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
1、简缠对于线段的划分都是基于高低点之间的类型分别。
这个后期详细整理的时候要引用准确的缠师对线段的定义,下文的特征序列也一样。
我讲的简缠对线段的划分和缠师对线段的划分是稍有区别的,这个我们讲到多义性的时候会涉及到。
缠师对线段的划分是:只要线段构成三笔以上,并且三笔之间有重合,就是可以划分的。
而我给大家强调的是更遵从于高低点之间的划分。高低点,即我们在走势图上看到的明显的高低点,是进行线段划分的基础,并且它符合笔的个数是奇数,并且有重合,就是可以划分的,这个对于保证我们分析的完整性可能会更有帮助,我更倾向于此。
两种划分方法如下:
方法一:按高低点划分
方法二:按三笔有重叠划分
对于线段1的划分,两种方法是一样的。后面的划分就不同了:
按照高低点划分,线段2可以从6画到11。
按照三笔重叠划分:线段2是从6画到9的,只要9比12高,9-12也是可以看成新线段的生成中的。后面如果还出一笔上到15,只要15比12高,12-15还是可以合成线段的,这也完全符合线段的定义。
两种划分方法没有对错,只要符合线段定义,我们就可以进行线段划分。遵从于高低点,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
2、特征序列是缠师为推导理论而做的设定,对线段的准确划分给出了客观的量化标准。
特征序列,我在讲简缠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提及,是因为在我的理解里,它是为了量化而用的,为了理论的推导而用的,让你划分线段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实我们在实战的运用过程中,没有特征序列一样可以完成这个作用,特征系列是个抽离的过程。
特征序列是什么?比如在一个向下的线段构筑中,我们找它的反向运动段(向上段), 2-3,4-5,6-7,8-9,而后把反向运动段画成一根根K线,当这些K线形成底分型时,反向线段就形成了。当走到9的时候,A这个特征序列底分型成立,那线段1一定是一个终结于6的向下的线段了。(它跟画笔是一个概念。当底分型成立,前面1-6你可以理解成一笔,6-9是反向的笔。作为线段看,当特征序列的底分型成立,前面1-6这个线段就成立,6-9是反向的线段)
特征序列我没有过多提及,是觉得它对解决当下关系不大,只是让你更好的划分已完成的走势。
其实你只要严格遵守线段的划分逻辑:新线段产生一定对应旧线段结束,就能把线段划分好,不一定要用到特征序列。
3、对于操作的当下而言,建议完整学习缠论后(即能理解线段、非线段后),再投入实战。
当我们学完整个的走势类型,你会发现线段其实是更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结构。因为缠论具备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分析,它只是不同结构的简约化处理,还是一个更精密处理的过程。等你理解到这层的时候,线段的划分对你已经不构成学习的困难了。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先把线段的定义掌握,对原有的已完成走势能够按照线段划分标准,在日线也好,5分钟也好,进行完整的划分。这一课你能学到这就可以了,等到我们整个缠论学完之后,你对线段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