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解脫生死之意義3


Listen Later

解脫生死之意義(三)

解脫不是逃避,也不是自殺,從現在開始努力種善因,步步光明,從黑暗到光明,就是真正的解脫。化除心中的煩惱,消除心中的惡念,將心中的結解開,心開意解,就是解脫。佛法云:生死即煩惱。一般人不了解,認為從母親肚子裡出生,就是生;一口氣不來,兩隻腳一伸,就是死;這種生、死是沒有辦法得到解脫的,因為這種生死的果報已經現前。人在受胎十個月中,是要受胎中之苦的,除非不去受胎,但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受胎,必須懂得佛法,要修定、修慧。受胎的原因是因為人往生以後,識神作不了主;要能夠作得了主,就要靠定力與智慧,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保持正定,知道任何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要達到這般程度,就要靠平時禪定功夫的修持,與般若智慧的觀照。
《撰集百緣經‧卷十》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佛陀正在為人天四眾說法。當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託人四處尋訪,終覓得賢良之女為妻。長者以重金禮聘,婚禮當天更以熱鬧喧天的鑼鼓、花車迎娶進門。夫人懷胎十月後,順利產下麟兒,頗得人緣;奇特的是,這孩子能自憶宿命,不待人教,即能說「生死極苦」四字。父母對他疼愛有加,為他取名為「生死苦」。
生死苦很孝順,性情柔和,從不與人爭執,言常含笑,絕不口出惡戾粗暴的言語;年紀長大,仍是逢人就說:「生死輪迴真正很苦!」勸人即時修善,莫擅造惡。
一日,生死苦和親友們一同出城遊行,到了佛說法處,不自覺地往裡面走;見到佛陀面似滿月、目如蓮花及身放諸光的相好歡喜不已,恭敬地五體投地禮拜後旁坐聽法。世尊見狀,便為他宣說佛法的基本諦理:苦、集、滅、道;生死苦一聽,心開意解,即證初果聖位─須陀洹。確信自己找到終身依止處的生死苦,回到家中,跪求父母聽許自己隨佛出家,愛子心切的長者夫婦於是同意請求。出家後的生死苦,人如其名,畏生死之苦,精進行道,很快便漏盡煩惱,成就四果聖位─阿羅漢,不僅能通曉過去、未來多生累劫的因緣,亦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天上人間咸皆恭敬。
比丘們以此事問佛,佛說:「在此賢劫中,當人壽兩萬歲時,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迦葉如來。當時有一沙彌隨一位和尚修行,有日正逢城中盛大集會,沙彌朝外觀望後便進來稟白:『師父,外頭好熱鬧,我們今日早些出門托缽乞食,一定可以滿缽而返!』師父回答:『現在時間還早,先靜坐吧!』就這麼一請一答三次,師父都沒有准許沙彌提前托缽。此時,年少氣盛的沙彌火從心生,衝口便說:『你怎麼這麼頑固,不如早死早好!』說完頭也不回地自行入城乞食。
乞食途中,沙彌想著剛才的惡口因緣,心生惶恐,急忙回到寺中,匍匐在地向師父悔過;因為惡口辱罵師長的業緣,五百世墮入地獄之中,飽受極苦,今世才得以解脫。也因過去值佛出世,出家修行的功德,今世能憶知宿命,並隨如來出家修行,得證道果!」
佛陀告訴大眾:「當時的惡口沙彌,就是今天的生死苦比丘啊!」諸比丘聞佛所說,精進行道,歡喜奉行。
善惡昭然,果因不差。敬順師僧、父母、同學,是調伏自己驕心慢幢最有效的良方。孝順之法是名「制止」,亦名為「戒」;做到身形和心體的孝順敬養,即能清淨三業,成就無上的功德和福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