,圣灵是如何坚固初期刚建立的这几个教会的。接下来我们就以“坚固”这个词作为主题,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这段经文。

“使好些人作门徒”

首先来看,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的福音事工。// 特庇是他们二人这次旅行布道在小亚细亚南加拉太地区所抵达的最东部城市,距离路司得约一百公里。他们在这里服事一段时间之后,就原路返回了。

路加对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这个城市的福音工作记录的非常简短,只有短短一句话“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没有提到犹太人的会堂,没有提到不信之人的敌对,没有提到神迹奇事,没有记录讲道,只提到了福音-门徒这两个词。但如果我们考虑到保罗和巴拿巴之前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和路司得这三个城市所经历的逼迫为背景,这里的简略记载就突出了他们在这个城市福音安静和平的工作氛围。

在特庇之前,福音工作是在激烈的争战中进行的,就像上周小白牧师所说的,从彼西底的安提阿到以哥念到路司得,逼迫的力度和凶险是逐次上升的,彼西底的安提阿只是驱逐,以哥念就开始酝酿杀机,路司得就直接动手了。但是,到了特庇这个城市,情势就有了很大不同,不再是更大的逼迫,反而是出乎意外的平静环境。这不是保罗和巴拿巴设想的,他做了继续争战的准备,但圣灵的带领和安排却出乎他们的意料。福音工作必然会面对争战,但具体的服事节奏是在上帝大能和智慧的安排中的。宣教的过程是圣灵所引导和掌管的,神让使徒去面对什么,他们就去面对什么。上帝工作节奏的美意就是如此,该争战的时候无论我们是怎么想的,争战必会来到;该休整的时候,争战好像就消失了一样。神的智慧一定超过我们的所思所想。就像传道书所说的“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传三6-8)。

特别是对于保罗和巴拿巴第一次被差派出来宣教,他们没有任何经验,所面对的是真正的拓荒冒险旅程。在紧张激烈的争战之后,一个相对舒缓的服事环境正是他们需要的。特庇就是神为保罗和巴拿巴预备的中途短暂休整的一站,让他们身心灵都可以稍微喘息恢复一下,然后积累力量好进行后面的回访工作。当然,这不是正式的休整,这要等到后面他们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的母会才会有。但现在,在这里暂时不用面对敌意和争战,专心传福音,讲道,造就门徒,这对神的仆人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看到圣灵的能力并不受环境的影响,在争战中福音被宣讲之后“信的人很多”(徒十四1),在平静中福音也同样大有果效。而且,路加这里说到“使好些人作门徒”,不但是在表明很多人信主的福音果效,而且也表明在相对和平的处境中,特庇这个城市的教会得到了充分的真理教导和各方面的建立。比如保罗和巴拿巴一边向不信的人传福音,一边也开设门徒造就的课程,给教会打下坚固的真理根基,也建立同工团队,等等。因为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的敌对和逼迫,保罗和巴拿巴可以从容地传福音和教导门徒,照着教会的需要,按部就班地,该讲的都对他们宣讲了。特庇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一个宣教士理想中的服事环境,有足够的时间照着计划服事。

很大可能保罗和巴拿巴在这个城市停留了较长的时间。也因此,和之前三个城市相比,特庇的福音工作、教会建造是一气呵成的,中间没有被打断。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和路司得的教会,虽然建立了,但因为逼迫的缘故,保罗和巴拿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教会建造上有更进一步的投入,这三个地方的教会和特庇的教会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在特别停留了足够的时间之后,保罗和巴拿巴就认为应当回去再次看望之前的教会,把他们所缺的给补上。

“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

然后,来看保罗和巴拿巴对之前城市的回访工作。// 其实,从距离来看,如果保罗和巴拿巴不从特庇往回返,他们直接从特庇回叙利亚的安提阿路程更近更顺,(从特庇经过大数直接就可以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保罗的第二次旅行布道正是从叙利亚的安提阿走陆路第一站就到了特庇,保罗的同工该犹就是特庇人)。但他们却舍近求远,因为他们的行程并不以路途便利和安全为主要考量,而是以福音和教会的益处为主要考量。如果他们没有回去,就直接回安提阿述职,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可以的,圣灵藉着他们所行的在人前已经足够交差,足够感人了。但他们更是寻求蒙神喜悦,因此他们要走一条更远的返程之路,这一方面说明他们知道这三个城市教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们为福音顺服圣灵带领的心志和勇气。重返被逼迫而离开的城市需要更大的勇气。// 可见他们的服事不是出于人,不是为了让人看,而是出于神,凡事都看神的旨意和带领。不是表面上能交差了就可以了,而是在神面前使自己的良心清洁无亏。愿我们今天在服事主的时候,所行的也都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一5)。

如果说,第一次到这三个城市的工作是宣教,那么这次回访的主要目的就是“坚固”。就是说,保罗和巴拿巴这次回访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大范围内的传福音,而是对教会的牧养培灵。这样所引起的动静就要比第一次小,引发敌对犹太人逼迫的可能性也小。保罗从四个方面来坚固门徒,第一,劝人恒守神的道;第二,预先说明信仰的艰难;第三,选立长老;第四,为他们禁食祷告。可以说,这是使徒能为他们所作的足够完善的工作了。而且,从中可以看到福音工作或宣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神的教会。使徒不是只传福音,然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而是,在当地建立起一个有真理稳固根基的教会,有组织有带领有使命的牧养和治理的体系,让信徒在教会中被牧养和带领,并藉着教会继续在本地有福音的见证和事工。建立教会本就是宣教的一部分。

“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

这是坚固教会的第一要义,就是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神永恒之道的根基之上,让神的道成为他们的生命,就是教会“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二20)。恒守就是长久坚守,永不后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放弃对基督的信靠、追求和顺服,以基督为自己生命中唯一的盼望、喜乐和能力。就像主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为门徒的祷告“父啊…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罪恶)。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十七14-17)。

我们所信的在基督里是稳固的,神的拣选也是永不后悔的,圣灵一旦内住也绝不会离开,三一上帝自己来保证祂的选召是真实可靠的。但这并非表示一个人就因此可以认为自己有一时的信心一受洗就一劳永逸了,无论以后自己在地上怎么生活至终必定得救。反而,若上帝在基督里所赐永生的恩典是如此的宝贵和荣耀,那么一个领受了这样盼望和应许的人,就应当竭力在自己短暂又卑微的余生中显出自己蒙恩的见证来。就是使徒彼得所说的,上帝呼召人信耶稣的目的本就是“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若一个人在信主这件事上既不感恩,也不竭力,反而在生活中常常显出对基督的冷漠、轻视甚至所作的是羞辱主名,却自称是基督的门徒,自称自己有得救的确据,这人的声称是毫无价值的自欺。这不是说,一个真实得救的基督徒总是处在刚强得胜的状态,不能有丝毫的软弱和跌倒,而是说基督的门徒必然在谦卑、信心和顺服上显出证据。跟随基督的路是窄路,必然有很多挑战,我们也会经历很多磨练,信心也会上下起伏,但在低谷中,我们会为自己的生命状况忧心,我们里面的冷淡和软弱会让我们痛苦,我们也会想各种办法来让自己与主更加靠近,竭力去恢复起初所领受的信心和爱心,而不会任由自己远离,甚至还带着一种高兴和放松,觉得自己终于不再需要为信仰付出什么了,自己可以照着自己所喜好的随意去行了。这就是新约圣经对此的警诫“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三14)。言下之意,若是不能坚持到底,这种信心就是神的道“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十三20-21)。

“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

故此,保罗和巴拿巴坚固教会的第二点,就特别提到了患难,“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保罗这么说跟他自身的遭遇,以及这些城市信耶稣之人的经历相符。教会就是在逼迫患难中建立起来的,不但保罗和巴拿巴被逼迫驱逐,而且他们走后各地的教会也持续受到从敌对者来的压力。听见保罗这样说的信徒,都对此感同身受。

那么,逼迫患难对于教会的意义何在呢?首先,让人真知道神的国是什么样的。上帝的国在今生并不是世人所以为的荣耀样式,不是一成为天国子民,立刻在地上就享有了诸多世人所羡慕的特权,比如苦难的豁免,生病的豁免,不顺利的豁免,情绪低落的豁免,各种生活愁苦、扰乱和压力的豁免,一信耶稣立刻就过上了在今生平安顺利,舒适富足,受人尊敬和被人推崇的生活。凡以今生福乐为追求的人并非是在追求进入神的国,“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不在乎吃喝就是指神的国不在乎今生的生活是贫穷还是富足,是顺利还是艰难,就是主耶稣所说的“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1-33)。神的国关注在属灵的事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就是你所行的合乎神的心意吗?你是在与神的正常的关系中吗?你心里有从神来的平安喜乐吗?这才是一个认识基督的人在地上最为看重的,这也是属天子民在地上最大的追求。这里对神国的界定,已经跟原来犹太教对神国的今生解读完全不同了。所以,所有想要因信耶稣就一定在今生有一个被世人羡慕的平安富足的生活的人,这个时候就会失望。面对福音人们要衡量和评估一下,自己是否愿意为进入神的国,面对今生的损失和艰难。今天所有跟随耶稣的人也同样都要思想一下,我为什么要信耶稣?是要得今生的好处吗?还是今生来生两不误,我都想要?还是要将今生献给主,好在今生就让天国的荣耀在我身上显明出来?乐意在今生为基督的名面对艰难,在盼望和喜乐中仰望将来神国度的荣耀?// 其实,神国度的荣耀在今生还没有完全显明出来,神国对于今生隐藏的荣耀是将来藉着身体复活,与主直接面对面,并与基督一同作王审判世人和天使的时候才能显明出来。神国的子民在今生乃是藉着对基督的信靠和顺服,以一种与世界不同的生命样式来见证神国的荣耀。而非是藉着得到了很多世人所喜爱的今生世物,而被人羡慕。反而主耶稣曾说“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十22)。在神国和艰难这两者之间,我们更看重什么呢?是要进入神国,还是脱离艰难?若忍受艰难就可以进入神国,你会如何选择呢?从某个角度看,苦难是一个试剂,可以让人看出在我们里面我们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这里说的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很多艰难,不是在给进入神的国设立了一个了一个条件;而是说,我们若认为自己已经是属于神国的一员了,我们若是在地上照着神国度子民的样式来生活,我们就必会面对争战和艰难。要让已经降临的神的国,藉着我们这些已经在神国里有份的人显明出来,受苦是必须的方式。因此,所有基督的门徒,都要有为基督受苦的心志,这样我们才能在地上奔走天路的时候有预备好的从容的心态,就像彼得所说的“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彼前四12-14)。反对、逼迫和艰难从来就不是福音和神国的拦阻,反而藉着这些显出了福音对世界的得胜。

因此,为基督受苦心志,也是支取从基督来的勇气和能力的方式,可以让我们胜过世界、自我和罪。如彼得所说“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彼前四1-2)。// 可以说,这就是跟随基督的秘诀所在。

而且,这本就是基督自己在地上成就上帝救恩工作的方式,后来所有跟随基督的门徒,都要在基督的苦难上有份,因此就能成为神祝福和拯救的器皿和管道。像保罗说的“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若要被主使用,须经历苦难,就是保罗对提摩太的劝勉所说的“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后二3)。

并且,惟有有为基督受苦的心志,才能得着灵魂的救恩,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4-25)。

艰难与荣耀和福分相关。信耶稣并不会让我们生活中的难处消失,但主会让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和应对发生改变。出于上帝的怜悯,圣灵会以超然的能力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但圣灵最宝贵和最常见的工作是对一个圣徒生命的改变。然后,我们能照着上帝的心意和方式来应对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藉着我们的应对,让人看见基督能力的同在和彰显,从而归荣耀给神。我们因信耶稣所经历的艰难将会成为我们的荣耀。这是在基督里苦难的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无论信耶稣,还是不信耶稣,都会面对今生的很多艰难。但信耶稣的人,为基督所受的苦难就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面对难处合神心意的应对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冠冕和奖赏,可以成为我们的永远的荣耀,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7-18)。所以,不要因自己的犯罪和私欲而受苦,要为基督而受苦。

这是整全福音的信息。无论是主耶稣还是使徒,在传福音和教导真道的时候,都没有避讳信仰会面对挑战,会经历逼迫患难,会有很多艰难。保罗传福音不是靠着属世的好处来引诱人,他从未隐瞒过因信耶稣而可能有的各样难处,正如他后来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所说的那样“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二十20)。我们在对人传福音的时候,也不要刻意避开信仰的挑战,给人误导,让人误以为信耶稣所得的祝福就是世人从自我和世界的角度所理解的属世的好处。忠实地宣讲福音,这不但是对上帝的忠诚,而且也是对人的灵魂负责任。

我们所传的福音,若是靠着属世的好处才能吸引人,这就不是福音。就是保罗说的 “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加一7)。真实的福音就是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如今借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借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一10)。福音就是让人看见这不能朽坏的永生生命,并为之奔走见证。我们应当传真实和全备的福音真理,不要自行有所隐瞒,更不能歪曲。要让人真的明白我们所讲的是什么,他们也很清楚自己若信了,会面对什么,会得着什么。让人在清楚明白的状态下,清醒地决策,真的信服真道。如果一个人听见福音的时候欢喜快乐,但是他对于福音可能带来的对他今生生活的影响和挑战还有很多疑虑和犹豫,不能为了让他现在抉择,就告诉他主耶稣不会让他面对难处,一切都会顺利;而是因该告知他信耶稣会面对很多挑战和艰难,但主会赐给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主会帮助我们胜过。

我们不要怕别人不信,不用担心讲到因信主而可能的苦难和挑战,人听了这些就因惧怕而退缩不信了;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圣灵有让人信服的能力。若有人听了不信,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正常反应,罪人已经死在了罪恶过犯当中,没有人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信耶稣。我们传福音,有人明白了,真的信了,这才是应当令人惊奇的事情,这是不寻常的事情。甚至,应该说,这是我们看见了圣灵超然的工作,我们看见了神迹。所以,忠诚传讲福音信息,一方面体现了传讲者自己的信心,也体现了对圣灵工作的信心。而若有人根据自己的私意对福音有所修改或者扭曲,这往往源于人自身信心的缺失;这人既自己惧怕今世的挑战,也对圣灵的能力不那么相信。这就是使徒保罗在论到那些在福音与割礼冲突时说的“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愿意你们受割礼,不过要借着你们的肉体夸口”(加六12-13)。主耶稣也曾以更为严厉的话语责备那些扭曲神的律法的法利赛人“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太二十三15)。// 人有时候传讲错谬的道理,是出于自身的骄傲和诡诈,他们并不真关心听者的灵魂是否得救,他们更关心这人是否归在我名下为我敬虔功绩的份额。

“在各教会选立了长老”

真理教导之后,使徒在教会选立了长老。这是新约圣经在耶路撒冷教会之外第一次提到长老的职分。这时保罗在各教会设立的长老,很可能是今天牧师和长老两种职分的结合;既讲道又治理。今日教会里通常是牧师主要负责属灵话语的教导,长老主要负责教会治理。

首先,这让我们看到,此时三个城市的教会在逼迫中的迅速成长。教会并没有因为使徒的离去就一盘散沙了。反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有能够并且愿意担当带领责任的工人出现。在这样逼迫的环境下,有人愿意热心服事,或者开放家庭,或者有教导恩赐的领受,教会此时在一种圣徒自发服事的状态下运行成长,表明圣灵在教会中的恩典和保守的工作。// 在一个初建教会中,这些在逼迫中得以站立,并显出恩赐和勇气的圣徒,这是圣灵在特殊状况,所作的格外恩典的工作。

第二,虽然这里没有提到具体的长老的要求和选立流程,但是这并不表明保罗和巴拿巴在选立带领同工的时候没有标准,也不表明选立完全是信众所行。从选立这个词我们可以多少看出来一点在初期教会里设立职分的方式。一,初期教会的第一任教会长老是使徒亲自参与选立的;二,候选人的评估标准和提名就是使徒来进行的;三,但也不是使徒自行指定的,而是经过了选举印证的。所以,就让我们看到教会职分不是自取的,也不是人来指定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显明圣灵选立的程序的。// 这里长老一词为复数,可能表明了教会的带领同工并非只有一人,而是一个团队。

第三,长老的选立,对一个教会的稳固和见证有重要的意义。没有领袖,教会很难健康持续地存在下去,也很难有应对世界的能力,也没有良好地教导和彼此委身的能力。宣教工作的目标并非只是让人听见福音,而是让听见就信的人在地上成为一个坚固的圣徒团体,就是教会。坚立教会,才是宣教的目标所在,让圣徒都归属在神的教会里。就如加尔文所说的“教会为信徒之母”。因为这是永生神的家,是神特别显出同在、保护和供应、引导的所在。一个自称信耶稣的人,却没有委身的教会,却跟教会疏离,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这跟使徒约翰所说的“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领受的命令”(约壹四21)是相矛盾的,因为“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

“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

选立长老之后,使徒就为教会禁食祷告。这是保罗对上帝的仰望和倚靠。这也是保罗的谦卑和服事中的自由。他知道教会的指望不是他们,而是神自己。保罗从来不认为他能做成什么,他所仰望的是那位亲自拣选人、感动人,建立教会的主。神才是教会真正的大牧人。保罗也并不需要长老对他负责,各教会是独立治理的。长老对上帝负责即可。保罗会离开,长老也会离开,但神却是永不动摇的。圣灵藉着神的道和教会来牧养神的群羊。// 就在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服事的这段时间里,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这三个城市的教会在逼迫中继续在成长,而且等到保罗和巴拿巴再访时就有可以作长老的教会工人出现,这已经让人看见了圣灵同在的工作。他们之前的被逼迫,现在的回来,都是在神的计划中。神的教会真正的建造者是神自己,是耶稣的灵一直永远与祂的教会同在,使徒只不过是被神所拣选所使用的暂时的器皿,他们在某些环节上被使用,让他们在神的工作上有份,让他们亲眼看见神的工作。保罗真的看到“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林前三6-7)。

“在别加讲了道,就下亚大利去”

回访尾声提到了别加和亚大利。这是保罗和巴拿巴从塞浦路斯岛登陆小亚细亚时最初经过的两个地方。应该在一开始,别加和亚大利就有福音工作,也有信主的人,这两个地方可能没有犹太会堂,也没有对福音的敌对,可能信主的人也少。但保罗依然挂念他们,再次造访他们。然后,保罗和巴拿巴就直接从亚大利回叙利亚的安提阿了。
“述说神藉他们所行的事”

最后,保罗他们结束了第一次旅行布道,回到了叙利亚的安提阿,“当初他们被众人所托蒙神之恩,要办现在所作之工,就是在这地方”,这是差派保罗和巴拿巴出去宣教的母会,他们要回到这里来述职和休整。

回教会述职

安提阿教会应该一直为保罗和巴拿巴切切祷告,也一直在翘首以待两位工人的归回,好知道他们这一路都经历了什么,宣教的情况怎样。他们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聚集了会众,就述说神借他们所行的一切事”。我相信,两位宣教士是带着夸胜的心态来叙述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的,特别是有很多人信主,教会得以建立。虽然,他们经历了很多次的逼迫患难,但这并没有成为他们的悲哀和痛苦的记忆,他们没有被第一次宣教所经历的难处给吓到,没有成为他们内心的压力和懊悔。他们的心里没有畏惧,他们看经历艰难是正常的。反而,他们内心为这次宣教所经历的神的工作和恩典而充满感恩和喜乐,他们想让差派他们的教会知道神大能的工作。所以,他们的报告背后是得胜,是见证,是归荣耀给神的感恩和谦卑。

这里路加特别提到了“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这可能是保罗和巴拿巴这次述职报告中的一个重点。两位神的仆人亲眼看见了神在外邦人中的工作。// 这句话就为后面和保守犹太信徒之间的争执,以及十五章的耶路撒冷会议做了预备。这里就凸显了巴拿巴在第一次旅行布道中的重要作用。他从某个角度是作为耶路撒冷教会的代表参与了第一次外邦宣教的整个过程。

总之,通过保罗和巴拿巴的报告,安提阿教会确信这次他们的福音工作是成功的,达到了圣灵藉着教会差派他们的目标。显然,安提阿教会对于保罗和巴拿巴的报告是完全接纳的,他们已经确信这次的宣教旅程正是神藉着他们所作的工作。安提阿教会作为初代教会第一个差传的教会,是当时世界上的宣教中心,他们对于使徒工作的评价和接纳非常重要。// 后面耶路撒冷会议针对外邦人是否要受割礼才能得救的争论,不是保罗和巴拿巴两个人的见证和争战,而是安提阿教会和耶路撒冷教会这两个教会一同在面对教会历史中第一次关于救恩真道危机争论时的得胜。

在教会里恢复

述职之后,“二人就在那里同门徒住了多日”,这是真正的休整。相对于在特庇这个城市的安静服事类型的休整而言,在叙利亚的安提阿才是保罗和巴拿巴真正的身体心灵的恢复。这段时间很可能不用他们再四处去传福音和教导,他们主要就是和肢体在一起交通、祷告、敬拜,弟兄姊妹各处都请他们两位去吃饭,等等。使徒在安提阿教会的这段时间的停留非常必要,这个停留期,不单单是宣教士身体的休整和恢复,更是灵性沉淀的需要。保罗可能藉着在这个过程中更为详细地跟教会的肢体一同来分享沟通宣教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种情况,一方面是对教会的建造,另一方面也是在总结宣教的经验和神学的更深的洞见。可能,保罗神学后续很多的形成就是经历了第一次宣教旅程之后沉淀成形的。// 据说,加拉太书就是保罗在这休整时期所写的。

// 用坚固一词作为这一段经文的关键词,我想是非常合适的,这里有一个多重坚固,一方面,是神藉着保罗和巴拿巴坚固小亚细亚各城的教会,另一方面,是神藉着特庇、回访和述职来坚固保罗和巴拿巴,第三个方面神也藉着保罗和巴拿巴的述职坚固了安提阿教会,甚至,上帝藉着保罗和巴拿巴的差派母会安提阿教会来坚固外邦宣教的伟大工作,(这在后面的耶路撒冷会议中就可以看出来)。

结语

保罗和巴拿巴这个团队的第一次外邦宣教之旅结束了。这是教会历史上第一次差派宣教事工,在小亚细亚的福音工作是完全拓荒式的宣教。他们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我们就从两位宣教士所遭遇的来看今天的宣教需要思想的三个方面:首先,福音是神的大能,神有荣耀的工作;但同时,会有抵挡和逼迫。这是服事必然会看见的两方面。第二,保罗和巴拿巴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他们对所遇见的挑战应对的策略,抉择和勇气能力都是合宜的,因为有圣灵的同在和引导,保罗和巴拿巴当然在人眼中,是大有勇气之人,大有能力之人。但是他们两人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不过是神的器皿。是神自己的能力藉着他们展现出来。第三,虽然是第一次外邦宣教,但他们的侍奉有清晰的策略和目标。策略就是,先进犹太人的会堂,然后传给外邦人,被逼迫就去下一个城。目标就是,宣教不仅仅只是传福音,建立教会并坚固教会才是目标。

最后我以保罗的晚年写给提摩太的一段话来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的守着”(提后一11-14)。

回应诗歌:《81 真理圣灵充满我》

The post “坚固门徒的心” ——2022年10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7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