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法性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L81Q7idwmC-AIFGtKt8Pg
《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PDF電子檔
http://www.towisdom.org.tw/07-free/langrinfreebook/langrim.asp
【造 論】宗喀巴大師
【釋 論】日宗仁波切
【譯 者】如性法師
【內容簡介】本書為如性法師以日宗仁波切講授的《菩提道次第略論》音檔,配合翻譯的文字檔逐字校對,並針對有疑慮處進行修改、補充,期以最精準的方式,保留日宗仁波切的完整開示。本書內容涵括宗喀巴大師的原文及科判、赤江仁波切的輔助科判、日宗仁波切的開示;如性法師參閱其他論著後,亦將相關的部份以附註的方式加入本書,並在每個法類之後加入相關的問答,藉此讓讀者更清楚了解道次第的內涵,進而有助實修。
至尊文殊怙主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曾在《菩提道次第攝頌》中慈悲地教誡道:「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得此妙身亦僅有此次,難得易滅如空中閃電,思維 此道理已即了知,世間萬事猶如簸糠秕,後應恆於晝夜取心要,瑜伽行者我如此 修持,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
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具有八種閒暇以及十種 圓滿,如此殊勝的人身相當難得;在獲得後,若能善加利用,便能藉此成辦許多 有意義的事。不僅如此,今生有幸值遇釋迦世尊圓滿的聖教,尤其是有機緣學習 宗大師父子所傳如純金般的顯密圓融教法 在見解、修持、行儀三方面都毫無 錯誤,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攝頌》又稱為《證道歌》。
過去,即身成佛的密 勒日巴尊者也有不少類似的著作。此處所引的《證道歌》,是大師畢生透由聞、 思、修,最終生起證悟之後所造的一部論。論中大部分的偈頌最後都有「瑜伽行 者我如此修持,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這兩句話,意思是:我本身是如此修行, 如果你們想求解脫,也必須以相同的方式來行持。這些偈頌都是大師以自身實修 的經驗來告誡弟子應該如何修持佛法,因此具有極大的加持力。 這個偈頌當中的第一句話「此閒暇身勝過如意寶」,是以「如意寶」為喻來說明暇滿人身的重要性。
上一世的林仁波切和赤江仁波切都曾說到:宗大師寫這 句話,並不是像世人在寫作時,藉由外在的月亮或蓮花等美好的事物來作譬喻; 而是在實修後,心中生起了證悟,深刻地體會暇滿人身的價值遠比百千萬個如意 寶還要珍貴,才寫下這句話。
因此,我們應該先了解為什麼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比 如意寶還要珍貴,並且對此生起定解。 在賢劫時,大多數人都行十善,所以有福報能尋找到如意寶;但在五濁惡 世,人們所造的多半是惡業,所以沒有足夠的福報能享有它。即使現今的科技日 新月異,科學家能發明各種新奇的物品,但也無法製造出這種珍貴的寶物。 佛經中說:有福的人在獲得如意寶之後,如果將它安置在寶幢的頂端,並做 供養、發願,所希求的現世安樂,例如少病、長壽、豐衣足食等,就能輕易獲 得。光是這一點,一般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會懷疑世上真的有如此神奇的 寶物嗎?
如果有,不必多,只要擁有一個就足夠了,更何況是百千萬個!談到這 裡,或許有人會有疑惑:「既然如意寶如此珍貴難得,為什麼還比不上本質痛 苦、不淨且看似不起眼的暇滿身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大多數人根本不曾思索這個問題,甚至認為如意寶的價值遠超過人身,但靜下心來仔細思維,就會發現事實正好相反。為什麼呢?因為透由暇滿人身,能 夠成辦大、中、小三種利益:最大的利益,是能成辦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 德、自利利他兩方面都究竟圓滿的佛果;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成就佛果,也能藉此 獲得解脫,跳脫生、老、病、死等輪迴的痛苦;如果暫時也難以成辦解脫,至少 能讓來生不墮惡趣,獲得人天的增上生。
祖師們曾說:「在獲得暇滿身時,一定 要把握這個機會,設法藉此生生增上。」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證得佛果、解脫, 至少要讓來生比今生更好才行。 三種利益當中,先不談成佛或解脫,就連最小的利益 來生不墮惡趣,如 意寶都無法成辦,這一點從龍王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過去,地球上絕大部分的 如意寶都蘊藏在深海裡,在海中龍王住的龍宮是用如意寶打造的,身上配戴的飾 品也是如意寶做成的,但牠依舊無法跳脫惡趣;而「不墮惡趣」只不過是人身所 能成辦的眾多利益當中最小的一件罷了!再說,如果我們沒有得到人身,縱使世 上有再多的如意寶,又該如何取用?想取得如意寶,也要先成為人,才能設法去 尋找它,並在獲得之後去使用它。如意寶所能成辦的是現世安樂,這一點透由人 身也能辦到;但人身所能成辦的,藉由如意寶卻無法達成。
從這個角度來思維,就可以知道人身的價值是勝過如意寶的。 不要說是暇滿人身,光能得到普通人身,就是一件相當珍貴的事。先不從佛 法的角度來探討,單就世間而言,透由人身能夠做出許多對社會大眾有貢獻的 事。比方:現今的科技一日千里,令人難以想像,它所帶來的便利前所未見,造 福了廣大的人群,這是誰辦到的?
是人。只有人才具備這種能力與智慧,畜生則 沒有辦法。因此,若能善加利用我們的人身,以利他為出發點,所造成的影響力 相當深遠;相反的,如果不好好做,人所帶來的殺傷力也最強,不僅害人害己, 毀掉自他的一生,也會損害來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