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经常有朋友问我,加入相互保这样的互助保障计划,靠谱吗?
几块钱就有了几十万的保障,还有没有必要花几千块买保险。
借这个机会,今天和大家聊聊市面上常见的这些互助计划。
首先来说说,互助计划,到底是什么?
简单理解,其实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以「互相帮助」的方式共同抵御大风险。
它们大都只要交一点点钱(比如几块钱)就能加入,等团体里有人发生风险互助事件,再均摊互助资金。一些互助计划为了吸引用户,甚至可以0元加入。
我整理了下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7个互助计划,包括:支付宝相互宝、美团互助、轻松互助、小米互助、水滴互助、360互助、众托帮大病互助。
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图,你点开文稿就能看到详细信息了。
看完后,你会发现,它们的保障形式和重疾险/医疗险类似,以给付或者报销的形式,来保障大病风险。
至于具体的分摊费用,低则几十块每年,多则100多元。比起同等金额的重疾险,便宜不少。
这里也给你提个醒:
1)目前不少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
虽然计划本身不违法,但参与这些计划,并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2)另外,随着时间推移,你的分摊费用可能会越来越高
你想啊,如果留在计划里,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有成员出险,需要你支付互助金。
久而久之,那些年纪轻、身体相对健康的人就会想:我为什么要继续留在这里给别人付钱?等我老了以后,还会有同样的保障吗?
所以,那些健康的人,更容易退出;反之,身体没那么好、很难单独买保险的人,更有动力留下来。
如果平台对这方面没有一个长期的运营计划和对策,时间长了,你要支付的互助金,可能会越来越高。
接下来,我们聊一个很多朋友关心的话题:加入了互助计划,还要买保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现在看起来互助计划的成本比单独投保重疾险、医疗险要便宜,但它的保障和未来成本,都是很不确定的。
1. 你实际可获得的互助金不确定
因为可能会存在到期分摊不进行支付的行为,这是平台方很难强制去执行的。
而商业保险,最终是保险公司兜底,而且有银保监会的强监管。
2. 互助保障有可能被调整
去年12 月,相互宝就发出了一则《保障及规则优化》公告,宣布删除对轻症甲状腺癌以及轻症前列腺癌的保障。如果你不接受,就只能退出互助计划。
而对重疾险或者医疗险,你所获得的保障内容,都已经白纸黑字写进了合同,是不能被随意更改的。
3. 分摊费用不确定
这一点我们前面讲过啦。虽然目前有互助平台规定了最高金额限制,但它依旧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4. 互助平台有可能会破产、跑路
如果你认认真真在平台上「帮助他人」多年,等到自己真的遇到风险,平台却宣布中止经营,这可怎么办?
而保险公司有严格的设立要求以及退出机制,即使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况,监管也会出面保障我们的权益。
我们买保险,其实就是希望对大风险,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转移和保障,只靠互助计划,反而可能「不保险」了。
最后总结一下:整体来看,互助保险更适合以下2种情况:
第1种是,短期内真的没有多余的预算购置充足的商业保险
那么暂时用低成本加入一个靠谱的互助保障,不失为一种阶段性的保障补充。
未来等到有预算,千万记得补上商业保险。
第2种是,已经配置了充裕的保障,加个互助也无伤大雅
我加入相互宝也是这个心态,一方面好奇它的运营状况,另一方,也是低成本多点保障。
就算有一天计划不做了,我也不会太担心,就当之前的互助金是捐钱了吧...
如果你考虑加入,也记得优选相对较大的平台加入,当参与的人足够多、平台相对规范,这个互助计划才更可能会长久运营。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看更多保险知识干货,欢迎关注我的号「简七读财」。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也请你帮我点个赞吧~
经常有朋友问我,加入相互保这样的互助保障计划,靠谱吗?
几块钱就有了几十万的保障,还有没有必要花几千块买保险。
借这个机会,今天和大家聊聊市面上常见的这些互助计划。
首先来说说,互助计划,到底是什么?
简单理解,其实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以「互相帮助」的方式共同抵御大风险。
它们大都只要交一点点钱(比如几块钱)就能加入,等团体里有人发生风险互助事件,再均摊互助资金。一些互助计划为了吸引用户,甚至可以0元加入。
我整理了下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7个互助计划,包括:支付宝相互宝、美团互助、轻松互助、小米互助、水滴互助、360互助、众托帮大病互助。
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图,你点开文稿就能看到详细信息了。
看完后,你会发现,它们的保障形式和重疾险/医疗险类似,以给付或者报销的形式,来保障大病风险。
至于具体的分摊费用,低则几十块每年,多则100多元。比起同等金额的重疾险,便宜不少。
这里也给你提个醒:
1)目前不少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
虽然计划本身不违法,但参与这些计划,并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2)另外,随着时间推移,你的分摊费用可能会越来越高
你想啊,如果留在计划里,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有成员出险,需要你支付互助金。
久而久之,那些年纪轻、身体相对健康的人就会想:我为什么要继续留在这里给别人付钱?等我老了以后,还会有同样的保障吗?
所以,那些健康的人,更容易退出;反之,身体没那么好、很难单独买保险的人,更有动力留下来。
如果平台对这方面没有一个长期的运营计划和对策,时间长了,你要支付的互助金,可能会越来越高。
接下来,我们聊一个很多朋友关心的话题:加入了互助计划,还要买保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现在看起来互助计划的成本比单独投保重疾险、医疗险要便宜,但它的保障和未来成本,都是很不确定的。
1. 你实际可获得的互助金不确定
因为可能会存在到期分摊不进行支付的行为,这是平台方很难强制去执行的。
而商业保险,最终是保险公司兜底,而且有银保监会的强监管。
2. 互助保障有可能被调整
去年12 月,相互宝就发出了一则《保障及规则优化》公告,宣布删除对轻症甲状腺癌以及轻症前列腺癌的保障。如果你不接受,就只能退出互助计划。
而对重疾险或者医疗险,你所获得的保障内容,都已经白纸黑字写进了合同,是不能被随意更改的。
3. 分摊费用不确定
这一点我们前面讲过啦。虽然目前有互助平台规定了最高金额限制,但它依旧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4. 互助平台有可能会破产、跑路
如果你认认真真在平台上「帮助他人」多年,等到自己真的遇到风险,平台却宣布中止经营,这可怎么办?
而保险公司有严格的设立要求以及退出机制,即使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况,监管也会出面保障我们的权益。
我们买保险,其实就是希望对大风险,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转移和保障,只靠互助计划,反而可能「不保险」了。
最后总结一下:整体来看,互助保险更适合以下2种情况:
第1种是,短期内真的没有多余的预算购置充足的商业保险
那么暂时用低成本加入一个靠谱的互助保障,不失为一种阶段性的保障补充。
未来等到有预算,千万记得补上商业保险。
第2种是,已经配置了充裕的保障,加个互助也无伤大雅
我加入相互宝也是这个心态,一方面好奇它的运营状况,另一方,也是低成本多点保障。
就算有一天计划不做了,我也不会太担心,就当之前的互助金是捐钱了吧...
如果你考虑加入,也记得优选相对较大的平台加入,当参与的人足够多、平台相对规范,这个互助计划才更可能会长久运营。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看更多保险知识干货,欢迎关注我的号「简七读财」。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也请你帮我点个赞吧~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84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