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教育:是什么让青少年沉迷游戏?


Listen Later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青少年沉迷游戏是似乎是一个世纪大难题,早在手机和网络不发达的年代,青少年就懂得整夜泡网吧玩游戏,到如今连小学生都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家长们更是在和小孩的手机拉锯战中操碎了心。


孩子小的时候还算是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们玩,越长大就越喜欢一个人抱着手机、电脑打游戏上网,在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接受了游戏和网络中许多不合适的信息,焦虑症、抑郁症和一些反社会人格也会不断增加。


究竟是什么让今天的青少年逐渐减少出门社交,不断沉迷手机、沉迷游戏?英国媒体人米兰达·格林在《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说,是因为今天的青少年被剥夺了“冒失的自由”


所谓“冒失的自由”,指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叛逆行为。这种叛逆行为每代人都会经历的。这些叛逆行为要么就成为秘密,要么就成为日后聚会的谈资。但是如今,却产生了一个新的变量:社交网络。格林引用一位专业人士的话说:“青少年的生活更公开了,他们距离被别人贬损,永远只差Snapchat里的一张照片,或者Facebook里的一个帖子。”


格林曾经在一场中学辩论赛中当评委,这场辩论本来是关于假新闻的,但却变成了青少年如何管理自身在线角色的焦虑的讨论——他们纠结于一个观念而不可自拔,“认为在自己16岁时,可能会在网上遭遇一些可怕的事情,由此毁了自己的余生。”


因此,格林认为,同之前的几代人相比,现在的青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冒失的自由”被剥夺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冒失行为在社交网络上放大,搞得自己身败名裂。因此,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更愿意宅在家里玩手机,不愿意出门社交,社交网络事实上成为了一张网,让青少年不敢真正地进行社交。


对此,格林认为,与其逼着青少年戒掉手机游戏和社交网络成瘾,不如培养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现在欧美一些学校甚至有了冥想课和心理辅导师,而在微信微博几乎承担了所有社交通讯的中国,格林的观点也能给中国家长一些启发,即教育孩子用健康的心态对待网上大家对自己的言论,同时也不做网络上肆意评判的键盘侠,孩子没有被人“监控”的压力了,“冒失的自由”也就会随之回来。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117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