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个想法,老是不说话,人家可能就以为你是过去式,还是要用各种方式来关心你盯着你。
第一点中央的自信的由来。过去一段时间中央政策是高度自信的,中国可以说不了,终于可以说不了,那还不自信。这方面在香港问题上表现的最明显,自信主要是香港问题的处理结果被中央认为是成功的。从几百万人上街到现在说判谁就判谁,那些英国留学回来的过去以大英帝国法律为荣的法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香港那是不得了高高在上,但是现在都乖的像一只小猫,整天依偎在身边。这种转变,这种巨大的转变,被认为是成功的。这是自信的一种来由,当然还有很多跟小猫差不多的,比如说香港的地产商、还有香港金融界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界人士,其实都是一样的。现在中央的态度是很明确的,能不能挣钱我不管但必须听话,做到了这一点当然算是成功的,这是自信的一种由来。
第二点就是中央的自信还来自于对美国态度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当然是有点冒险,但毕竟也成功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了,中国的态度一直是一种自我下视,像个小媳妇一样低眉顺眼得活着。炸掉了大使馆,飞机被撞下来了,甚至人家还敢开着飞机到你的机场,然后让你乖乖地给送回去,最后反正也都是差不多就算了,结果都是差不多就算了。特朗普和中美贸易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吃准了中国,吃定了中国。他是一个简单直接的人,在贸易争端上搞了个无限加磅要压服中国,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中国开始的时候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是按照过去的路线来办的,走的是过去的路子。实际谈判结果也出来了,就在走程序的时候,美国走美国的程序,批准的程序,中国走中国批准的程序。也就是在这种时候中央的高层在会议上翻盘了不同意,决定对着干。当时看着当然是担心,就要遭到立即的报复,压力很大。但后来虽然有一些关税方面的改变,被加高了关税,但这些毕竟是小事。后来又是疫情,又是阿富汗,美国遭遇了很多的事情,还有什么冲击国会了,实际上美国大权也翻盘了。特朗普下台,拜登上台,最后事情就变得不了了之了。所以归结起来看对着干,真正的对着干也没啥,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也没拿中国怎么样,似乎基本是没有办法的这样一种状态。甚至像布鲁金斯那种美国顶级智库的教授们,现在还在研究与中国共存的方法。他们对议题非常感兴趣,这是什么意思,在地缘政治领域里面这通常就是说世界有两个领导的意思。这种结果当然也是会令人感到自信的,全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其中的粉红还有左翼,似乎是突然之间变得扬眉吐气了,他们要翻身做主人了,他们要代替中央领导来领导中国了。这些人是不读历史的,他们不懂那个知识,他们不知道左翼和左翼的群体从来都是做群众才有价值,做领导就不行了。再说中国从来不缺领导,始终缺的就是有觉悟的群众。总的来说中央政策的自信肯定是有原由的,有基础的,只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其他的事情发生了变化,很大的变化,于是这种自信重新又回到了务实,于是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现在的再开放。这是第三点了。
中国在疫情政策的方面是有偏差的,中央政策太过技术性了,关注到了过去不会关注的细节。 什么清零了,什么隔离了,那些都是卫生局和医生的事情了。这种细节上的事情由中央政策来做立即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其实这种疫情政策开始的时候也是因为地方做不好,倒逼了中央,武汉开始就是这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纷纷宣布自己是战时状态了,中央也没说话,对吧,还是地方政府自行其事。后来中央搞清零是不得不为之。几年下来确实社会面的损失巨大,成本巨高。这里面的花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原来的想法是争取个时间,但成百上千亿的钱花出去了,看起来轰轰烈烈的科技攻关几年时间过去了也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几个人物倒是出名了。但无论是药物还是疫苗,在现在疫情的大潮面前都没有实际的成效,现在还是要靠进口来解决。有关跟辉瑞公司的谈判,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些新闻都在报道。真正的问题在于清零隔离核酸检测时间太长了,老百姓就受不了了,动荡就开始出现而且牵扯面越来越大,四面八方一起来这样就只能选择再开放,尽量让事情在演变为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之前锁定社会,有一说一,有事说事,让社会稳定下来别发生大的改变。这种转变的影响当然是非常大的,简直是从天上到地下,从完美到真实。这几年中央关于疫情的政策所走过来的路实际已经抵消掉了过去的一些努力,成本是很大的,代价也是很高的。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再出发。
第四点,要谈谈经济问题。经济不是经济学里面的经济,经济在政治层面来看,在政府的角度来看,那是资源,那是合法性。经济的好与坏,就是政治上可以用的资源多和少。老百姓支持不支持,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大学就是这么教的我也没办法。总之,原来顾及中国这几十年委曲求全留下的资源、财富、资产足够中国现在硬碰硬扛一段时间的,资源是够用的但是没有想到几件大事一发生,尤其是一些大事情凑在一起发生,资源还是有,但还真的就没有想象的那么足够了。
这些层面有两件大事。首先是经济滑坡的速度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中国经济实际一直是向下的,个别的年份包括2024、2023还有其他的个别年份,有可能会反弹,但这都是基数的原因,不是真实的情况。实际是我们可以放长到五六年,七八年这样的时间段里面去看。真实的情况是一直向下的,从双位数到个位数,未来几年估计可能是在5%上下吧。下滑的速度太快了,就开始要耽误大事了。其次是撤资潮的出现。过去的话,原来有几个部委和几个权威的研究,说是会有这种情况,但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和太大的规模。现在看这些研究都是错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当然会有不少的原因。但外资撤离的规模和速度太快了,相关的还有汇率问题。对于汇率,现在一直在稳,但是稳起来是越来越艰难了。由于中国经济和香港处理港独的问题,资本流出明显加剧了。亚洲的新加坡,他是个小国,经济过去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之后一直处于一个不咸不淡的状态,结果他平白无故的占了一个大便宜,承接了大量流出的资本,居然白捡了一个亚洲最有活力的国家。
第五点就是乌克兰战争了。这也是一件大事,乌克兰战争是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中国看到了,看得很清楚,一个美国不怎么都看得上的海马斯火箭炮,几天时间里面就改变了战争,打垮了俄罗斯。中央这才明白,原来中国的火箭炮与海马斯火箭炮虽然都叫火箭炮,但根本不是一回事,过去被忽悠的不轻,所以重新开始审视现代战争。这是一件大事,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必须是这样做,不这样做根本不行。现在基本认为乌克兰战争之后世界格局与过去会大为不同,俄罗斯的位置被降格了,中国反而有机会。所以中国没有必要与俄罗斯深度搅合,白白浪费自己的机会。所以归结起来,从自信到务实,原来死活是隔离还有核酸检测,现在一下子突然全部放开。这并不是中央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鬼神莫测的预先计划和安排,这其中的变化过程虽然很复杂,存在很多的因素,我们在上面都讲了但实际中央想的就是一件事情:推动中国再出发,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