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科院研究“中国芯”项目的团队中,有一道苍老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在周围活力四射的年轻人队伍中,她的满头白发太过格格不入
她是我国功勋科学家黄令仪,早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但却一直拖着佝偻身躯坚持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兢兢业业15年,终于在82岁高龄时,研发出了第一款“中国芯”
并成功应用到了各项中国制造中,彻底消除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黄令仪,生在动荡的战争岁月,吃不饱穿不暖
所以,她从小就深知一个道理:贫穷落后就要挨打
新中国成立后,黄令仪满腔报国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1958年,她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半导体专业上建树颇深,后来她也成为了我国首批半导体专业的毕业生
2年后,在清华结束学业的黄令仪,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并带领年轻团队,组建起了专门的半导体研究室
虽然国家在那个时代,各项资源都很落后,但黄令仪和她的团队
却迸发出了满腔的热忱,在有限的条件中,成功研发出了国内的首例二极管
并获得校长郭沫若的高度认可,但因为种种原因
黄令仪的研究被上级领导叫停
5年后,国家宣布成立微型计算机科研攻关小组
黄令仪非常激动,主动接过组长的任命书
实行三班连倒的机制,所有人随叫随到
为国家争取有利的时间,终于在1966年
由黄令仪带领的攻坚小组,研究并设计出了我国首台空间计算机
而她也因此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科学进步和成果奖项
但可惜的是,黄令仪接下来的主导的晶体管研发工作
却因为经费不足被单方面叫停,错过了最佳研发时间
也成了她毕生的遗憾,所以国家直到2016年以前
核心芯片都只能靠从国外进口,每年花费数以亿计的科研资金
不仅给国家带来很沉重的负担,还得处处接受西方国家的掣肘
所以,为了帮助我国在这方面打破困境,已经65岁退休的黄令仪
重新披挂上阵,到中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组建龙芯实验室
下决心要搞中国自己的CPU,紧张的时间,紧绷的神经
超大的工作压力,让黄令仪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也让她经常做噩梦
最终在岗位上病倒,被紧急送医
整整一个月,她都提心吊胆,直到一个电话通知她已经成功了
黄令仪这才放下心来,激动的泪流满面
一晃十五年过去,黄令仪终于在82岁高龄时
拿出了国家第一枚“中国芯”
如今,中国芯已经装配到了各行各业的中国制造中
中国终于打破枷锁,而这一切
都要感谢黄令仪这个为国家科技大业奋斗终身的功勋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