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解脫生死之意義18


Listen Later

解脫生死之意義(十八)

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在任何境界上,即所謂「明心見性」解脫,六祖就是因這句話而悟道,亦即六祖壇經所說「不思善、不思惡」;金剛經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若住在任何境界上,就感生死煩惱。
修行悟道以後,處處得自在,處處得解脫,這念心不住在任何時間、空間,沒有罣礙。修定的目的是轉識成智、轉迷成悟,悟到本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契悟本心即是菩薩,迷失本心就是眾生,心有邪念就是魔鬼。
所以要想轉識成智、轉迷成悟,必須要朝定慧、悟道、三昧的方向熏修,這就是真修實悟。
《六度集經.卷四》
從前,有位國王是虔誠的佛教徒,他不僅以身作則,行善布施,更常勸導人民皈依佛、法、僧三寶。國王為了推行佛法,詔令天下,凡是肯受持戒律,身心清淨者,即可免除一切賦役。百姓看到國王如此虔誠,深受感動,也紛紛起而效法。

然而在人民當中,也有一些偽善之徒,他們表面上信奉三寶,但背地裡卻為非作歹。國王發覺這種情況後,決定重重懲治這些人;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分辨出哪些人是偽善之徒呢?國王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一條計策。

一天,國王命人在全國各地貼出告示,上面寫道:「凡是信奉佛道之人,都要處以死刑;頑固不化者棄市!」結果,那些偽善之徒一看到告示,紛紛捨棄佛法,露出本性,並且毫無顧忌地作奸犯科。

當時有一位年老的修道者,看到國王的禁令後,忍不住內心的悲哀和驚慌,他想:「佛經記載,人生有多種難處,其中以聽經聞法、親近三寶最為難得。今日,我以宿世功德,才能信奉三寶、閱讀佛經,所以如果要我捨棄正道,沈溺於六根享樂,即使可貴為帝王,壽命齊天,我也不會去做。但是若能親見三寶,聽經聞法,即使要犧牲自己的性命,我也在所不惜。」於是,堅定的信念使修道者根本不理會國王的禁令,對於佛教依然篤信不已。

這時,國王派出檢查官巡視全國,發現如有違反命令者,統統送往京城審判。後來,檢查官來到修道者的住所,看他非常深信佛法,便將他逮捕。國王知道後,除了下令將他拖到刑場,還派人暗中觀察他的一言一行,隨時回報。
修道者雖然面臨死亡,卻一點兒也不畏懼。他態度從容地對兒子說:「自從開天闢地有人類以來,眾生因為六根情慾而倒行逆施,比狂醉之徒有過之而無不及。幸而在亂世之中,有佛菩薩的指引,我們才有清明的教化。我很高興你也信奉佛法,在此關鍵時刻,千萬不要捨棄佛法,而去信服邪說。我寧可不要性命,也不要拋棄對真理的追求,希望你也能這樣做。如今,我們的國王違背道義,背叛真理,你千萬不要跟隨他!」

檢查官將修道者的話稟告國王,國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派人請他到王宮來,待以厚禮,國王由衷讚嘆地說:「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啊!」後來,國王更提拔修道者為當朝宰相,委以大權。至於那些捨棄佛教的偽善之徒,皆被國王課以重稅和勞役。從此以後,國內也就再無偽善的行為了。
佛言:「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修行路上,應當學習佛陀大無畏、大勇猛的精進心,遇到各種艱難與考驗時,都能心無怖畏、志不退縮,堅定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如此道業必能有所成就,是為真道人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21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3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