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2025年8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3-1.mp3

 

经文:太12:46~50节

太12:46 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47 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48 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49 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50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太12:46~50节,主耶稣论到属灵的家人关系。

「祷告」

关于这一段经文,我想和大家分享四个问题:第一、我们需要家庭和家人;第二、家人关系的特征;第三、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第四、世上的家和属灵的家。

一、我们需要家庭和家人

家庭是比民族和国家更早形成,也更基本的社会单元。上帝常常使用一个家来完成他的使命。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开始信心之旅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色列离开迦南进入埃及也是以家庭为单位。

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家庭却可以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家庭是一个人最直接的庇护所和可安歇的港湾,家人也是一个人最具体的帮助者和扶持者。在古代,没有一个人数众多并且团结的家庭,一个人很难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即使在今天,好像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了,但是没有家人的人仍然难以解决所有生活上的困难,更难以化解情感上的孤单。所以,举目无亲、无家可归仍然是令人痛苦和凄凉的景况。

世人离不开家庭和家人的扶持,基督徒其实也是如此。圣经形容教会就是一个家,保罗说【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提前3:15)】圣经也用弟兄姊妹来形容基督徒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教导基督徒应当彼此相爱,彼此相顾,彼此相助。

所以,主耶稣在这里首先没有否认家庭和家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圣经没有说神的儿女就不再需要家庭和家人了。圣经没有主张个人主义,呼召离不开属灵家庭的印证,服侍离不开属灵肢体的配搭,成圣也离不开属灵家人的代祷和扶持。

所以,我们在思想属灵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区别,以及属灵关系的特征之前,我们首先要肯定家庭和家人的重要;也要意识到不愿进入属灵的家,不愿和其他神的儿女紧密连接,是不符合神的心意,也是不明智的。

来10:25节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这节经文不只是为了神的荣耀。神确实喜悦众人集体齐声的颂扬,但神这样吩咐也是为了我们,因为他知道我们软弱,我们需要他人的扶持和彼此的勉励。

我上大学时信主,但相当长时间属灵生命停滞不前。那时的状态特别痛苦,一方面不能退回到不信的状态,但另一方面也一点儿没有力量活出自己希望活出的样子。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进入教会,加入属灵的家庭。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聚会时,一看到那么多共同信仰的同路人,一开口和大家一起唱赞美诗,那些孤单孤立以及恐惧不安的感觉瞬间就消失了。进入属灵家庭和拥有属灵的家人是我生命成长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我的生命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我非常清醒的意识到在属灵家庭里获得的感动和造就,是和我没有同伴独自持守信仰时的状态完全不同的。那时我深切的体会到两点:

第一,神的话都是可信的,都是有道理的,他比我们更了解我们;

第二,基督徒个体是软弱的,我们都需要属灵家人的扶持和帮助。

二、家人关系的特征

1、紧密相连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这里离开的意思不仅是指在经济上和心理上独立,也指空间上的分开。只有一个人和父母拉开距离而开始和另一个人朝夕相处的生活在一起,这才是一个新家庭的建立和产生。

只有血缘上的关系或者法律意义上的关系,却不实际生活在一起没有实际的紧密相连,那这样的关系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家人的关系。我看过一篇陪读妈妈写的文章,她为了陪孩子在国外读书,和丈夫分开七年。她说开始没有丈夫在身边,一切靠自己真是焦头烂额。但她说最可怕的是她渐渐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独自面对一切,已经适应了没有丈夫的生活。我忘了这篇文章的结尾,但在现实中我看过太多分开太久习惯了独自生活的夫妻再也回不到从前,甚至关系彻底破裂的例子。

如果说家人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那么如果连相交都没有,又怎么谈得上亲密呢?仅仅靠血缘和法律界定的关系虽然名义上也是家人关系,但在实质上却达不到家人关系本来应该具有的紧密和亲密的特征。

属灵的关系也是如此,虽然理论上所有神的儿女当然都是神家里的人,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相交相连,怎么可能达到亲人间应该有的那种亲密关系呢?所以,现实中虽然有很多不合格的家人关系,但是神的心意我们应该清楚,真正的家人应当在一起,应当常常相交,应当紧密相连。

使徒行传记载早期的教会【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徒2:46)】虽然今天教会的弟兄姊妹不一定非得天天见面,但是仅仅一周见一次,难道不是太少了吗?一周一次而且还是点头之交真的能够使彼此成为家人吗?所以咱们教会鼓励大家除了主日聚会也要参加家庭小组,原因正在于此。

此外,仅仅见面多也不等于紧密相连。我们和公司同事见面的时间可能不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但是有几个公司同事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家人呢?见面多但除了业务并不谈别的,并不了解彼此的生活也不了解彼此的内心,这也不是神眼中合格的家人关系。

所以,基督徒相交不只是要见面,还应当彼此敞开。我们应当敢于把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分享出来,这样才可能和他人建立真实的紧密的以致可以称之为家人的关系。带着面具,习惯隐藏的人不可能进入和他人的亲密的生命相交中,而家人的关系本该有这样的真实和亲密。

当然,敞开自己有受伤的风险,但过度的自我保护也必然失去享受亲密关系的可能。所以,不能盲目敞开,敞开要讲智慧也要谨慎,但我们必须敞开,或者说必须要追求透过敞开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家人的关系。

2、爱的责任

家人关系的另一个特征,甚至可以说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爱。而这种爱是必须的,而且是无条件的。如果说有条件的话,那这个条件也仅仅在于我们是一家人。所以,父母爱儿女不应该以儿女聪明、有出息为条件,兄弟姐妹相爱也不应该以谁有钱、谁有用为条件。那没有什么本事,好像不能为家庭做什么贡献的家庭成员也被尊重、也被在乎、也被照顾,这才是家人之间应该有的爱。天父爱他的儿女,主耶稣爱罪人就是这样的爱。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做不到无条件不功利的爱儿女,而效法神的属灵的爱在此就显出是比属世的爱更卓越更美好了。

此外,基督信仰所教导的爱从来都不是口号而已,而应当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就好像神爱世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他的儿子实实在在的道成肉身,实实在在的服侍罪人,实实在在的走上十字架。使徒约翰说【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 3:18)】今天的经文也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马太福音还讲了一个比喻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太21:28-31)】我们想想自己更像哪个儿子呢?是不是更像看上去很乖却没有行动的小儿子呢?总之,信心也好,爱心也好,顺服也好,都不是嘴上说得好听,而是实际的行动。

另外,爱不仅是无条件的,而且是单方面的,是不以对方一定感谢我和回报我为前提的。主知道被他医治的人并不都来跟随他,甚至有人还反过来出卖他,但是主并没有因此就不出手相助,这才是真正的爱。

还有,爱也是有温度的,不只是行为,还包括怜悯和关心。所以,教会忙忙碌碌的做事容易,但是行动中始终带着对人的关心、怜悯和爱不容易。所以主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所以,爱是基督徒最当追求的美德,也是神的家最显著的特征。

3、顺服真理

家庭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并非一盘散沙,而是有秩序的;也并非没有原则,而是有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家风。良好的家庭有负责任的家长,也有美好的家风。

属灵的家也是如此,教会的元首就是基督,教会的原则就是神的话。教会区别于商业机构、俱乐部、慈善机构等等其他一切群体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教会是一个敬畏神的话并努力遵行神的话的群体。

自从教会在这世界上出现,她就总是面对着各种危机。而其中一个最大的危机就是在敬畏和遵行神的话方面软弱退后。例如:教会因为害怕政权就不敢传讲末世论;因为顾忌主流文化就不敢讲罪;因为怕得罪人就不敢执行教会纪律。而在此主耶稣说的很清楚【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而我们本来和耶稣没有血缘关系,又不愿意或者不敢遵行神的话,那我们还是他的家人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神的家不仅有密切的关系,相爱的关系,还要有敬畏神遵行他话语的特征,这三方面其实缺一不可。

三、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

主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这里所指弟兄姊妹的范围肯定不止当时的听众,一定也包括古往今来、普天下所有神的儿女。

所以神的家或者说教会,就包括两个范围的理解:一个是古往今来所有的真基督徒组成的教会,可以称之为无形教会。因为这个教会的成员包括亚伯拉罕、大卫、使徒彼得、保罗,还有我们同时代但可能今生不能相遇的基督徒。虽然就广义来说我们和他们属于一个教会,但是今生没有相交,所以称为无形教会,因为没有今世的实体。而另一个范围的理解就是一个个具体的地方教会,可以称之为有形教会,因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加入和与其他基督徒真实相交的。

那么,这两种意义的教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或者应该这么问:我们属于哪个教会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我们应该同时是这两个范围教会的成员。

从我们信主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无形教会的一份子了。即使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没有机会参加地上的教会,例如:临终前在病床上信主,那他复活后也可以进入古往今来所有圣徒组成的教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特殊的原因,我们也应该加入一个具体的地上的教会。我们不能以我反正是无形教会的成员了,所以就不必非得加入有形的教会了。回到我们分享的开头那个问题,我们个人真的足够坚强可以不需要家人的扶持就能站立得住吗?还有,我们真的不需要和真实的人相交就能懂得爱和活出敬虔吗?我们常批评一些人嘴上博爱,其实冷酷;他们只会爱抽象的人类,却根本不会爱实际的具体的人。而现实中有些基督徒就是如此,他们只会写文章批评这个教会不完全,批评那个教会不正统,但他们自己却不委身任何一个由具体的真实的人组成的教会。我相信神所呼召的先知首先一定是有形教会的成员,例如:保罗和奥古斯丁。他们服侍的范围和影响力虽然超越某个地方教会,但他们从来不是没有教会归属的。保罗是被教会差派出去的,他也向教会汇报工作。奥古斯丁作希波的主教35年,一生服侍一个教会。今天有的基督徒不参加有形教会,有的不委身有形教会,有的不属于任何具体真实的教会却自认为是众教会的先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应当好好想想,这些情况正常吗?正统吗?人若不能爱近处的弟兄,真能爱远方的弟兄吗?人若不爱具体的人,真能爱人类吗?人若嫌弃不完美的教会,真的意味着他渴望加入天上完美的教会吗?

所以,真基督徒已经是天上教会的成员了,但他也还要加入地上具体的教会。我也相信唯有不嫌弃地上教会的基督徒,才是属于天上教会的真基督徒。

四、世上的家和属灵的家

这段经文是由主耶稣属世的家人来找他引起的,似乎主耶稣的回答是属灵家庭的重要性高于属世的家庭。但其实主的意思是不要让世俗缠累我们跟随神。就好像主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2)】这一节不是教条,不是鼓励基督徒不近人情,而是强调神的呼召命令最终高于一切风俗文化,甚至高于家人的期待和需要。

但是通常情况,神的心意不一定和人之常情对立和矛盾。例如:世上的家和属灵的家就不一定矛盾。

第一、上帝没有让我们随便以属灵的借口推卸爱家人的责任。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还不忘把玛利亚托付给约翰。他也抨击以各耳板的名义不奉养父母是扭曲神的心意。保罗也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太5:8)】

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小题大做,不要随便把和家人的矛盾看成是属灵的问题。其实,有的时候家人反对的不是我们的信仰,而是我们疏忽了家庭的责任,甚至是以信仰为借口逃避责任。这也是主所反对的,我们要小心。

其次,属灵家庭对属世家庭而言不仅不是敌人,而且还是祝福。如果玛利亚是在以弗所养老的,相信也不是靠着使徒约翰一个人的力量,一定离不开以弗所教会的帮助。今天教会和家庭的关系也是如此,教会为很多缺乏的家庭提供帮助,也包括帮助信徒还不信主的家人。所以,属灵的家和属世的家不仅不冲突,还是祝福和帮助呢。

最后让我们以诗篇133篇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133:1-3)】

感谢主赐给我们世上的亲人,也感谢主赐给我们属灵的家人,更祈求主使我们世上的亲人也成为属灵的家人,不仅今生相亲相爱,在永恒中也还能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祷告」
 

The post 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2025年8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2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